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浅探当前体育运动中心理疲劳的预防策略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6 8:19:5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浅探当前体育运动中心理疲劳的预防策略

浅探当前体育运动中心理疲劳的预防策略

【摘要】运动性疲劳是指在运动过程中,机体的机能能力或工作效率下降,不能维持在特定水平上的生理过程。运动性疲劳是身心的疲劳,包括身体疲劳和心理疲劳。前者主要表现为肌肉酸痛、疲倦、无力等;后者主要表现为心情烦躁、注意力涣散、思维不敏捷、反应迟钝等, 在体育学习中,心理疲劳显得更为重要。那么对于当前初中生来讲,应该如何去克服呢?带着这个问题,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分析体育训练中心理疲劳产生的原因,提升体育运动心理疲劳预防策略,希望能为促进初中生体育学习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体育运动心理疲劳 1.体育运动训练中心理疲劳产生的主要原因 1.1教学因素

1.2行为因素

学生在学习动作中表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缺乏自信心,甚至对运动项目失去信心。这些学生,由于思想负担过重,加上动作失败或者身体受伤,就造成了过度焦虑的不良心理反应,甚至产生自卑和沮丧感。这些方面的原因给学生造成了严重的心理疲劳。

而由于动作技术的熟练程度欠佳,造成无效反复的练习;虽然练习方式方法正确,但是协调性较差,肢体配合不当,形成被迫的反复;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练习方法正确,但由于在单位时间内遇到较多、较新或难度较大的动作,每一次不可能凭借上一次经验掌握,导致注意状态和精力高度集中的盲目持续状态。学习效果不明显,学生马上会产生疲惫感,诱发心理疲劳。 1.3交际因素

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交活动的增多,他会受到来自于多方的消极情绪的困扰,包括内外的、家庭的和社会上的各种情绪因素。人与人在理智,情感,行为诸方面动态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师生关系是体育教学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它指导调节着学生之间的关系。若师生之间有长期的隔阂和偏见,而相互又不得不在同一环境下学习,必然分散注意状态,抑制学习积极性,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状态,承受着较大的心理负荷。

体育运动中常常不是一个人运动,而是很多人在一起共同运动。这就需要人与人之间团结,友好,相互帮助。“三人行,必有我师”是不错的。但是一旦在某个具体问题上发生了分歧,就会各自为阵,互不相让,从而造成不公平竞争。使运动能力下降,自我意识丧失。造成害羞,自卑,自罪等情绪体验。 2.体育运动心理疲劳的预防

在体育运动中“心理疲劳”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一个“量”积累的过程,像慢性中毒那样,达到一定的“疲劳程度”有其基本规律。当人产生心理疲劳后,规律被破坏,行为效率降低,运动的准确性下降,动作协调受到破坏,同时思维及判断心理疲劳而错误增多;对潜在的可能性和应付方法考虑不同。因此,心理疲劳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所以,预防和消除心理疲劳也是多方面的。为了延迟或避免体育运动中心理疲劳的发生或减轻心理疲劳的强度,可以采用以下预防措施: 2.1合理组织体育运动教学

对于初中阶段来请讲,训练安排要有易到难,循序渐进。练习内容和数量必须和学生的身心水平相适应。

合理地设计符合人体解剖结构、生理特征、心理规律及力学原理的练习方法,在体育教学中采用新颖、多样的教法,避免无意义的重复练习,减少无效动作,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消除单调感、枯燥感、恐惧感、疲劳感与厌倦情绪,保持体育学习的兴趣。

不良的教学训练环境会加重心理负担,导致心理疲劳。根据训练内容和要求,合理的规划训练场地,做到安全、舒适、整洁、定位,使之适应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要求,从而有效地预防心理疲劳。

2.2加强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培养

在挫折面前,可以用自我暗示的方法来减轻心理疲劳,调节情绪。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成功道路在脚下”。

每一次比赛都提供给自己一个重新审视自我的机会,需要对自己重新定位,加强自身实力积累,加强心理适应能力,加强临场调节水平。 2.3加强运动员交际能力的培养

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消除隔阂,克服学生的孤独感;调动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也主动性,保持适宜的心理紧张状态,防止心理疲劳的产生。

同学之间要团结互助,只有生活在融洽、快乐的氛围中,才能有愉快的心境、开朗的性格、健康的身体;从而防止心理疲劳的产生。人需要集体,在一个良好的集体中,个人克服困难的勇气与信心会成倍增长,同时,良好的集体行为也会对个人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2.4确保膳食营养

维生素C是缓解日常紧张情绪的理想物质,每天早晨和中午各服适量的维生素C对保持良好的心境非常有益。维生素B能维持精神平衡,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如干菜、动物肝脏、面包等。 3.结语

体育运动中,心理疲劳常常伴随着体育运动训练,给学生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所以,在体育运动中,应抓住体育运动和心理疲劳的相互作用规律,利用体育活动来促进心理健康,

防止在体育活动中产生心理疲劳。作为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这就要求我们防范于未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心理疲劳的产生,从而完善我们的运动训练工作,使学生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这也是我们教育目的之所在。 参考文献:

【1】孙志新、王腾,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J].当代体育科技,2013/32 【2】张忠秋,运动性心理疲劳成因及其调节方法[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1/02

浅探当前体育运动中心理疲劳的预防策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1iyk7sj4q6gjog0oh073pit886azp004sx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