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现代学徒制实施难点与对策研究
作者:阴法明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7年第33期
摘要:2014年我国正式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有效服务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本文首先分析现代学徒制的分类和内涵,对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分析,包括社会认可度低、政策支持力度弱、企业积极性不高等难点。最后提出相关解决对策,并对现代学徒制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难点对策;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3-0237-02 一、引言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西方各国纷纷开展了现代学徒制改革,相关的立法、政策和项目层出不穷。按照企业和学校的参与程度,欧洲现代学徒制可以分为需求引导型(demand-led)和供给引导型(supply-led)两大类[1]。需求引导型的学徒制的特点是雇主企业参与度高,企业培训占比大,学徒制与全日制教育结构相分离。供给引导型的学徒制特点是雇主企业参与度低,企业培训相对较弱,学徒制与全日制教育结构进行了较为密切的整合。
为配合我国产业升级,助力经济转型,解决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矛盾,教育部2014年8月发布《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正式拉开我国现代学徒制改革的帷幕。现代学徒制试点两年以来,高职院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办学试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遇到了诸如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缺乏政策保障等困难,本文主要探讨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并研究相应对策。 二、现代学徒制社会认可度低
2014年以来,我国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但社会对现代学徒制乃至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仍然偏低,突出体现在现代学徒制的重要参与方学生和家长,对报考职业院校和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的积极性不高。认可度底既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又有现代学徒制本身不成熟的原因。
1.传统观念对职业教育的负面影响。我国长期存在“劳心者治于人”的重脑力轻体力的思想观念,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无论是教育系统内部,还是一般社会大众,在成才观、就业观上都认为高学历、白领才是成功的标志,形成了崇尚读书、追求学历的传统。另外随着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以及独生子女政策影响,家长更加不愿意子女从事体力劳动,学生普遍缺乏吃苦精神,职业院校成为考生家长最后的选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