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工作内容 号 1 更换新再热器管材质 2 坡口制作情况 工作负责人自检 验证 签字 日期 设备管理部验证 验证 签字 日期 生技部部验证 验证 签字 日期
H2
6.6 焊后宏观检查
□ 焊后对焊口进行宏观检查。检查焊口有无咬边、焊瘤、内凹、过烧、夹渣、气孔、裂纹等焊接缺陷。 6.7 焊口探伤
□ 待焊口温度下降后,清理打磨焊口飞溅的焊渣及氧化皮。
□ 联系金相人员探伤,并对查出的缺陷按照返工意见单进行处理。
项目鉴证程序 序号 1 2 6.8 防磨护瓦检修
□ 检查防磨护瓦磨损和烧损变形情况,磨损量超过壁厚50%的应进行更换,护瓦应完整,无变形、烧损和脱焊。
□ 检查护瓦的固定情况,护瓦能与管子做相对自由膨胀。 □ 更换损坏的护瓦。 项目鉴证程序 序号 1 工作内容 防磨护瓦检修 工作负责人自检 验证 签字 设备管理部验证 验证 签字 日期 工作内容 焊后宏观检查 焊口探伤 工作负责人自检 验证 签字 日期 设备管理部验证 验证 签字 日期 生技部部验证 验证 签字 日期 W5
日期
H3 6.9 水压试验
□ 当压力升至1.5-2.0MPa表压时,应暂停升压,同时再热器系统压力升至 1.5-2.0 MPa ,稳压。
由检修人员全面进行检查,若无异常继续升压。
□ 再热汽系统压力升至 2.94 MPa,停止升压,稳压检查。解列再热汽系统。 □ 全面放水后,处理水压时发现的泄漏点。 □ 水压试验合格标准:试验压力下关闭锅炉上水门,5分钟内,二次汽系统压力下降不超过0.25MPa,
承压部件无漏水及湿润现象,无残余变形。 项目鉴证程序 序号 1 工作内容 水压试验 工作负责人自检 验证 签字 日期 设备管理部验证 验证 签字 日期 生技部部验证 验证 签字 日期
5
W6
6.10 现场清理
□ 清理检修现场,把放进去的工具进行清点检查,做好现场卫生。 项目鉴证程序 序号 1 工作负责人自检 验证 签字 清理现场,及工具 工作内容 设备管理部验证 验证 签字 日期 日期 6.11 工作票终结 □ 撤出全部检修人员,清点人员和工具,办理工作票终结手续。
7
检修记录
检修质量标准 检修情况记录 检查人/日期 7.1 再热器区域清灰、清焦 再热器区域管排上的灰、焦清理干净 7.2 再热器防磨防暴检查 部件名称 检修质量标准 检查发现的问题 处理结果 检查人/日期 低温再热器宏观检查 高温再热器宏观检查 碳钢管的磨损减薄量不得超过管子壁厚的30%,合金管的磨损减薄量不得超过管子壁厚的20%;用卡规测量管子的胀粗情况,碳钢管胀粗超过直径的3.5%D应更换。合金管胀粗超过直径的2.5%D应更换,对局部胀粗的管子,虽未超过3.5%D,但已能明显的看出金属过热现象,也应更换新管;管子表面无严重凹痕,凹痕深度不超过管子壁厚30%,可进行补强处理,超过管子壁厚30%,或管子变形严重的应予以更换。 6
7.3 确定割管位置 项目名称 检修质量标准 割管长度及管口与其他焊口距离不小于200mm;管口距离弯头起弯点不小于100mm,管口距离支吊架不小于70mm 割管位置记录 检查人/日期 再热器换管位置确定 7.4 新管检验 项目名称 检修质量标准 新管数量、规格及检查情况记录 检验人/日期 新管使用前的检验 □ 新管宏观检查:从仓库领用管子时,首先对管子内外表面检查,管子内外表面应光滑,无刻痕、裂纹、锈蚀层皮等缺陷。用卡规检查管壁厚度,看管子规格是否是所需的管子。检查管径和椭圆度的检查:从管子全长中选择3—4个位置进行测量,要求管径的偏和椭圆度一般不超过管径的10%。 光谱检查:领用管子时,要查对管子出厂的材质证明,并联系金属检验人员用光谱仪测试管子材质,应特别注意不能用错管子 7.5 焊接对口 项目名称 检修质量标准 1.对口时偏折度在距管口200mm处其折口允许偏差值小于2mm,对口中心线的偏值不应超过1/200mm。 2.用焊接卡将所换管子对正,对口间隙一般在2-3mm之间。对口错口要求局部错口≯10%壁厚。使用氩弧焊进行焊接。 检修情况记录 检查人/日期 焊接对口 7.6 焊口宏观检验 项目名称 检修质量标准 热处理情况记录 检查人/日期 焊口宏观检验 □ 待焊 □ 温度下降后,清理打磨焊 口飞溅的焊渣及氧化皮。
7
7.7 焊口探伤
项目名称 检修质量标准 焊缝无脱焊、裂纹、砂眼或汽水短路等缺陷 焊口无咬边、焊瘤、内凹、过烧、夹渣、气孔、裂纹等焊接缺陷。 检验情况记录 处理情况记录 检查人/日期 焊口探伤 7.8 均流孔板、护瓦检修 检修质量标准 位置 磨损量超过壁厚50%的应进行更换,均流孔板、护瓦应完整,无变形、烧损和脱焊,均流孔板、护瓦能与管子做相对自由膨胀。 规格 检查情况 处理情况 检验人/日期 7.9 水压试验
位置 水压试验整体评价: 检查情况 处理结果 检查人/日期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