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六)
本试题分为第1卷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身份证号填写到试题规定的位置上。
2.第1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像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3.第II卷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2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光辉起点是( )。
A.《诗经》 B.《楚辞》 C.《尚书》 D.《古诗十九首》 2.先秦诸子中,善用“欲擒故纵、引君入瓮”的论辩手法的是( )。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3.《西游记》属于( )。
A.历史演义小说 B.英雄传奇小说 C.神魔小说 D.世情小说 4.下列诗作中,具有行云流水艺术风格的是( )。 A.郭沫若《炉中煤》 B.苏轼《赤壁赋》
C.闻一多《发现》 D.艾青《我爱这土地》 5.《冯谖客孟尝君》中,先写冯谖“无好”、“无能”,再三弹铗,要求提高待遇,然后写他为孟尝君营就“三窟”,使之“无纤介之祸”。这种刻画人物的方法是( )。 A.前后照应 B.一波三折 C.欲扬先抑 D.侧面衬托 6.曹禺的代表作是( )。 A.《雷雨》、《日出》、《北京人》 B.《茶馆》、《屈原》、《北京人》 C.《茶馆》、《雷雨》、《日出》 D.《屈原》、《茶馆》、《雷雨》 7.《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出现的谋臣是( )。
A.共叔段、公子吕、颖考叔 B.郑庄公、颖考叔、公子吕 C.颖考叔、祭仲、公子吕 D.子封、共叔段、颖考叔 8.李斯《谏逐客书》上书的对象是( )。 A.秦王 B.魏王 C.楚王 D.齐王 9.《前赤壁赋》中,洞箫客所谓“知不可乎骤得”指的是( )。 A.建功立业 B.君臣遇合 C.流芳千古 D.羽化登仙
10.下列作者、作品、主人公搭配正确的是( )。
A.汤显祖——《牡丹亭》——崔莺莺 B.鲁迅——《伤逝》——子君 C.王实甫——《西厢记》——杜丽娘 D.荷马——《荷马史诗》——姚纳 11.下列作家中,属于“新月社”的是( )。 A.郁达夫和徐志摩 B.郭沫若和郁达夫 C.闻一多和徐志摩 D.郁达夫和闻一多 12.下列诗歌中,同属乐府诗的是( )。 A.李白《行路难》、陆游《关山月》、曹操《短歌行》 B.王维《山居秋暝》、曹操《短歌行》、李白《行路难》 C.陆游《关山月》、曹操《短歌行》、屈原《国殇》 D.陆游《关山月》、白居易《杜陵叟》、王维《山居秋暝》 13.《围城》中靠假文凭招摇撞骗、滥竽充数的一位教授人物是( )。 A.方鸿渐 B.高松年 C.李梅亭 D.韩学愈 14.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诗体用的是( )。
A.律诗旧题 B.律诗新题 C.乐府旧题 D.乐府新题 15.《蜀道难》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
A.象征 B.夸张 C.比喻 D.对偶
16.苏轼《留侯论》认为张良辅佐刘邦灭秦楚、兴汉室的关键所在是( )。 A.盖世之才 B.匹夫之刚 C.圮上老人授书 D.忍小忿而就大谋 17.《赫克托耳之死》选自( )。
A.《伊利亚特》 B.《奥德赛》 C.《荷马史诗》 D.《浮士德》 18.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现存的剧本有( )。 A. 30部 B. 32部 C. 50部 D. 37部
19,海明威因创作《太阳照常升起》而一举成名,被视为( )。 A,“黑色幽默”的代表作家 B.“跨掉一代”的代表作家 C.“迷惘一代”的代表作家 D.“荒诞派”的代表作家 20.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一位作家是( )。
A.海明威 B.雪莱 C.莎士比亚 D.培根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各句中的“事”作“侍奉”解释的是( )。 A.屈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 B.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 C.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 D.鲍叔事公子小白
E.我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 2.张若虚写的《春江花月夜》景物有( )。 A.春 B.江 C.花 D.月 E.夜 3.余光中的散文集有( )。
A.《左手的缪斯》 B.《逍遥游》 C.《文化苦旅》 D.《霜冷长河》 E.《听听那冷雨》 4.“荷马史诗”具体是指下面哪两部作品( )。
A.《神曲》 B.《浮士德》 C.《李尔王》 D.《伊里亚特》 E.《奥德赛》 5.莎士比亚的“四大喜剧”是( )。
A.《威尼斯商人》 B.《无事生非》 C.《皆大欢喜》 D.《第十二夜》
E.《亨利四世》
第II卷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郭沫若《天狗》一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赫克托而之死》有何突出的艺术风格? 四、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30分)
(一)阅读曹操《短歌行》中的一段文字,回答: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燕,心念旧恩。
1.请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4分)
沉吟: 枉: 存: 契阔:
2.请将“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译成现代汉语。 (4分) 3.概括这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2分) (二)阅读回答:
桃花溪 【唐】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注释】①据孙洙《唐诗三百首》介绍,本诗为盛唐时期张旭受陶渊明《桃花源记》启发而作。②洞:指《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找到的洞口。 1.“隐隐飞桥隔野烟”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试简要分析。(3分) 2.“洞在清溪何处边”的询问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意趣?(3分) 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情感?(4分)
(三)阅读司马迁《垓下之围》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①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②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③。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④。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1.请说明文中四个“之”各自的含义。(4分)
之① 之② 之③ 之④
2.项王的诗反映出他怎样的复杂心态?(4分) 3.从这段文字中可以引申出哪个成语?(2分)
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问题。
他看到闷罐子车的破烂寒碜的外表:有的地方已经掉了漆,灯光下显得白一块、花一块的。但是,下车以后他才注意到,火车头是蛮好的,火车头是崭新的、清洁的、轻便的内燃机车。内燃机车绿而显蓝,瓦特时代毕竟没有内燃机车。内燃机车抱着一长列闷罐子车向前行驶。
1.这段文字突出使用了什么手法?(2分)
2.找出具体使用这一手法的地方,并说明其用意。(2分) 3.从这里可以看出,小说主要表现怎样的思想主题?(2分) 六、作文(本大题共30分)
根据下面提供的一段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锦鲤俗称日本鲤鱼,是很多养鱼爱好者最爱的观赏鱼。日本鲤鱼的神奇之处在于,如果你在小鱼缸里饲养它,它只会长到两三寸长;如果你把它放入大鱼缸或者小池塘中,它就能长至六寸到一尺长;放到大一点的池塘,它能长到一尺半长;如果把它放进大湖之中,让它不受限制地充分成长,有朝一日它可能会长达三尺。日本鲤鱼能长到多大,与池塘的大小有直接关系。
人的成长与日本鲤鱼非常相似。不过,对于人类而言,限制我们成长的不是外部世界,而是我们内心的世界。只有不断扩展我们的内心,我们才能不断地成长。
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六)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B 2.B 3.C 4.B 5.C 6.A 7.D 8.A 9.D 10.B 11.C 12.A 13.D 14.C 15.B 16.D 17.A 18.D 19.C 20.A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AD 2.ABCDE 3.ABE 4.DE 5.ABCD 三、简答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本诗主要通过天狗形象的塑造,抒发了诗人否定旧的社会现实、摆脱旧的思想束缚, 张扬个性、追求解放的强烈愿望,集中体现出五四时期提倡科学、民主和自由的时代精神。 2.成功的人物形象塑造;自然质朴的语言风格;丰富的想象;规模宏大,构思精巧 四、文言文阅读:共30分。(考生的回答与此答案接近也可酌情给分) (一)
1.低唱,这里指对贤人的思念和倾慕。枉,这里是“枉驾”的意思;存,问候,思念。契阔:久别重逢;(4分)
2.那穿着青领(周代学士的服装)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4分) 3.抒写诗人对贤才难得的忧思和既得贤才的欣喜。(2分) (二)
1.诗句选用了飞桥、野烟两个意象,描绘了云烟缭绕,飞桥隐现的画面,营造了幽深朦胧的意境,可谓佳妙。(意思相近即可) 2.《桃花溪》问洞在何处,即意在寻桃源所在,透视出诗人厌恶现实,如同陶渊明追求 理想社会的心态。表达了对宁静闲适的世外生活的向往。(意思相近即可)
3.对美景的憧憬;对田园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追求不到的怅惘、无奈。 (三)
1.之①:指代项王的军队。
之②: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之③:指代骏马骓。 之④:指代项王的歌。(4分)
2.豪气冲天的自负、时运不济的绝望、无力回天的悲怆、儿女情长的留恋。(4分)
3.四面楚歌。(2分) 五、现代文阅读:(6分) 1.象征 2.“闷罐子车的破烂寒碜的外表……火车头是蛮好的,火车头是崭新的”,通过两者之间的不协调、矛盾,象征着旧的还在,但是新的已经产生,同时还象征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改革开放事业既有沉重负担,又有光明前景。
3.表现了改革开放初期新旧交替时代中国的可喜变化,表现了新时期新转机的主题,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未来的无限希望和憧憬! 六、作文(30分)(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