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购网发表:
安家就要买蜗居?
记者采访了20多位准备今年结婚的年轻人,80%年轻人有买婚房的打算,但目前房价走势不明朗,又一时难以下定买房的决心。20%年轻人觉得没必要买,现在房价高企,其实租房也不错,等楼市完全稳定了,房价下跌到一定程度再买不迟。
一位女性开发商说,如今,家长一般会这样想,女儿嫁出去后,和对方父母一起生活,是不是适应对方,会不会吃亏。为了不让自己的女儿吃亏,所以一般要求男方买婚房。现在的独生子女,很多不会包容,结婚后,要在自己的房子里慢慢磨合,学会包容对方。和父母住在一起,会很不方便,对于女方父母来说,也会觉得不踏实。
很多年轻人认为,安家就是要买房。其实,租房也要钱,不如现在就买一个两室一厅,以后有能力了,再换大一点的房子。所以,即使个人买不起房,也要举两家之力,买一套婚房。即使房价涨跌,也要买婚房。
买了蜗居才能乐业?
另一位开发商认为,结婚就要买房,这符合中国国情,因为男人安居才能乐业嘛。结婚阶段买房,意识可适度超前一些,不要买太小房子,资金不够,可买70-90平方米房子,只有房子的基本功能具备了,生活才会无忧。还有,在房子的总价方面,不要让自己有压力,以免影响日后的生活品质。
但矛盾的是,这位开发商个人建议不这么早买房。国际上有一个标准,人必须工作7个单位,兴趣、爱好、职业、心理、世界观、人生观等才趋于稳定。住宅是一种生活方式,买房后,将人早早就限制住了,不利于发展。所以,年轻人结婚就买房,不是太好。
许多人认为,年轻人买了婚房就立业了。这位开发商认为,其实这样的想法很不对,买了婚房,如果自己做了“深度房奴”,生活过的一点幸福感都没有,怎么叫做立业?
蜗居炼成的原则
买不买房子,还真是一个问题。但对于准备买蜗居的人来说,挑选好蜗居的原则却是不变的,那就是惠而不贵。
1、从按揭贷款的角度来讲,新人们每月还贷数额最好控制在两人总收入的40%以内,30%则是一个更加适宜的比例,这是不做“房奴”的必要条件。
2、城市中心交通、配套等虽然都很方便,但空气可能不利于怀孕宝宝。下一代不能健康成长,自己如何快乐生活?
3、不打算丁克的适婚族最好选择紧凑的两房,为小宝宝留下足够的空间。现在,不少城郊大型社区都引进了幼儿园和学校,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该尽量挑选教育资源较好的社区,否则将来“择校费”可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4、如果和父母住得不太近,那么婚房周边的生活设施就一定要纳入重点考虑的范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缺少任何一样都会使生活受到影响。一般来说,小区周边有大卖场是比较理想的,不仅可以解决生活用品的一站式购买,而且可以降低不少生活成本。
5、保值增值的问题无须赘述。城区中心的房子,增值潜力有限,相反,许多郊区的房子具有良好保值增值空间。
中原房地产对于年轻人购房需求研究
1、生活配套、交通配套成为重中之重
从本次调查购房者对配套设施要求来看,调查购房者对周边生活配套、交通配套、公共设施配套和小区内部配套比较看重,特别是周边生活配套、交通配套占受访者超过20%;行政配套和市政配套相对其他配套影响较小。
从购房者对配套设施重要程度来看,人们最看重周边生活配套,其次是交通配套,以及小区内部配套。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配套和交通配套比较看重,行政和市政设施相对较弱些。
2、购房年龄——30-35岁为购房主力
通过对购房者的调查显示,30-35岁为购买力释放最集中的年龄段,占到33.54%的比例,其次为25-30岁,占到24.39%。此部分人群由于结婚等因素而面临置业问题,尤以首次置业为主。
36-40岁的购房者占据15.85%的比例,此类人群有较为丰富的社会经历,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对住房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多为以改善居住条件为目的的二次或多次置业者,也不乏看好住宅市场的投资性购房者。
而50岁以上的受访者已陆续退休,购房需求较小,因此在以下配套分析中这部分人群未纳入统计范围。
3、行政配套
从调查购房者对行政配套设施来看,调查购房者对派出所比较看重,占调查者的41%,其次是行政中心,办事处和防暴点相对较少,可以看出购房者对区域的治安环境要求较高,其次对行政的办事功能的要求。
从调查者各年龄段对行政配套设施来看,20-25岁的受访者除了对派出所、防暴点等治安问题较为关注外,对其他配套也有较为均衡的要求;25~35岁的人对派出所比较看重,36~45岁则最为关注行政中心,45岁以上的人对派出所和防暴点行政配套比较看重,由此可以看出各年龄段对行政配套各有侧重。
4、市政配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