师德师风网络培训心得体会
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做新时代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网络培训示范班的学习过程中,让我对如何践行“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领悟。培训内容紧扣时代主题,各位专家大师以精彩的魅力演讲,极大地帮助我们拓展了视野,拓宽了思路,呈现了丰富多彩的精神盛宴。比如朱**老师娓娓道来“大学教师的师德情怀与师德养成”、姚**老师抑扬顿挫地讲授“法治思维下高校教师的责任担当”、袁*老师声情并茂地分享了“国学与教师礼仪”等等。这些课程都让我受益匪浅,颇有共鸣。
习总书记指出,“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要做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的老师”。习总书记的讲话寓意深刻,点明了教师的角色与作用,为提高教师质量指出了方向。就我们教师自身而言,不仅要努力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更要以此为标尺,努力践行先进师德师风。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师责任、能力和形象密不可分。论责任。新时代教师,尤其是党员教
师要有大局观念和整体意识,落实到行动中来就是要:心系国家建设、心系教育发展以及心系学生的成长成才。心系国家建设就是要求教师牢记总书记教诲,学习当代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关注国内外发展局势,常怀忠诚之心,自觉遵守法律,加强修养。在思想、行动上始终与党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而强化自律之基,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国家建设的出力人。
心系教育发展就是要求教师根据不同时期的教育理念和定位,聚焦专业和人才建设,将课堂教学、实习实训和育人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以社会发展方向和用人单位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把学生培养成政治优秀、专业优秀的新时代人才。教师还应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和技术研发,带领学生一起解决用人单位在生产、经营中的技术难题,多出小发明、小创造,推动科技转化成生产力。以技术手段为依托,解决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为科技发展建言献策。心系学生成长成才,教师除了要将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还要关心学生的生活情况、心理健康,坚持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红色基因深入学生血液、沁入学生心扉。论能力。新时代的教师不仅要有攻坚克难的业务能力,还应有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和触类旁通的领悟能力。教师作为教育战线上的先进群体,
除了要锻造精湛的教育教学业务,还要在政治素养、文化素养等各方面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高和升华,有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的能力。对于工作,要方法得当,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本身就是我党不断学习、吸收、充实优秀理论成果的能力的体现,也是党永葆先进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教师更应该传承这些能力,在本职岗位上锐意进取,不断学习,以“十年饮冰,难凉热血”的奋斗激情,抓细抓小抓实。梳理研究工作的难点、重点,找准突破口,明确重心和具体措施,提出务实管用的具体办法,把工作谋深、谋透、谋实,为培养学生拿出实招、硬招。
树形象。新时代的教师应以务实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甘于奉献的精神塑造优秀形象。“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神州。”当我们以精纯的教学水准投入教科研、以沐浴春风般的热情服务学生时,就是践行爱的教育的具体体现。在这次培训中也着重关注了教师心理健康的发展、教师礼仪规范的要求,讲到了对教师外在形象美的理解。这些都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教师行业的关心和认可。让我们教师充满温暖和感动。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倍感光荣,同时也深知使命的重大。我们要时刻牢记责任,不辱使命,提升能力,优化形
象,还要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不忘初心,锤炼党性,以实际行动传播爱的教育,为培养国家栋梁尽到应有的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