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瓦时,较计划降低2.28元/千千瓦时。其中:单位变动费用较计划升高5.41元/千千瓦时;单位固定费用较计划下降7.69元/千千瓦时。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1、燃料费:单位成本计划为60.05元/千千瓦时,实际完成65.46元/千千瓦时,较计划升高5.41元/千千瓦时。升高原因:①小窑煤加价款影响单位燃料成本升高7.04元/千千瓦时;②标煤单价较计划升高0.78元/吨,使单位成本升高0.31元/千千瓦时;③供电煤耗较计划降低9克/千瓦时,使燃料单位成本降低1.94元/千千瓦时。
2、水费:单位成本计划为7.54元/千千瓦时,实际完成6.55元/千千瓦时,较计划下降0.99元/千千瓦时。下降原因:①开展节水活动,水耗较计划下降,使单位成本降低0.66元/千千瓦时;②发电量较计划超发,使单位成本降低0.33元/千千瓦时。
3、材料费:单位成本计划为4.53元/千千瓦时,实际完成3.21元/千千瓦时,较计划下降1.32元/千千瓦时。原因见三项费用完成情况分析。
4、工资及福利费:单位成本计划为8.32元/千千瓦时,实际完成7.97元/千千瓦时,较计划下降0.35元/千千瓦时。原因:发电量较计划超发使单位成本降低0.35元/千千瓦时。
5、折旧费:单位成本计划为29.72元/千千瓦时,实际完成27.94元/千千瓦时,较计划下降1.78元/千千瓦时。原因:①发电量较计划超发使发电单位成本降低1.28元/千千瓦时;②折旧费省公司计划与按实际固定资产原值和折旧率计算的折旧费不一致,使得实际比计划成本降低0.50元/千千瓦时。 6、修理费:单位成本计划为13.22元/千千瓦时,实际完成10.85元/千千瓦时,
较计划下降2.37元/千千瓦时。原因:①由于主要的大修理项目尚未进行,使得修理费实际发生数较进度计划少300.45万元,使单位成本较计划降低1.80元/千千瓦时;②发电量较同期超发使单位成本降低0.57元/千千瓦时。 7、其他费用:单位成本计划为8.21元/千千瓦时,实际完成7.33元/千千瓦时,较计划下降0.88元/千千瓦时。原因见三项费用完成情况分析。 (六)三项费用:
1、材料费:年度计划为1703万元,实际完成631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37.05%,较进度计划852万元降低221万元。降低的主要原因:一是严格执行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使职工的成本核算意识有所增强;二是厂部推行费用承包使用办法,调动了车间当家理财、增产节约的积极性;三是参与大修的部分车间将维护用材料费挤占大修费用也是材料费用降低的重要原因。
2、一般修理费:年度计划为1288万元,实际完成409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31.75%,较进度计划644万元降低235万元。降低的主要原因是费用发生情况的全年不均衡性所致。
3、其它费用:年度计划为3084万元,实际完成1440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46.69%,较进度计划1542万元降低102万元。降低的主要原因:一是采用费用归口管理,同时厂部加大了对费用发生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的事前审核及事后考核力度;二是有些费用的发生期与结算期不一致也是造成费用降低的原因之一。
(七)综合标煤单价:年度计划为145.57元/吨,上半年完成146.35元/吨,较计划升高0.78元/吨。影响综合标煤单价升高的主要因素:一是原煤热值较计划降低0.07MJ/Kg,影响标煤单价升高0.45元/吨;二是由于油价较计划2434
元/吨上涨了477.72元/吨,使燃油费用较计划增加32.2万元,影响标煤单价升高0.43元/吨;三是原煤单价变化(西山煤较计划升高0.04元/吨,地方煤较计划升高0.04元/吨,小窑煤较计划升高0.18元/吨),影响标煤单价升高0.18元/吨;四是煤比变化(西山煤:地方煤:小窑煤的计划比例为24.03:10.48:65.49实际为22.74:11.68:65.58),影响标煤单价降低0.28元/吨。 三、热费回收情况
今年以来,我厂的三个主要热用户的生产情况仍然在低谷徘徊,没有复苏的迹象,这无形中加剧了我厂热费回收工作的困难程度。为了切实有效地开展工作,我们一方面督促用户严格执行合同、协议,另一方面积极走访用户,沟通信息,及时掌握用户的实际情况。截止6月底,本期热费发生1672.91万元,实收1604.92万元,热费回收率为95.94%。历欠热费的回收工作已在加紧实施,并于6月20行文(并二电计字[2001]072号“关于严格执行历欠热费还款计划的请示”)向省公司汇报了历欠热费回收工作中的问题和下一步还款计划,希望能得到省公司的支持和帮助。 四、上半年生产经营所做的主要工作
今年上半年,我厂深入、扎实地开展“经营管理年”各项活动,生产经营工作保持了稳定的发展态势,圆满完成了上半年的发电生产任务,实现了厂部的预期工作目标,为全面完成全年生产经营工作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生产管理方面:一、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以安全大检查和安全性评价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全过程管理,完善各级安全责任制,不断夯实安全基础。开展了以“落实安全规章制度,强化安全防范措施”为主题的“安全宣传周”活动,并组织进行了太原第二热电厂2001年度安全文明
生产知识竞赛,进一步强化了职工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截止6月30日,全厂实现安全生产1755天的长周期。二、认真贯彻ISO9002质量体系标准,严格执行“两卡”制度和三级验收制度,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运行分析、可靠性分析、技术监督分析等现代化管理手段为依托,大力推行设备状态检修,利用调峰备用时间加大设备治理力度,努力提高设备健康水平。上半年全厂设备完好率达100%,机组等效可用系数达到94.38%。三、制定行之有效的节能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深入开展节能降耗工作,并且组织进行了旨在加强职工节能意识的太原第二热电厂2001年度节能知识竞赛。在大力开展经济调度的同时,实行“抓小放大”的指标管理模式,深入开展小指标竞赛活动,加大指标分析力度,组织进行重点指标攻关,使各项指标同比呈现好转趋势。
经营管理方面:扎实、有效地开展“经营管理年”活动,重点放在质量、成本、资金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上,完善了内部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实行目标管理,严格考核,不断夯实各项基础管理工作。具体做了以下工作:一、在实行“以分管领导为主体,费用总承包”经营管理模式的同时,充分发挥“经营管理年”活动领导组的监督、指导职能作用,不定期地对费用承包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查,以确保资金的规范和有效使用。由于职工的成本意识加强,加之领导组措施得当、监督到位,使我厂上半年各项财务费用较计划明显降低,有效地分解了成本控制压力。二、继续强化财务基础管理工作,严格资金预算管理,制定了2001年全厂各部门成本费用计划,重新核定了全厂机动车辆的维修标准和油耗标准,下发了全厂机动车辆道桥费和停车费的报销标准。三、针对日益紧张的供用水情况,修订完善了《太原第二热电厂供用水管理办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