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电化学检测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9 1:11:0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专题七 电化学

【夯实基础】

1.下列有关原电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B.用导线连接的两种不同金属同时插入液体中,能形成原电池 C.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D.在原电池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生铁中含有碳,抗腐蚀能力比纯铁弱 B.用锡焊接的铁质器件,焊接处易生锈

C.在铁制品上镀铜时,镀件为阳极,铜盐为电镀液 D.铁管上镶嵌锌块,铁管不易被腐蚀

3.以KCl和ZnCl2混合液为电镀液在铁制品上镀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未通电前上述镀锌装置可构成原电池,电镀过程是该原电池的充电过程 B.因部分电能转化为热能,电镀时通过的电量与锌的析出量无确定关系 C.电镀时保持电流恒定,升高温度不改变电解反应速率 D.镀锌层破损后即对铁制品失去保护作用

4.燃料电池是利用燃料(如H2、CO、CH4等)跟氧气反应从而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下列关于甲烷燃料电池(Na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负极反应为O2+2H2O+4e===4OH B.负极反应为CH4+10OH-8e===CO3+7H2O

C.放电时正极发生氧化反应,外电路中电子从正极流向负极 D.随着放电的进行,溶液的pH保持不变

5. 如图是铅蓄电池充、放电时的工作示意图,已知放电时电池反应为:PbO2+Pb+4H+2SO4

=2PbSO4+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K与N相接时,能量由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K与N相接时,H向负极区迁移 C.K与M连接时,所用电源的a极为负极 D.K与M相接时,电子流向为Pb→a→b→PbO2→Pb

6.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经酸化的3% NaCl溶液

图1 图2 图3 图4

2-

2-

A.图1中,插入海水中的铁棒,越靠近底端腐蚀越严重 B.图2中,插入溶液中的铁棒容易溶解,主要是发生电化学腐蚀

C.图3中,燃气灶的中心部位容易生锈,主要是由于高温下铁发生化学腐蚀 D.图4中,用牺牲镁块的方法防止地下钢铁管道的腐蚀,镁块相当于原电池的阴极 7.将反应IO3+5I+6H

3I2+3H2O设计成如下图所示的原电池。开始时向甲烧杯中加入少量

浓硫酸,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一段时间后,电流计指针回到零,再向甲烧杯中滴入几滴NaOH溶液,电流计指针再次发生偏转。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开始加入少量浓硫酸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开始加入少量浓硫酸时,同时在甲、乙烧杯中都加入淀粉溶液,只有乙烧杯中溶液变蓝 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两次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相反

8.用指定材料做电极来电解一定浓度的溶液甲,然后加入物 质乙能使溶液恢复为甲溶液原来的浓度,合适的组是( ) A B C D 阳极 Pt Pt C Cu 阴极 Pt Pt Fe C 溶液甲 NaOH H2SO4 NaCl CuSO4 物质乙 NaOH固体 H2O 盐酸 Cu(OH)2 9.某原电池装置如右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下列说法正确是 ( )

A.正极反应为AgCl+e=Ag+Cl

B.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 C.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

D.当电路中转移0.01 mol e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02 mol离子 10.高功率LaNi5H6(LaNi5H6中各元素化合价均可视为零价)电池已用于动力汽车,总反应如下:LaNi5H6+6NiO(OH) LaNi5+6Ni(O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充电时储氢合金作阳极 B.放电时每转移6 mol电子,有6 mol NiO(OH)被氧化 C.充电时阳极周围pH变大 D.放电时负极反应为LaNi5H6-6e+6OH===LaNi5+6H2O 11.以天然气(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为原料的燃料电池示意图如图所示。

(1)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设装置中盛装100.0 mL 3.0 mol·L KOH溶液,放电时参与反应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体

-1

积为8 960 mL。放电完毕后,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磷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具有稳定性高、安全、对环境友好等优点。电池总反应式为FePO4

+Li LiFePO4,电池的正极材料是LiFePO4,负极材料是石墨,含Li导电固体为电解质。

①向电池中加入硫酸以提高电解质的导电性可行吗?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电池充电时,石墨电极应接直流电源的________极;电池放电时的正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升】

12.右图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2H―→Zn+H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a、b不可能是同种材料的电极

B.该装置可能是电解池,电解质溶液为稀盐酸 C.该装置可能是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为稀盐酸 D.该装置可看作是铜—锌原电池,电解质溶液是稀硫酸

13..工业上用电解法处理含镍酸性废水并得到单质Ni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已知: ①Ni在弱酸性溶液中发生水解 ②氧化性:Ni(高浓度)>H>Ni(低浓度)

A.碳棒上发生的电极反应:4OH-4e===O2↑+2H2O

B.若将图中阳离子膜去掉,将A、B两室合并,则电解反应总方程式发生改变 C.为了提高Ni的产率,电解过程中需要控制废水的pH D.电解过程中,B中Na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将不断减少

14. 若按下图甲装置进行实验,图乙中x、y分别表示流入电极的电子、某产物的物质的量。若将甲装置中的溶液改为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uSO4和NaCl溶液的混合液,电解过程中溶液的pH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如丙所示。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E表示反应生成Cu的物质的量 B.F表示反应生成H2SO4的物质的量 C.BC段阳极产物是Cl2 D.CD段电解的物质是NaCl

15.原电池与电解池是最强有力的氧化还原手段,在化工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1)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金属的腐蚀情况。下列判断合理的是____________ (填序号)。

2+

2+

2+

2+

a.②区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b.③区铁片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 c.最先观察到变成红色的区域是②区 d.②区和④区中铜片的质量均不发生变化

(2)最新研究发现,用隔膜电解法处理高浓度乙醛废水的工艺具有流程简单、能耗较低等优点,其原理是使乙醛分别在阴、阳极发生反应生成乙醇和乙酸,总反应式为2CH3CHO+H2O = CH3CH2OH+CH3COOH

实验室中,以一定浓度的乙醛-Na2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模拟乙醛废水的处理过程,其装置如图所示。

1 以甲烷碱性燃料电池为直流电源,则燃料电池中b极应通入________(填化学式),电极反○

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解过程,阴极区Na2SO4的物质的量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在实际工艺处理中,阴极区乙醛的去除率可达60%。若在两极区分别注入1 m乙醛含量为3 000 mg/L的废水,可得到乙醇________kg(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课外拓展】

16.(1) 常温下,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Al、Cu片插入浓HNO3中

组成原电池(图1),测得原电池的电流强度(I)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2所示,反应过程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0-t1时, 原电池的负极是Al片,此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中的H向___极移动,t1时,原电池中电子流动方向发生改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LiOH和钴氧化物可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OH可由电解法制备,钴氧化物可通过处理钴渣获得。利用如图装置电解制备LiOH,两电极区电解液分别为LiOH和LiCl溶液。B极区电解液为 溶液(填化学式),阳极电极反应式为

,电解过程中Li向 电极迁移(填“A”或“B”) (3)如图为青铜器在潮湿环境中发生的电化学腐蚀的原理示意图.

①腐蚀过程中,负极是 (填图中字母“a”或“b”或“c”);

②环境中的Cl扩散到孔口,并与正极反应产物和负极反应产物作用生成多孔粉状锈Cu2(OH)

3

+

+

3

Cl,其离子方程式为: ;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电化学检测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04v370s917yogl1itk20zdc523y3q00i21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