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化学选修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人教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4 12:09:0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根据以上信息,对A的结构判断错误的是( ) A.肯定没有碳碳双键 B.有两个羧基 C.肯定有醇羟基 D.有RCOOR'结构

解析:由②知A分子中有羟基、羧基,由①③中信息再结合A分子中氧原子数目知A分子中有1个—OH、2个—COOH;由于4个碳原子最多可结合10个氢原子,因此结构中有2个碳氧双键,组成上应比饱和结构少4个氢原子,故结构中不可能再有碳碳双键。 答案:D

5.有下列物质:①乙醇;②苯酚;③乙醛;④丙烯酸 ();⑤乙酸乙酯。其中与溴水、 KMnO4酸性溶液、NaHCO3溶液都能反应的是( ) A.①③ B.②⑤ C.④ D.③④

解析:能与NaHCO3反应的应是比H2CO3酸性更强的无机酸或羧酸;能与溴水、KMnO4酸性溶液反应,表明该物质具有还原性。 答案:C

6.下列实验能够成功的是( )

A.只用溴水一种试剂可鉴别甲苯、乙烯、乙醇、四氯化碳四种物质 B.将乙醇加热到170 ℃可制得乙烯

C.用乙醇、冰醋酸及pH=0的硫酸加热可制乙酸乙酯 D.用酚酞可鉴别苯酚钠和乙醇钠两种溶液

解析:A项可根据现象进行鉴别:上层呈橙红色的是甲苯;下层有油状物的是乙烯;不发生分层现象的是乙醇;下层呈橙红色的是四氯化碳。B项缺少浓硫酸作催化剂。C项pH=0的硫酸是稀硫酸,不满足条件。D项中,苯酚钠和乙醇钠两种溶液均显碱性,用酚酞不能鉴别。 答案:A

7.天然维生素P(结构如图)存在于槐树花蕾中,它是一种营养增补剂。关于维生素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以和溴水反应 B.可用有机溶剂萃取 C.分子中有三个苯环

D.1 mol维生素P可以和4 mol NaOH反应

解析:从维生素P的结构简式可以看出,分子中含有4个酚羟基,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且1 mol可与4 mol NaOH发生反应,含

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A、D项正确;有机物易溶于有机溶剂,B项正确;中间

六元环不是苯环,分子中只有两个苯环,C项错误。

答案:C

8.下列三种有机物是某些药物中的有效成分: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有机物都能与浓溴水发生反应

B.三种有机物苯环上的氢原子若被氯原子取代,其一氯代物都只有2种

C.将等物质的量的三种物质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阿司匹林消耗氢氧化钠最多 D.使用FeCl3溶液和稀硫酸不能鉴别出这三种有机物

解析:对羟基肉桂酸中有酚羟基,且有碳碳双键,能与浓溴水反应,布洛芬、阿司匹林不能与浓溴水反应,A错误;前两者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分别都有两种,而后者无对称结构,故其一氯代物有4种;各1 mol的对羟基肉桂酸、布洛芬、阿司匹林分别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2 mol、1 mol、3 mol,C项正确;先用FeCl3溶液鉴别出对羟基肉桂酸,然后在余下的物质中分别加入稀硫酸加热,阿司匹林可水解生成酚,再用FeCl3溶液可进行鉴别。 答案:C

9.一定量的某有机物溶解于适量的NaOH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呈红色,煮沸5 min后,溶液的颜色逐渐变浅,再加入盐酸显酸性时,沉淀出白色晶体。取少量晶体放入FeCl3溶液中,溶液呈紫色。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 A.C.

B.D.

解析:加NaOH加热后红色变浅,说明有机物能发生水解;加盐酸显酸性时加入FeCl3溶液显紫色,说明含有酚羟基。 答案:A

10.85岁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下列关于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结构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青蒿素

双氢青蒿素

A.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B.由青蒿素制备双氢青蒿素的反应属还原反应 C.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

D.青蒿素分子中含有过氧键和酯基、醚键

解析: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双氢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4O5,二者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青蒿素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双氢青蒿素,属于还原反应,故B正确;由结构简式可知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故C正确;由结构简式可知青蒿素分子中含有过氧键和酯基、醚键,故D正确。 答案:A

11.咖啡酸具有止血功效, 存在于多种中药中, 其结构简式为, 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是 ( ) A.该物质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2种

B.1 mol该物质可以与1.5 mol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1.5 mol的CO2 C.既能发生取代反应, 也能发生加成反应 D.所有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个平面上

解析:A项,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3种;B项,苯酚的酸性弱于碳酸,所以酚羟基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不能生成CO2;C项,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苯环上的氢可以发生取代反应;D项,苯环上的6个碳原子在一个平面上,碳碳双键两端的碳原子也在同一个平面上,所以碳原子可能都在同一个平面上。 答案:C

12.下列实验的失败是由于缺少必要的实验步骤造成的是 ( ) ①将乙醇和乙酸混合,再加入稀硫酸共热制乙酸乙酯 ②实验室用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到140 ℃制乙烯

③验证某RX是碘代烷,把RX与烧碱水溶液混合加热,将溶液冷却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出现黑色沉淀 ④做醛的还原性实验时,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后,未出现红色沉淀 ⑤苯与浓溴水反应制取溴苯 A.①④⑤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②⑤

解析:①应该用浓硫酸;②的反应温度错误,应为170 ℃;③缺少实验步骤,加入AgNO3溶液前应先加入稀硝酸酸化;④缺少加热的步骤;⑤选用药品错误,应用苯和液溴在铁粉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制取溴苯。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

13.(12分)有机化合物甲:,

乙:,丙:

(1)请写出丙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 (2)请判断上述哪些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3)请分别写出鉴别甲、乙、丙化合物的方法:(指明所选试剂及主要现象即可) 鉴别甲的方法: ; 鉴别乙的方法: ; 鉴别丙的方法: 。

(4)请按酸性由强到弱排列甲、乙、丙的顺序: 。 答案:(1)醛基、羟基

(2)甲、乙、丙互为同分异构体

(3)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的是甲 与Na2CO3溶液作用有气泡生成的是乙 与银氨溶液作用会发生银镜反应的是丙

(4)乙>甲>丙

14.(2014课标Ⅰ)(14分)席夫碱类化合物G在催化、药物、新材料等方面有广泛应用。合成G的一种路线如下:

已知以下信息:

①R1CHO+

②1 mol B经上述反应可生成2 mol C,且C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D属于单取代芳烃,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6

④核磁共振氢谱显示F苯环上有两种化学环境的氢

⑤RNH2+

+H2O

回答下列问题:

(1)由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应类型为 。

(2)D的化学名称是 ,由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 。 (3)G的结构简式为 。

(4)F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4组峰,且面积比为6∶2∶2∶1的是 (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 (5)由苯及化合物C经如下步骤可合成N-异丙基苯胺:

N-异丙基苯胺

反应条件1所选用的试剂为 ,反应条件2所选用的试剂为 ,I的结构简式为 。 解析:(1)分析框图可知:AB为消去反应,生成己烯,而结合信息①和②可知C只能为丙酮(不能为丙醛),

所以B的结构简式为(键线式为),所以A为(键线式为)。

高中化学选修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人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0x541dluv62h6002tw881m9s40m5v00js5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