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 坚持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④ 全国人大行使决定权,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国各地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部署在全国范围内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探索实践,将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监察机关合署办公,实现对所以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国家全面推进监察体制改革的目的是
①健全中国特色国家监察体制和反腐败领导体制②更好地发挥法律监督机关的监督作用 ③加大对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力度,丰富行政监督形式④推动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的有机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应发挥政协作为协商民主渠道的作用。为此,政协应有的责任担当是 ①作为民主党派的政治联盟,应与共产党通力合作
②作为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应积极参与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③围绕团结和爱国两大主题,进行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
④作为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应积极履行民主协商职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今年是东盟成立50周年。半个世纪以来,东盟奉行独立自主、中立和不结盟政策,成为本地区最重要的区域组织,也是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水平国家联合自强的典范。东盟国家的政治安全、经济和社会文化领域的一体化水平不断提升。这说明
①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 ②东盟是最具代表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③东盟促进了国家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④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东盟各国合作的基础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8.一位设计师将各省市的文化元素融入文字,创造性地设计出了如下图案。下列说法正确的 ① 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是创意设计的源泉和动力
② “京”和“湾”的设计融合了多个文化元素,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③ 图中的徽派建筑与福建土楼同为传统建筑,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④ 京剧、徽派建筑、台湾日月潭、福建土楼都属于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9. “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用百件展品共同讲述200万年来人类文明的历程,如“0号展品”是一套古埃及木棺,制作它的全部材料分别来自黎巴嫩、努比亚、阿富汗和两河流域。按照该展惯例,每至一个国家,都将吸纳一件(组)该国文物作为第101号一起展出,此前澳大利亚站选取的是“全球第一个wifi设备”,中国北京站选取的第101号文物是“宣布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木槌和中国重返世贸组织的签字笔”。由所选展品推断,最符合该展主旨的是 A.各大洲文明具有独特性和差异性 B.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C.文化具有继承性,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D.资源、技术、思想文化的传播和共享塑造了人类文明
20.“五福临门”是中国人常提及的祝福语。五福源自《书经·洪范》,是古代中国民间关于幸福观的五条标准: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而当今我国人民的五福追求有所变化,如爱国、富强、和谐、敬业和友善。这一变化
①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体现 ②是把时代精神注入到传统文化之中 ③表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④说明不同时代的价值追求截然不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历史上关于形神之辩(形体与精神的关系)有诸多不同的观点,东汉哲学家桓谭认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则说:“如果人的身体源于已存在的有生命的物质,人的精神和灵魂则是上帝直接创造的。”下列对二者的观点评析正确的是
①前者属于唯物主义派别,认为没有物质就没有意识 ②后者属于唯心主义派别,认为意识可以离开物质而存在 ③前者准确描述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科学的 ④后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是错误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2.聚焦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可以清晰感受到时代脉动。以下这20个新词新语分别摘自本届政府四年来的工作报告:
2014:改革是最大的红利→ 2015:新常态→ 2016: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7:数字经济 2014:权力清单→ 2015:自我革命→ 2016:互联网+政务服务→ 2017:清单管理制度 2014: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2015:学习型社会→ 2016: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2017: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2014:民生底线→ 2015:民生保障网→ 2016:补齐基本民生保障的短板→ 2017:民生是为政之要 2014:向污染宣战→ 2015:环境治理攻坚战→ 2016:环境保护督察→ 2017:蓝天保卫战 对此分析合理的是
①新词新语具有鲜明的年代特征,说明社会意识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②从重视改革红利到关注数字经济,矛盾的普遍性通过不同时期的特殊性表现出来 ③从2014到2017,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领域实现了发展的质变 ④政府关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符合整体论思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 颜色是物品的一种属性,却被赋予了各种文化含义,会引起人们强烈的情感反应。红色很受国人欢迎,代表着吉祥和好运。也有很多人喜欢蓝色,认为这是一个平静又引人幻想的词语,让人联想到天空、大海、爱情、忧伤、无限。人们对颜色的“情感反应” ①意味着颜色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具有客观性 ②是主体对于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具有自觉选择性 ③是客观事物对于主体的积极意义,具有主动创造性 ④包含着人对自身和外部世界关系的理解,具有差异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4.《现代汉语词典》中说,原创意味着最早创作或首创,意为创作或发明出全新的作品。人真的能做到很原创吗?从哲学角度看
① 原创属于显著的、突然的质变,无需量变作为基础,“很原创”是能做到的 ② 我们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认识世界的,任何原创都应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③ 新事物的产生意味着对现有事物的绝对否定,纯粹的绝对的原创是存在的 ④ 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原创是新的存在,是人类创造力的体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 ②④
25.两位经济学家就“我们到底需要不需要产业政策”进行了一场激辩。一位经济学家认为,要有充分竞争的有效市场,也必须有因势利导的有为政府;另一位则更加看重企业家和市场的作用。激辩进行了3个小时,彼此都未能说服对方。从哲学角度看
① 鉴于彼此都未能说服对方,这场激辩对认识的深化是无意义的 ② 真理是客观的,两位经济学家中只能有一位的观点包含着真理性 ③ 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对“是否需要产业政策”的争论会推动认识的发展
④ 事物是复杂的,认识主体是有差异的,对“是否需要产业政策”有不同认识是正常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6.虚实作为一对相反而又相成的范畴,普遍存在于中国文化之中。譬如齐白石的《虾》(图8),画中无水,却让人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水的存在,此为虚实相生。下列选项强调“虚实相生”的有 ①中医:病之虚实者,出者为虚,入者为实
②兵法: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③古诗词:写景为实,抒情为虚,虚由实生,实仗虚行 ④书法:以虚明实,实处之妙皆因虚处而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7.俗语说:“花在林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 ①既要统观全局,又要照顾局部 ②局部的性质和意义的体现离不开整体 ③“花”与“枝”、“鸟”与“群”的联系是多样的 ④“花”与“枝”、“鸟”与“群”是相互联系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8.人类正从IT(Information Technology)即信息技术时代走向DT(Data technology) 即数据处理技术时代。IT是以我为主,方便自我管理;而DT是以服务大众、激发生产力为主的技术,DT思想是只有别人成功了,你才会成功。由IT到DT,这是一个巨大的思想转变,也会带来技术的巨大转变。这表明
①人的思维观念只有反映了事物的本质才有创造性 ②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前提 ④人们看问题的角度决定了事物之间的界限和本质的差别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9.《朗读者》第三期中,麦家给儿子的一封信被称为《朗读者》开播来最重磅的一枚催泪弹。《朗读者》现场,麦家更是几次哽咽,聆听者董卿也泪光闪烁,台下的“90后”、“00后”直接哭了。这封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