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寒假作业.doc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0 3:25:4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B. 物块接触弹簧后先加速后减速 C. 当弹簧处于压缩量最大时,物块的加速度不等于零 D. 当物块的速度为零时,它所受的合力不为零

15*、如图所示,一个铁球从竖立在地面上的轻弹簧正上方某处自由落下,接触弹簧后将弹簧压缩。在压缩的全过程中,弹簧的压缩量最大时 A.球所受合力最大,但不一定大于重力值 B.球的加速度最大,且一定大于重力加速度值 C.球的加速度最大,有可能小于重力加速度值 D.球所受弹力最大,且一定大于重力值

16、如图所示,A为电磁铁,C为胶木秤盘,A和C(包括支架)的总质量为M,B为铁片,质量为m,整个装置用轻绳悬挂于O点。当电磁铁通电,铁片被吸引上升的过程中,轻绳上拉力F的大小为 A.F=Mg B.Mg

CoAB D.F>(M+m)g

17、如图所示,传送带不动时,物块由皮带顶端A从静止开始滑下到皮带底端B用的时间是t,则

A A.当皮带向上运动时,物块由A滑到B的时间一定大于t

B.当皮带向上运动时,物块由A滑到B的时间一定等于t

C.当皮带向下运动时,物块由A滑到B的时间一定等于t

B D.当皮带向下运动时,物块由A滑到B的时间一定小于t

? 18、物体A、B都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和

mB,与水平面间的摩擦系数分别为μA和μB。用水平拉力F分别拉物体A和B,所得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如下图中A、B图线所示,则

a A A.μA=μB,mA<mB B B.μA>μB,mA<mB F C.可能mA=mB 0 D.μA<μB,mA>mB 二、填空题

19、如图所示,一细线的一端固定于倾角为45°的光滑楔形滑块A的顶端P处,细线的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当滑块至少

P 以加速度a=__________向左运动时,小球对滑块的压力等于零,当滑块以a=2g的加速度向左运动时,线中拉力T=__________。 A a 45? 20、一个质点在一个恒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速度达到v后

换成另一个方向相反大小为3F的恒力作用,经过一段时间后,质点回到出发点,则质点回到出发点时的速度_______。

21、一个弹簧台秤的秤盘质量和弹簧质量都可不计,盘内放一个物体P处于静

F 止状态。P的质量m=12kg,弹簧的倔强系数k=800N/m。现给P施加一个竖直

P 向上的力F,使P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已知在头0.2s内F的大小是变化的,在0.2s以后F是恒力,g取10m/s2,则F的最小值是

鼎尚

________N,最大值是________N。

三、计算题

22、寒假开始以后,小王和一些同学乘火车外出旅游,当火车在一段平直轨道上匀加速行驶时小王对其他同学说:“我们能否用手边的器材测出火车的加速度?”许多同学参与了测量工作,他们各自记录如下:

(1)小王用塑料绳把一只小铁锁吊在行李架上,使悬挂点正好在小桌边缘的正上方,她测出塑料绳的悬挂点到小铁锁的距离L及小铁锁偏离桌子边缘的距离d后说,我已能算出火车的加速度。

(2)坐窗边的小林不动声色,时而抬头看窗外每隔100m的电线杆,时而看自已的手表。在别人还在忙碌之中时,小林突然宣布:“我已测出了火车的加速度”。

问:你认为小王和小林均能测出火车的加速度吗?若能,请简要说明测量原理和测量过程,并写出加速度的表达式。

23、质量m=1.5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从水平面上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运动一段距离撤去该力,物块继续滑行t=2.0s停在B点,已知A、B两点间的距离

2

s=5.0m,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求恒力F多大。(g=10vm/s)

24、固定光滑细杆与地面成一定倾角,在杆上套有一个光滑小环,小环在沿杆方向的推力F作用下向上运动,推力F与小环速度v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⑴小环的质量m; ⑵细杆与地面间的倾角?。

F α 5.5 5 0 2 F/N 1 v/m·s-1

4 6 t/s

0 2

4 6 t/s

鼎尚

高中物理必修1 综合测试(一)

说明:本卷中g取10 m/s2。

一、选择题(共40分)

1.在游泳池跳水时,甲同学背着乙同学跳,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同学感觉乙同学变重了,因乙同学做加速运动

B.甲同学感觉乙同学变轻了,因为乙同学对他的压力小于他对乙同学的支持力 C.甲同学感觉不到乙同学的压力,因为他们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D.甲同学感觉乙同学对自己的压力和跳前一样,因为乙同学所受地球引力不变

2.在平静的水面上,停放着一条长为5m的小船,一个人在2s时间内从船尾走到船头,船向后移动了1m,以河岸为参考系,则在这2s时间内 ( ) A.人的平均速度是2m/s B.人的平均速度是2.5m/s C.船的平均速度是2m/s D.船的平均速度是3m/s

3.对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着的公共汽车,用固定于路旁的照相机连续两次拍照,得到非常清晰的照片,如图示。对照片进行分析,知道了如下的结果:

(1)对间隔2s所拍的照片进行比较,可知公共汽车在2s时间里前进了12m; (2)在两张照片中,悬挂在公共汽车顶棚上的拉手均向后倾斜着。 根据这两张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可求出拍照的2s内公共汽车的平均速度 B.可知拍第一张照片时公共汽车正在加速 C.可知在拍第一张照片时公共汽车的速度

D.可知在拍第一张照片时,公共汽车匀速前进

4.如图所示,质量为10 kg的物体静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的坐标原点,某时刻只受到F1和F2的作用,且F1 =10N,F2=102N,则物体的加速度 ( )

A.方向沿y轴正方向 B.方向沿y轴负方向 C.大小等于l m/s2 D.大小等于2m/s2

5.码头上两个人用水平力推木箱,想让它动一下,但都推不动,其原因是 ( ) A.木箱所受合外力始终为零 B.推力总小于摩擦力

C.木箱太重 D.推力总小于滑动摩擦力

6.将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对桌面的压力是F1 ,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F2 ,

鼎尚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F2是由书的形变产生的 B.F1是由书的形变产生的 C.F1是由桌面的形变产生的 D.F1与F2是一对平衡力

7.如图所示给出了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l和μ2时,汽车紧急刹车时的刹车痕(即刹车距离x)与刹车前车速v的关系曲线,则μl和μ2的大小关系为 ( ) A. μ1 < μ2 B. μ1 = μ2

C. μ1 > μ2 D.条件不足,不能比较

8.重1000N的木箱与水平地板的动摩擦因数为O.3,至少要用400N的水平推力,才能使它从静止开始运动。若分别用200N和500N的水平推力推木箱,木箱所受的摩擦力分别等于 ( )

A.200N,500N B.200N,400N C.300N,500N D.200N,300N 9.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A处于静止状态,所挂的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为0.6kg,

2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滑轮摩擦不计。将悬挂托盘的细线剪断后 ( )(g取10m/s) A.测力计的示数变小 B.测力计的示数不变 C.木块A受的合力为6N D.木块A受的摩擦力为4N

二、填空题(共18分)

10.某同学为估测摩托车在水泥路上行驶时所受的牵引力,设计了下述实验:将输液用的500mL玻璃瓶装适量水后,连同输液管一起绑在摩托车上,调节输液管的滴水速度,刚好每隔1.00s滴一滴。该同学骑摩托车,先加速行驶至某一速度,然后熄火,让摩托车沿直线滑行。下图为某次实验中水泥路面上的部分水滴(左侧为起点)图示,设该同学的质量为50kg,摩托车质量为75kg,根据该同学的实验结果可估算:

(1)摩托车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2; (2)摩托车滑行时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 m/s2; (3)摩托车加速时的牵引力大小为_________ N。 11. 质量为m的运动员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的动作,使身体匀速上升,第一次两手距离与肩

同宽;第二次两手间的距离是肩宽的2倍,比较运动员两次对单杠向下的作用力的大小,其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用弹簧秤沿水平方向拉着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的读数是0.8 N,

后再用弹簧秤沿水平方向拉着这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弹簧秤的读数是2.4 N时,测得加速度的大小是0.4 m/s2,则这个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 。

13.如图所示,轻杆AB下端有一固定轴,使杆AB可在纸平面内无摩擦转动,上端有一小滑轮,一根细绳一端固定在墙上,绕过滑轮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物体上(不计一切摩擦及杆与滑轮质量),当系统静止时,θ1和θ2的关系是__________ 。

鼎尚

搜索更多关于: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寒假作业.doc 的文档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寒假作业.doc.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1j0o47oju4qfr01784a35m4y31es80157d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