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第十一章 全等三角形
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基本定义 对应顶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 对应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 对应角: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就全确定,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 基本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边边边(SSS):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边角边(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判定定理 角边角(ASA):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角角边(AAS):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斜边、直角边(HL):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画法:课本第48页。 角平分线 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性质定理的逆定理: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1、明确命题中的已知和求证。 基本方法 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用数字符号表示已知和求证。 3、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 全等三角形 第十二章 轴对称 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 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把一个图形沿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基本概念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条边叫做底边,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做底角。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1、不管是轴对称图形还是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对 对称的性质 称轴都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基本性质 2、对称的图形都全等。 1、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 线段垂直平分线 离相等。 的性质 2、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 垂直平分线上。 1、点P(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关于坐标轴对称的 P′(x,-y)。 轴对称
点的坐标性质 2、点P(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P〞(-x,y)。 基本性质 1、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 等腰三角 2、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形的性质 3、等腰三角形的顶角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 高相互重合(三线合一)。 4、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三线合一(1条)。 1、等边三角形三边都相等。 等 边 三 2、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都相等,都等于60° 角形的性 3、等边三角形每条边上都存在三线合一。 质 4、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三线合一(3条)。 1、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 2、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形的判定角对等边)。 基本判定 1、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等边三角 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形的性质 3、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1、做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书本第63页。 2、作对称轴:连接两个对应点,作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基本方法 3、作已知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的方法:书本第67页。 4、作已知图形关于某直线的对称图形:书本第67页。 5、在直线上做一点,使它到该直线同侧的两个已知点的距离之和最短。书本第85页。
轴对称 1 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2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第十三章 实数 2 算术平方根:若x=a,则x为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a≥0)] 平方根:若x=a,则x为a的平方根。[记作:?a(a≥0)] 平方根 性质: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公式:a2=a;2??a=a(a≥0) 23 定义:若x?a,那么x为a的立方根。(记作3a)。 实数 立方根 性质: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是0。 公式: 3a?a;3?a?33?a 定义:有理数和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统称为实数。 分类:有理数和无理数或正实数、0、负实数。 等边三角 实数 1、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形的性质 性质 2、数的范围扩大到实数之后,在有理数范围内的概念,法则在实数范围
内同样适用。
运算:a?b?ab?a?0,b?0?;aa??a?0,b>0?
bb第十四章 一次函数
变量:数值发生变化的量叫做变量。 常量:数值始终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和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基本概念 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y是因变量。如果当x?a时y?b,那么b叫做当自变量的值为a时的函数值。 定义: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像。 函数图像 步骤:列表→描点→连线→标记表达式。 定义:一般地,形如y?kx(k是常数,k?0)的函数,叫正比例函数。 图像:一条经过原点是直线。 1、当k?0时,直线y?kx经过第一、三象限,从左向右上升,y随x的一次函数 增大而增大。 性质 正比例函 2、当k?0时,直线y?kx经过第二、四象限,从左向右下降,y随x的增大而减小。 求法:令函数为y?kx,代入一个在该直线上的一个非原点的点的坐标求出k的值。 定义:一般地,形如y?kx?b(k、b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 图像:一条直线,可以看作由直线y?kx平移b个单位长度而得到的(当b?0时,一次函数 1、当k?0时,直线y?kx?b从左向右上升,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向上平移;当b?0时,向下平移)。 一次函数 一次函数 2、当k?0时,直线y?kx?b从左向右下降,y随x的增大而减小。 性质 3、当b?0时,直线y?kx?b与y轴正半轴有交点。 4、当b?0时,直线y?kx?b与y轴负半轴有交点。 求法:令函数为y?kx?b,代入两个在该直线上的点的坐标,求出k、b。 1、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图像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是方程的解。 必须 2、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当一次函数值大(小)于0时,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化实际运为一般
3、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两个一次函数的交点即是方程组的解。 4、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不等式:两个一次函数图像的交集。
第十五章 整式的乘除和因式分解
同底数幂的乘法:a?a?am 基本运算 幂的乘方:amnm?n ??n?amn nn 积的乘方:?ab??ab n整式的乘除和因式分解 单项式?单项式:系数?系数,同字母?同字母,不同字母作为积的因式。 单项式?多项式:用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每个项后相加。 式 的 乘 多项式?多项式: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个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个项后相加。 整法 平方差公式:?a?b???a?b??a2?b2 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a?b??a?2ab?b;?a?b??a?2ab?b 222222 同底数幂的除法:a?a?amnm?n 整式的除法 单项式?单项式:系数?系数,同字母?同字母,不同字母作为积的因式。 多项式?单项式:用多项式每个项除以单项式后相加。 多项式?多项式:用竖式。 提公因式法:找出最大公因式。 平方差公式: a2?b2??a?b??a?b? 2 因 公因式 完全平方公式: a2?2ab?b2??a?b? 式33223322 分 立方和:a?b?(a?b)(a?ab?b);立方差:a?b?(a?b)(a?ab?b) 解 2十字相乘法:x??p?q?x?pq??x?p??x?q? 拆项法 添项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