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地理仿真模拟试卷及答案(五)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浙江政府在《浙江省全面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中指出,要不断提高传统制造业高新化、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水平,为经济发展实现“增长中高速、质量中高端”提供坚实支撑,减少脱节。完成1~2题。
1.全面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重点要做的是
A.减少落后产能,高效益生产 B.依托交通优势,扩大
外贸
C.产业提质增效,补足后劲 D.利用集聚效应,打造
高新园区
2.该行动计划是基于
A.地区制造力与经济发展协调衔接的需要 B.先进制造业抢占市场的优势 C.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
D.发达国家高科技制造业冲击的实际
在澜沧江流经西藏芒康县的一处河畔,人们搭建了几千块层层叠叠的盐田,7~9月为当地的雨季,卤水是盐类含量大于5%的液态矿产。下图澜沧江河畔盐田位置和盐井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3~4题。
3.盐井围栏活动门关闭的月份最可能是
A.1~3月 B.4~6月 C.7~9月 D.10~
12月
4.影响盐井卤水形成的主要条件是
A.地形地势 B.气候湿热 C.河流补给 D.地
壳运动
内河航运船舶航道的区位选择要根据水流的速度、泥沙沉积的实
际情况而定,应尽可能实现节省能源、降低运费成本等效益最大化。下图为某河流航运图。依据图中信息,回答5~6题。
5.假如河流自东向西流,那么该河流域位于
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6.假如该图是长江上海—武汉航道,那么货船从武汉港装载50万吨
钢材运往上海港时,选择的航道及其原因是
A.A航道水流平稳,航运安全 B.B航道河流含沙量小,
阻力小
C.A航道航道宽阔,水深流急 D.B航道靠近河岸,基础设施完善
下左图示意某地区某时刻的气压形势分布图,右图是左图中40°纬线穿越的河流的剖面图。读图,完成7~9题。
7.左图中⑤地与②地相比
A.⑤地的年降水量比②地小 B.②⑤两地七月份都吹西北风
C.⑤地的河流汛期比②地短 D.⑤地的自转线速度比
②地大
8.在左图所示天气系统控制下,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地的天气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受高压脊控制 B.②地风速比①地大 C.③地有暖锋移来,云层较厚 D.④地吹偏南风,正值降水天气
9.关于右图中河流剖面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A.岩石乙比岩石甲易受侵蚀 B.岩浆侵入活动发生
在岩石乙形成后
C.河流出现于岩石丙形成之前 D.岩石戊形成年代比
岩石丁早
我国某小区阳台统一安装上下伸缩式晾衣架。读图,回答10~11
题。
10.与武汉相比较,北京正午时悬挂晾衣架的绳索长度 A.冬季长,夏季短 B.冬季长,夏季长
C.冬季短,夏季长 D.冬季短,夏季短 11.北京与武汉相比较,正午时冬夏绳索长度伸缩变化的幅度 A.北京大于武汉 B.北京小于武汉 C.北京等于武汉 D.无法比较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题~第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3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
材料一 羊卓雍湖为西藏三大圣湖之一。地质时期曾为外流湖,湖水流入雅鲁藏布江,后来由于地壳运劝,湖水退缩,成为内流咸水湖。然而,长期从事青藏高原湖泊考察研究的中科院专家发现,2002年之前羊卓雍湖还在萎缩,然而,自2003年起,湖水快速扩张。这一现象遍及高原众多湖泊,考察队首次在藏南观测到湖泊水面扩张,接着,在藏东、藏西、藏东北均发现湖面扩大现象。
材料二 下图为羊卓雍湖流域地理位置图
材料三 羊卓雍湖流域(1961~2005年)每10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变率表
(1)羊卓雍湖泊水位具有周期性涨落现象。指出其水位周期性涨落的规律,并分析成因。(8分)
(2)结合地质作用原理和水循环原理,分析羊卓雍湖后来变为咸水湖的原因。(8分)
(3)根据材料,分析2003年后湖泊快速扩张的主要原因。(8分)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山体效应是指由隆起山体造成的垂直带界限如林线(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雪线等在内陆的巨型山体或者山系中央比外围地区分布要高的现象。形成原田是山体的热力效应所产生山体内部比外部(或外围低地)温度高的温度分布格局。研究表明,影响山体效应强度的因素主要是山体基面高度和降水。图a示意山体效应概念模型,图b、c示意该山脉不同纬度带山体内外最热月10℃等温线分布高度。
(1)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山体效应产生的原因。(8分)
(2)简述10℃等温线在该山体的分布高度差异。(6分)
(3)温度和降水是影响林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概述沿40°N纬线该山
体林线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8分) 42.【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位于横断山区梅里雪山中部狭长河谷地带的雨崩村(分为上雨崩和下雨崩),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藏族民族文化,不少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