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8%,分别占出口和进口总额的54.4%和53.0%。国有企业出口增长25.5%,进口增长40.0%。以民营企业为主的其他企业表现出较强的活力和竞争力,出口增长43.7%,进口增长54.6%,分别占总额的30.3%和18.7%,比上年同期提高2.0和1.5个百分点。
根据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对外贸易受次贷危机的影响很大,许多企业面临着减产甚至破产,而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升,国内企业开始由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或者技术密集型,一方面,低价技术娴熟的农民工减少,一些地方出现“民工荒”现象,比如说广东。另一方面,企业将加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促使产业升级。这样一来,我国出口产品的结构将发生变化,而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终端产品将占主导地位,使得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升级。总之,美国次贷危机以来,我国的实体经济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必须改变发展思路来维持对外贸易的长期优势。
表1 2010年1-9月我国进、出口贸易方式情况
项目 出口 金额(亿美元) 总额 贸易 方式 一般贸易 加工贸易 其他贸易 企业 性质 国有企业 外资企业 其他企业 同比(%) 进口 金额(亿美元) 同比(%) 11346.4 5191.3 5316.4 838.7 1725.6 6186.5 3434.3 34.0 37.2 30.1 40.6 25.5 31.6 43.7 10140.4 5555.4 3059.8 1525.2 2866.9 5377.8 1895.7 42.4 45.4 36.5 44.1 40.0 39.8 54.6 资料来源:海关统计
6
3.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3.1金融危机的贸易传导机制
金融危机的贸易传导机制是一个国家在金融危机发生时通过国际贸易传输通道,直接或间接对另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产生影响。一方面,通过对另一个国家的直接影响改变该国进口和出口最终对改过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通过改变其贸易密切相关的国家的贸易变化改变该国的贸易竞争力,从而间接对该国的进口和出口的影响。
与普通传染病传导的要素相似,传染源、传染渠道和易感市场是金融危机从一国传到另一国的三个基本要素,这是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其中传染渠道的通畅程度又受到多个方面的制约和影响。如对外开放程度、两国贸易联系、汇率制度安排和汇率变动、一国的贸易政策等。一国的对外开放程度越高,其GDP受到对外贸易的影响越大,所以其国内经济更容易受到对外贸易带来的影响。两国经济贸易联系越密切,不管是贸易合作伙伴还是同一出口市场的竞争者,一国的货币大幅贬值,会直接影响另一国的出口和竞争力,诱发投机者对另一国的货币冲击,同时贸易联系国也会为了维持相对稳定的固定汇率,放弃货币政策独立性,也必然冲击本国国内的经济稳定。此外,贸易政策对可通过控制商品需求与供给的数量决定一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方向,甚至有时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贸易溢出效应的大小。
金融危机贸易传导方式分为直接双边传导和间接多边传导。其中直接双边传导是贸易伙伴国之间的传导,当一国爆发了经济危机而货币大幅度的贬值,会导致贸易伙伴国的贸易赤字的增加或者价格水平下降,使得外汇储备减少,引发本国货币危机而沦为金融危机的感染者。间接多边传导主要是贸易竞争国之间的传导。当一国A爆发金融危机后,使A国货币大幅贬值,这直接导致了B国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使之成为金融危机的感染者。这两种传导方式本质上都是对其
7
他国家经济产生负面影响,而且往往会陷入相互影响的死循环之中,陷入危机的泥潭。
3.2美国次贷危机通过传导机制对中国进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
自中国加入WTO以来,中美的贸易关系越来越密切,中国也是美国的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三大进口国,两国的经济息息相关,美国金融危机通过直接贸易渠道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明显。2008后,由于全球经济低迷造成的贸易需求缩减,对我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3.2.1贸易顺差进一步收窄
图1 2002年—2009年中国对外贸易情况
由图1可以看出,自从2002年以来,我国出口贸易保持着近30%的高速增长,甚至到了07年进出口总额还保持着20.7%和25.7%的高速增长。但是进入2008年后,我国进口贸易增速大幅放缓,降至3.2%,出口开始负增长,下降了1.3%。到了2009年情况更加恶化,贸易顺差明显减少。详细分析而言,在发生经济危机后,美元走弱,美国居民消费水平降低,这就直接导致了对华进口需求的下降。从2008年11月至2009年6月,美国的贸易逆差额下降了近40%,这主要是美元贬值造成的。而进口下降幅度要大于出口下降幅度,这对于美国贸易逆差的首要来源国的中国来说,损失是惨重的。美国对中国进口的需求由08年的5.1%的增长下降为09年的13.5%的下降,收入效应作用明显。
8
3.2.2次贷危机降低了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
在美国次贷危机后,美元的贬值以及人民币的升值导致了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相对上升。而中国一直以低廉的价格作为出口的最有利的竞争武器,价格的上升无疑会导致我国出口贸易量的总体下降。此外,金融危机也会使得我国一些出口行业成本上升,劳动力价格上升,抬高了出口产品价格,使之竞争力减小。国内通胀压力也会增大,收缩的货币政策也会影响我国的出口行业
自从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美元的贬值,使得我国的进口商品的相对价格下降,从而压低了我国国内的物价水平,这是外部需求的变动引起的我国的物价水平走低。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国内经济萎缩,直接造成了我国出口的需求大幅下降,很多出口企业为了减少库存而将大量存货释放到国内市场进行销售,而且价格相对较低,同时国内需求水平并没有上升,这就直接导致了我国国内物价水平的下降。
图2 2007 年8 月--2010 年5 月我国消费者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进口增长率变动
如图2所示,08年我国CPI指数为5.9%,短短的不到一年时间,也就是到09年第四季度,急剧下降了近7%,雄飞价格指数变为负值。进入2009年后,人民币升值造成了进口商品价格下降,进口需求增长率出现了小幅度上扬。这反映出了经济危机贸易溢出传导机制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