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查能辉)机构--“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送教下乡培训申报书(2016年版)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4 22:52:3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二、培训实施方案 根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参考《“国培计划”小学美术教师培训课程标准》,立足乡村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和需求,遵循乡村美术教师成长规律,坚持“教学做合一”的研修方针,从专业品行、专业情感、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四个维度增强其从教自信,促进乡村小学美术教师专业发展。具体如下: 1.通过分享优秀乡村美术教师成长经历及其名师的示范引领,知道乡村教育的责任与荣耀共存,增强乡村教育的责任感和情感,为乡村教师持续发展注入内动力。 2.以构建“美术课堂教学模式”突破点,围绕“开发乡土资源校本课程,构建美术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主题式研修,通过主题宣讲、专题送教、学员实践等方式,聚焦真实课堂,帮助乡村教师读懂教材,活用教材,增强解读教材、整合课程资源的能力;了解课堂,提高驾驭课堂的教学实施能力,关注美术教学本质,关注学生美术素养的形成。 3.结合“同课异构”的主题研修方式,开展一线优秀教研员与学员现场诊断、评课等参与式活动。增强农村教师对教学实践的行动观察、自我反思、感悟体验、行动设计等有效教研的专业引领能力。 4.组建乡村教师网络研修社区,搭建乡村教师研修工作坊,通过“师带徒”增强优秀教师与乡村教师的互动、互助,提升乡镇小学校本研修能力,建立乡村教师研修的有效平台,为乡村教师终身学习、持续发展助力。 本年度送教下乡到涪陵区九个合作办学乡镇(江南片区、江北片区、江东片区、李渡片区、新妙片区、龙潭片区、龙桥片区、白涛片区、坪上片区)所有合作办学乡镇中心学校、村小、村完小,培训学科为小学美术,培训人数为60人,共2个班,每个班培训学时为10天。研修主题为: 开发乡土资源校本课程及教学模式;聚焦点在能上课,上好课;计划在两个学期内完成,形式上采取集中研修(五次共10天),回岗实践与网络研修、选修相结合。集中研训时间及主要工作安排如下(具体落实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 1.2016年5月-9月中旬,训前调查,再次完善实施方案。 2.2016年9月29-30日,开班,主题宣讲,课堂诊断,组建“师带徒”研修互助小组,集中在师德修养、明确目标任务及其责任。 3.2016年10月 27-28日,名师示范,同课异构,进行行为示范。 4.2016 年11月23-25日,模仿尝试,课例分析,寻找跟进点。 5.2017年2月-3月,分组人人上课,跟进实践。 6.2017年4月-5月,分组展示与集中展示,提炼成果;选拔“种子”教师到引领学校跟训。 目标 定位 送培工作规划

对象 分析 送教培训模式 现状分析: 合作乡镇学校中青年教师居多,多数教师主任语数教学,没上专业美术课,美术课照课本宣讲较为普遍,长期缺乏专业探究,导致知识储备不足,教学能力较差,职业倦怠感强。各校美术教师配备不足,缺乏帮带引领,缺少团队与技术支持,几乎没有团队研修氛围。 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内容需求:课标与教材解读,课程和教学前沿理论,课堂教学技能,课堂教学反思和评价,教学过程设计与优化。特别是美术教学的本质分析,教学内容与学生实践操作解读,并在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中予以体现和贯彻等。 培训方式需求:专家对课堂的诊断和指导,名师示范,团队备课、上课、评课、议课等实践体验,希望有名师进行后续指导。 师资需求:一线名师、一线优秀教研员、课程与教法学法指导教师。 送教培训采用五段式培训,如图所示: 进学员课堂 立研训课题 聚焦问题 课堂诊断 送示范课例 设微型讲座 行为引领 名师示范 课例分析 听课评课 理念内化 模仿尝试 组内上课 导师跟进 行为改进 跟进实践 优课展示 互动评课 总结提升 成果提炼 五段式培训:具体就是以主题式研修,诊断式研讨,实践式体验为操作策略,经历以下五个阶段: 1.课堂诊断。学员常态课观察诊断,聚焦学员教学中的典型问题。 2.名师示范。“名师送教”和“专家微型讲座”相结合,进行行为示范和理念引领。 3.模仿尝试。根据研修主题分版块上研究课,通过听课、评课、议课,专家现场诊断,内化教学理念。 4.跟进实践。通过小组内人人上课,导师跟进指导,促进参训教师个体教学行为改进。 5.成果提炼。学员优课展示,互动式评课,提炼成功做法,在总结与反思中提升。

阶段 设计 第一阶段(2)天 走进学员课堂 寻找学员问题 制定研修计划 激发职业情感 第二阶段(3)天 专业理念引领 学科知识拓展 名师示范引领 小组研课磨课 目标:认识农村美术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对新理念的理解和把握,提高教材理解和教学设计能力,观摩名师课堂,感悟教学艺术,开拓视野,尝试实践。(2016年10月下旬) 涪陵区乡镇片区送教培训(小学美术) 第三阶段(3)天 学员教学实践 专家现场诊断 小组反思研讨 学员跟进上课 目标:观摩名师课堂,同课异构,提升课堂教学执行力。培训组互动交流、专家现场诊断,提高学员观课、评课、议课能力。感悟体验、反思提升。(2016年11月下旬) 第四阶段(2)天 教学技能展示 校本研修理论 个人总结提升 聚焦问题 目标:通过学员赛课、说课比赛,进行自我反思、总结交流等成果展示,提高学员课堂教学技能与反思能力,提升校本研修能力。(2017年4-5月) 目标:学员常态课 观察诊断,发现学 员教学理念、专业能力方面的问题, 修订培训方案,帮 助学员制定研修(2016年9 计划。 月中旬) 主题:开发乡土资源校本课程及教学模式 模块 核心内容 培训方式 论断研讨 专题报告 团队实践 视频互动 主题宣讲 时间 训前 2学时 4学时 2学时 4学时 课例诊断 走进乡村学员课堂 提出问题 我坚实地走过——我的成长阶梯 师德修养 破冰行动:123抱成团 团队建设 与日本孩子共进午餐有感:关注学生素养 以“美术课堂教学模式”为突破,研讨开发乡土资源校本课程 千课万人全国开课《大黄鸭来了》(杭州市西湖小学教育集团孙飒)课例观摩:教学模式评开阔视野 课议课 增知强能 “綦江版画“编入校本教材开展教学的实践与反思:研讨本地乡土课程的开发 本土研究:乡村美术教师如何做研究 专题一:造型.表现《喜怒哀乐》同课异构及解析(杨贤艺、何国林、学员) 同课异构 专题二:设计.运用《我家在乌江边》同课异示范引领 构及解析(彭凌燕、李莉、学员) 专题三:欣赏.评述《保护文物》同课异构及解析(卢小波、张巧、学员)

课程内容设计 任务式专题 4学时 任务式专题 4学时 专题讲座 对话交流 课例研讨 专业引领 课例研讨 专业引领 课例研讨 专业引领 4学时 4学时 4学时 4学时

专题四:综合.探索《跟我一起走涪陵》同课异构及解析(张毅杰、陈星宇、学员) 《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蔡晓晴课例观摩(研讨:如果我来上) 造型.表现课例设计与展示 设计.运用课例设计与展示 主题式说课研讨 人人参与 书法教学课例设计与展示 课例实践 综合.探索课例设计与展示 主题式研讨:围绕如何“开发乡土资源校本课程”进行主题式研修 微课展示 优秀课例展示(含优质课、说课、微课、课例成果展示反思、小论文),师生作品 走向山巅 结业典礼——示范引领 课例研讨 专业引领 案例分享 团队研讨 名师引领 团队研讨 名师引领 团队研讨 名师引领 团队研讨 名师引领 团队研讨 名师引领 团队实践 4学时 4学时 8学时 8学时 8学时 8学时 8学时 8学时 培训三级管理:教科所、教育管理中心、合作办学乡镇中小学校。 1.教科所:深度融合研讨与培训,负责项目总方案拟订、课程设置,送教筹备和全程实施。 协同2.教育管理中心:全面协调“培训工作”,负责参培学员的推荐上报,机制 培训地点的确定以及培训相关事宜的协调落实。 3.乡镇中小学校:承担任务的乡镇中小学校提供培训场地、配置齐设施设备、搞好培训期间服务工作,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鉴于网络技术与资源的不足,乡村教师在网络能力上的局限,本项目组借助涪陵区教育技术装备中心的支持,主要打造QQ共享群、微信群组形式的网络研修社区建设,如下表所示: 功能模块 功能运用 QQ日志:个人研修日志发布。 个人QQ QQ相册:完成上传研修、教学。 QQ留言:互访学员好友,简评日志相册。 网络资源功能:资源上传、下载、分类与删除。 研修 话题功能:群组话题讨论、发布,实现日常教学交流。 研修活动:通过视频、讨论、辩论、资源分享等,探讨QQ共享 同课异构、观课议课、课题研究等常见教学研究活动。 成员管理:添加研修学员,建设教师工作研修讨论组,安排发布工作任务等。 对话功能:适时讨论、分享研修心得,发布研修小视频。 微信群组 评价功能:针对学员研修点滴感悟,朋友圈评论与点赞,开展过程性评价。

网络研修在培训过程与训后指导过程的应用与工作安排具体如下: 1.借助社区优化训前工作:培训项目管理者根据集中培训学员信息,创建学员网络研修共享空间,为培训班级建立研修组,发布培训信息与准备材料,组织训前学员交流互动,为集中培训奠定良好基础。 2.借助社区优化训中工作:在集中培训过程中,借助网络研修社区日志、资源和研修活动交流等,参训学员可以将学习心得数字化,组织网络研修活动,开展在线交流,提交培训作业与学习成果,开展深度交流;培训组织者可以将集中培训期间分析学员学习需求,形成个人改进计划在教师研修中展示公布,明确后续在岗实践目标。 3.借助社区开展训后跟踪指导:利用研修社区中的教师研修组,按照学员研修计划,由辅导教师与学员共同开展训后实践与网络研修。 (1)以研修活动带动学员学习,围绕学员自身需求设计研修活动主题,定期开展网络研修活动。 (2)以研修调查统计数据激励学员学习,反馈学员个人与学员团队网络研修数据,激励学员参与活动,实施后续跟踪管理。 (3)以研修成果引导学员学习,针对学员上传实践成果进行展示评优,引导学员积极参与学习。 一是领导与管理团队,由涪陵区教育科学研究所牵头,加上协同单位长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涪陵城区第六小学校相关领导组成,主要从制度、人事、经费、时间与空间多方面做好保障。各合作学校所属教管中心、中心校领导为培训提供必要的实践基地,认真执行“涪陵区集团办学、合并办学、合作办学三种办学模式和交流学习、走教”的文件精神,大力支持团队学员的研修学习。 二是专家与学术团队,主要由长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涪陵城区第六建设 小学校、合作办学学校和区内优质教育学校在内的教授、教研员、一线优秀教师组成。共18人,其中高校专家5人,教研员1人,一线优秀教师 12人。

(查能辉)机构--“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送教下乡培训申报书(2016年版)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0dwa744xu0wacw0f2p46m3qp9xkpa00yli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