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祖父的院子》听课稿
吴江盛泽实验小学 徐国荣
分享快乐的事情,说说自己的故事。 揭题,板书:“我”, “我”就是萧红 我每天做什么?自读第三小节。 师:我和祖父做的主要事情?
生说,师板书:栽花、拔草、种小白菜、铲地、摘黄瓜吃、浇菜、追倾听、睡觉 齐读这些事。
还有很多事情,这些只是回忆的事
最喜欢的应该是摘黄瓜吃??追蜻蜓好玩的。
栽花、拔草、种小白菜、铲地??都是农活,你干过吗? 老师小时候做过,很累的。很快活吗? 生:乱闹一阵。 师:怎么乱闹的? 生:在空中一扬
师:结果会怎么样?想像一下。
会变落汤鸡。这不是干农活,是胡闹,做游戏 生:这事很快活,不累 师:真的是在干农活吗?
生:有很多小动物,干累了可以和他们玩一下
生:比如说拔草,把狗尾草当谷穗留着。爷爷耐心地教他,有爷爷的陪伴,没那么累。
师:这哪里是帮忙,帮倒忙还不够,简直是闯祸了。
生:祖父在种小白菜的时候把土坡一个个溜平。不是溜平,而是随意踹?? 师:不是干农活,是瞎闹,在她眼中农活成游戏了。爷爷没有管束他,这样的生活真是自由自在。
我们也想要这样的生活,我们受到周围人的管束太多了 这院子里有萧红无限的自由和快乐。 齐读题目:我和祖父的园子。 师:看,一篇文章写了几件? 生:8
师:如果我们一篇500字的文章写8件,会怎样? 生:老师以为写流水账 师:你最多写多少? 生:23百字
师:写的事情多,要注意什么? 生:详略得当。
师:萧红也注意到了。哪件事情写得最详细? 生:铲地
师:怎么看出来? 生:铲地写的字最多。
师:外行都看出来。这是一个理由 生:写得非常详细。
1
师:你怎么看出来详细? 生:有对话。(出示对话) 师:这是内行话。(板书:对话)请同学来读一读。 (学生指读)
师:萧红做了这些事,祖父会不会说话? 生:会。
师:为什么作者只在写铲地这件事的时候写对话呢? 齐读第十小节
师:你看,祖父做起科学老师来了,讲狗尾草的话肯定很多。但作者却没有用提示语,没有用冒号引号。
这是一个写作的秘密,叫做“对话的选择”(板书) 为什么选择写这段对话?秘密可能就在对话中。 (自读对话,体会。)
师:怎样才能读好对话,谁来分享一下经验。 生:把每个人说话的心情表达出来。
师:就是说读对话要读出人物的感情、心情,甚至是表情。是吧? 生:作者的话要机灵些?? 师:考虑到了年龄
生:读出我4岁小孩的天真活泼。读出祖父的慈祥
师:这是针对这段对话的。不一定小孩就是天真活泼,老人就是慈祥 师:根据这些经验练一练(自读) 老师有2点经验和大家分享:注意每个自然段的停顿;人物对话和提示语之间的冒号停顿要长一些。
师:范读(读祖父的话很凶)。这样读可不可以?不行 为什么?什么理由,你揣摩人物要有理由。 生:2次写到笑,
师:联系到笑,看出爷爷没有责备。有没有这么凶? 生:没有 (指读)
师评价:对,要笑着读。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祖父? 生:非常慈祥 生:和蔼可亲
师:意思一样。正因为祖父这样宽容慈祥,所以萧红才这样任性。 (再请生指读)
师:我感觉你就是那个长大后的萧红。你此事有什么想法? 生:有内疚感,因为我闯祸了。 师:是吗?
生:因为我小时候的顽皮不懂事
生:很快乐。想起来小时候的天真。自己有一个这样的祖父感到开心。 师:为自己的天真感到好玩,为有这样的祖父感到幸福。 你闯过祸吗?后果如何 生:闯祸,被父亲打屁股。 生:责骂,挨打。
师:闯祸了还被这样的宽容,还有比这更自由、快乐的嘛
2
为什么浇菜这段不展开来写对话? 生:因为铲地是最快乐的。
师:闯祸了都不骂,还有什么事情可骂的嘛?还有比这更自由快乐的嘛? 写事情,要写详细,可以选择对话。但对话要有选择。 现在我们来脑筋急转弯,休息一下。
我喜欢听英语歌,听的时候虽然听不懂,但是能感受到音乐快乐、悲伤、凄凉、委婉,这是为什么? 生:节奏不一样??
师:你多么懂音乐啊!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就是调子!好的文章和语言也有调子。看看这篇文章有没有调子。 出示第一段。(齐读)有没有调子,什么样的调子? 生:顽皮的
生:缠着祖父。
师:调子!你这是内容
师:这是自由的,快乐的。齐读 这篇文章,叙事有调,写景也有调。(指读:黄瓜愿意??玉米愿意??) 师:调子自由吗?快乐吗?活了 再指读。
师:这些庄家真的是这样自由的嘛?你见过玉米长到天上去的嘛? 生:写出了作者的心和庄家一样,任性的,自由的。 师:看句子上有什么特点,就造成了这样的调子? 生:愿意??就??
师:师生填空式共读(课文);第二段自由发挥 祖父也不管束她。自由吧?
这样的调子有些单调。变化一下。再来一段 祖父也不管束她。这样的生活是自由快乐的。 生自背
师:背着背着,我们把这庄家说成是萧红了。
萧红在祖父的园子里是自由快乐的,就连园子里的一切也是自由快乐的。
萧红就是用这段对话来感染人的,这也能让我们运用到习作中,但是注意“对话要有选择”
板书:
我和祖父的院子
详略
“我” 栽花、拔草、种小白菜、 对话的选择
铲地、摘黄瓜吃、浇菜、 自由、快乐 追倾听、睡觉??
3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研制策略
——薛法根讲座
许红琴:
老师要学会读书。首先要学好,才能教好。
今天的活动这样安排,首先学员李员上课,再请导师评析。 我们非常有幸请来了薛老师。我们要请特级的智慧,提升我们研读教材的眼力和功力。 薛法根:
今天徐老师上这课,第一次听。最近徐老师找到了上课的感觉。他是我们学校的,一起研究。以前的课糟糕,现在就很好。逐步找到了上课的感觉。课有课感,体现了自己的教学特色。上课,最主要的是教学内容,上什么是本质。风格是每个人的特点。就这课而言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选择各人的有效价值。 先谈一谈本人前一阶段的研究部分: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研制。
教材当中的选文,我作了初步的分类。这和王荣生有不同和重合之处。 选文类别 价值取向 功能定位 经典诗文 文化传承 言意兼得 精神滋养 话语认同 读写例文 知识和方法 言意转换 读写能力 读写姿态 百科博物馆 应用能力 得意忘言 读写习惯 人文素养 一篇文章要教的太多,哪些内容最有价值? 语文学科要给中国特征打下怎样的烙印呢?经典诗文,如床前明月光。 读写例文注重知识和方法;通过知识方法的练习,形成读写能力,最后要有读写的姿态。如有关现代信息技术,你怎么搜集,怎么上网,告诉你怎么运用,形成素养。
这两类文章在教学中有什么作用呢?(功能定位) 拿到一篇文章首先要给文章分分类,这样大致不会错。
第一类文章都会教的,今天不探讨。今天探讨读写例文,这类文章很难。因为它的呈现形态不一样。
如《园子》这篇文章,教知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修辞手法、文章章法??课文中词语要教吗? 程序性知识:方法,包括识法,识字方法、书法(怎么写字词)、读法(朗读感悟)、写法(写作方法)
教材《园子》已开始有一段话,告诉你教什么,后面的练习里,应该告诉你方法。但现在教材没有这些内容,让你猜。这是不太负责的编法,老师们也可以。如《呼兰河传》,非要选《园子》吗?语言的调子,就一定要写这两段,这就是知识在例文之外。所以我们上课,上什么要确定。知识在例文之外,我预计以后会有,知识在文后练习题中很清晰地呈现出来。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