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施工精品卓越创造未来
表Ⅴ—104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封面填写的格式要求:字体为楷体小二;填写的内容需居中;已用红色填写的内容为统一填 论文题目 高校青年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的动力机制探析——以2010年广州亚运志愿者为例
学 院 公共管理学院
专 业 班 级 **级*班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填表日期 2011年2月28日
教务处 说 明
1.论文的开题报告是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为规范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特印发此表。
2.学生应通过调研和资料搜集,主动与指导教师讨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 3.此表填写一式三份,一份学院教务办留存,一份交指导教师,一份学生本人自存。 4.开题报告需经指导教师审查同意,方可正式开始论文写作工作。 5.本表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未来
管理施工精品卓越创造未来
一、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现状
1. 选题的目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志愿者队伍在日益壮大,与此同时,需要有制度化的激励机制与之相配套,保障志愿者的合法利益,有利于提高志愿者的积极性,使志愿服务更能发挥其有效性。 激励机制的构建离不开前人对其建构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借鉴当今学者们对激励机制的论述,做一个理论上的大杂烩,可对志愿服务队伍,甚至是类似的非营利性组织有所启发。 从政府、校方、个人三者角度着眼,共同推进志愿者机制的完善。从政府的角度看,激励机制急需完善的地方在于法律法规政策的保障,也在于资金的支撑;从校方和举办方的角度看,主要在于表彰发面的缺失或是没有投其所好,培训不够专业化,宣…… 。 内容填写的格式要求:字体为楷体小四;行距默认为 23磅,实操过程中,可依据填写内容的多少,适当缩小或扩大行距,以保持表格的完整性。以下表格的填写均遵守以上格式要求。 2. 与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和发展概况 在国外,志愿者服务活动起步较早,由于突出的社会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在其国内享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社会声未来
管理施工精品卓越创造未来 誉。例如美国约有1.09亿成年人参与了义务活动,56%~62%的妇女每周奉献3.4个小时、49%的男人每周奉献3.6个小时从事义务服务活动。同样国外的志愿服务的社会肯定和激励制度也比较完善,如义务服务活动与公民的成才和就业全面挂钩,美国、法国、墨西哥等国报考大学及大学毕业后的就业,都要求有参与志愿者服务的相应规定,并将其参与情况作为考核评价的参考依据之一;从事一定时间的志愿服务后,志愿者可以以此抵免一定的国家税收。国外志愿者的激励机制已经上升到法律的层面,形成了比较系统、规范化、多样化的一种体系,例如:建立志愿服务的登记制度,以此作为对参与者的勉励标准;建立社会的荣誉体系,以参与志愿活动的程度进行社会的认同。 在中国,志愿服务是伴随改革开放得以迅速发展的社会活动。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推动志愿者事业建设,志愿服务作为一种高尚的社会行为和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在弥补政府资源不足、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服务经济建设与社会道德构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并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志愿者活动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激励机制在社会志愿服务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得到政府的重视,国家也不同程度的政策、物力、财力给志愿者服务活动以大力支持,志愿者激励机制正处于制订和完善中。在《中国青年志愿者注册管理办法》激励和表彰相关条例中,对于志愿者服务的激励有如下表述:团组织、志愿者组织依据已认定的志愿者服务时间的长短,分别授予注册志愿者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银奖、铜奖和服务奖章;在香港有比较健全的社会荣誉体系,如,如香港的太平绅士称号的授予。但学者普遍认为,目前我国的志愿者服务活动缺少专门的组织机制、培训机制、运作机制和激励机制。专门论述志愿服务的著作有类似北京志愿者协会出版的《志愿者组织建设与管理》、《走进志愿服务》等多本著作,但对于激励机制的完善却甚少提到,广州志愿者等相关网站对于激励机制的提及针对性较强,缺乏系统性。在部分高校调研活动或研究生论文就较为热点,所提建议更有说服力,例如《大型活动中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建设研究》、《我国青年志愿者激励研究》。
二、研究方案
未来
管理施工精品卓越创造未来 1.研究的基本内容及预期的结果(大纲) 1.志愿者概述 1.1志愿者综述 1.1.1志愿者的含义 1.1.2志愿者的分类 1.1.3志愿者的动力机制 1.2高校青年志愿者的界定及特征 1.2.1高校青年志愿者的界定 1.2.2高校青年志愿者的特征 2.高校青年志愿者参加广州亚运志愿服务的动力机制 2.1高校青年志愿者参加广州亚运志愿服务的内部动因 2.2 高校青年志愿者参加广州亚运志愿服务的外部因素 2.2.1法规政策支持 2.2.2组织的考核表彰 2.2.3志愿服务技能培训 2.2.4服务形式与内容拓展 2.3 高校青年志愿者参加广州亚运志愿服务动力机制的缺陷 3. 完善高校青年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动力机制的措施 3.1 政府的支持 3.1.1法律的保障 3.1.2福利的增加 3.2 承办方及高校的激励 3.2.1有相关的专业培训 3.2.2制定有效的考评记录体系 3.2.3组织理念的人性化 3.2.4加大宣传力度 3.3 志愿者自身的服务观念 3.4三者的有效互动 未来
管理施工精品卓越创造未来 (不够可另附页) 2.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本文通过搜集现有的关于青年志愿者建设的论文集、著作、学位论文、调研论文,参考相关的网站信息、各种评论,加上所学有关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的知识对志愿者动力机制有个初步了解。 2、比较研究法。通过2010年广州亚运会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对比,与多哈亚运会的对比,对志愿者的激励提出相关建议。 未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