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精编]站场路基施工方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6 2:18:4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 ②工艺要点

a施工准备:修建防排水系统,放出路基坡脚线,根据需要增设高程控制点和平面控制点、加密中心桩,选择长度≮50m、断面具有代表性的地段做试验段,进行填筑压实工艺试验。

b基底处理:地基加固处理或地表压实后,表面整平。地表起伏较大,自下而上挖台阶。

c分层填筑:分区段按横断面全宽水平分层填筑,每层水平全宽使用同一种填料。渗水土填在非渗水土上时,非渗水土上层面设4%的横向排水坡。分层的厚度根据试验路段确定的参数控制,路堤沿纵向每20m设一组标高点控制松铺厚度。地形起伏时由低往高处分层填筑,机械填筑边坡两侧各加宽50cm,以保证路堤边缘的压实质量。

相邻填层使用不同种类填料时,粒径须符合规定要求,否则层间采取隔离措施。分层填筑上下层纵向接头错开。路基各段不同步填筑时,在纵向接头处已填筑压实的地段上挖出硬质台阶。

d摊铺平整:填土区段上完一层填料后,用推土机初平后,再用平地机精平,控制层面平整度。摊铺时层面做成4%的横向排水坡,以利雨天路基面排水。

e洒水、晾晒:路堤填料的含水量控制在压实工艺试验段施工允许的含水量范围。含水量过高,采取疏干、松土或凉晒相结合的措施;含水量过低时,洒水润湿。

f碾压:根据试验段确定的压实机具组合和压实遍数,由路基边缘开始纵向碾压,横断面全宽压实,压实速度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动碾压。碾压施工中,压路机往返行驶的轮迹重叠一部分,纵向压实超过接缝,碾压至表面无轮迹。

⑵改良土施工工艺及方法

改良土采用集中拌合法施工,工艺流程见“集中拌合改良土施工工艺流程图”。 集中拌合改良土施工工艺流程图

①压实工艺参数确定

施工准备 前期试验 施工前选择有代表性的试验区,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工艺试验。根据试验区获得施工放样 的试验参数,选择最佳机械组合,确定松铺厚度及碾压遍数等,进而编写最佳施工方案,备料 指导施工。

②测量放样

填料拌制 路基填筑 在施工现场附近引临时水准点,报监理审批,严格控制标高;在路基上采用方格网路基压实 控制填料量,方格网纵向桩距不宜大于养生10m ,横向应分别在路基两侧及路基中心设方格网桩。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在方格网内用白灰点控制自卸车倒土密度,以此控质量检测及验收 制每层的摊铺厚度。

③拌和

改良土混合料采用稳定土拌和设备在拌和场集中进行拌和,在拌和改良土混合料时,需拌和均匀,混合料中不应含有大于10mm的土块和未消解石灰颗粒;并应使混合料的组成和含水率(要根据天气情况调整拌和时的含水率与碾压时最佳含水率的关系)达到规定的要求。在正式拌制改良土混合料之前,必须并通过试验段的试拌、试铺总结的各种施工参数进一步合理的调整和确定集中拌合工艺参数。

改良土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控制方案是如土的天然含水量距最佳含水量差距不大时,将水成雾状均匀地喷入改良土中拌和均匀;如土的天然含水量距最佳含水量差距较大时考虑在取土场分块灌水焖土。如土料的天然含水量过大,事先进行适度的晾晒或加入适量的磨细生石灰对降低含水量效果较好。

不合格 现场摊铺后混合料的颜色应均一。 ④运输

采用大吨位自卸车运输。拌合好的混合料尽快运送到铺筑现场。 ⑤摊铺

根据松铺厚度计算每车混合料的摊铺面积,确定堆放密度。在填筑场地按照每车土方的数量及摊铺厚度,用白灰点控制自卸车倒土密度,同时埋桩挂线,标示松铺厚度;混合料摊铺完后,先用平地机初平和整形,再用压路机快速碾压l~2遍。对于出现的坑洼应进行平整。混合料应先初平,后精平,设专人及时铲除离析混合料,补以新混合料。分层填筑压实厚度根据压实机具和试验段确定的方法进行,一般宜控制在20~28cm。混合料应全断面均匀摊铺,不得出现纵向接缝,不宜中断。

整型应按规定的坡度和路拱进行,并特别注意接缝处的整平。在整型过程中,严禁车辆通行。初步整型后,检查混合料的松铺厚度,必要时应进行补料或减料。

⑥碾压

当混合料接近最佳含水率时,用重型压路机在路基全宽内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密度,碾压完成后表面应无明显的碾压轮痕迹。碾压时,各区段交接处应相互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0m,纵向行与行之间的轮迹重叠不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0m。两作业区段之间的衔接处纵向搭接拌和长度不小于2.0m。

碾压过程中,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严禁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产生。碾压结束之前,应用平地机终平一次,使其纵向顺适,符合设计要求。

⑦养生

改良土碾压完成后,如不能连续施工应进行养生,使改良土表面保湿养生不少于7天。养生期间勿使改良土过湿,更不能忽干忽湿,应控制好交通,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

通。当改良土分层施工时,下层检验如压实度、平整度等指标合格后,上层填土能连续施工时可不进行专门的养生期。

4、路基基床施工工艺及方法

⑴基床底层施工工艺及方法 ①施工工艺

基床底层采用机械化施工。施工前,根据使用的机械及计划使用的填料,进行压实工艺试验,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方法填筑施工。填筑前施工面整平。第一层采用后退法填筑,边填边推平,推土机在松铺料上进行推土和初平作业。基床按横断面全宽水平分层填筑压实直至设计标高。填层厚度按压实厚度≯30cm控制。分层填筑后,先推土机初平,再用平地机粗平,对凹凸不平处辅以人工修补,接着压路机快速碾压一遍,再用平地机精平,使填层表面形成4%的横向排水坡,碾压至表面无明显轮迹,进行压实指标和外形尺寸检验。为避免破坏,压实好的底层限制车辆通行。

②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求

基床底层填料及压实标准满足招标文件及现行技术规范要求。 ⑵基床表层施工工艺及方法 ①施工工艺流程

基床表层按“四区段、六流程”施工。基床表层填筑前,待填区段组织验收并合格。基床表层采用A组填料或级配砂砾石填筑,摊铺机摊铺、重型压路机分层碾压。填筑施工前,已经室内试验确定了原始填料配合比,并选择代表性区段进行了填筑压实施工工艺试验,确定了压实施工工艺参数。基床表层施工工艺见“基床表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基床表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②工艺要点

a拌和:A组填料按室内试验确定的原始填料配合比,采用厂拌法集中拌和,生产量与施工需要量相适应,保证随拌随用。

b运输:采用自卸车运输混合料,为防止水分过多蒸发,对车辆采取覆盖保水。 c摊铺:采用摊铺机摊铺,沿填筑区边线立厚度架,严格控制填筑厚度。摊铺作业时,辅以人工翻铲。每压实层全宽采用同一种类的填料。

基床表层与下部填土间须满足要求,否则,须采用颗粒级配不同的双层结构,或在基床底层表面铺设土工合成材料。

d碾压:摊铺后,在表面尚处于湿润状态下立即碾压。当表面水分蒸发过多明显干燥失水时,可适当喷洒补充适量水分,再进行碾压。碾压时,直线地段先由两侧路肩开始向线路中心碾压,曲线地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碾压,纵向碾压重叠≥40cm,各区段纵向搭接压实长度≥2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错开≮3.0m。横向接缝处,将填料翻挖并与新铺的填料混合均匀后再进行碾压。碾压作业一般采取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的方式,临近压实终了遍数时,静压收光。

e检测试验:区段压实完毕,立即进行施工质量检测。

f修整养护:已完成的基床表层,设护拦配合专人看守,严格控制车辆通行,做好基床保护,避免破坏,并杜绝任何车辆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

③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求

a填筑时对运至现场的填料按每工班不少于一次的频次检验颗粒级配和含水量。 b在每一层的填筑过程中,确认填料的颗粒级配、含水量、铺筑厚度、表面平整符合设计及施工工艺参数后,再按工艺试验确定的碾压速率和遍数进行碾压夯实。

c基床表层填筑压实质量和检测频率均按设计要求控制。

5、路基过渡段施工工艺及方法

搜索更多关于: [精编]站场路基施工方案 的文档
[精编]站场路基施工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03mr5u84547le14lopx1jxus0hl5300vzr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