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神经介入常用药物
第一节 溶栓药物
尿激酶( Urokinase, UK) 直接裂解纤溶酶原的肽键,使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从而使纤维蛋白溶解,达到血栓溶解。
适应证 可用于全身各种血栓性疾病。
禁忌证 14天以内有活动性出血、手术史、心肺复苏史者;不能压迫止血的血管穿刺术以及外伤史者;恶性高血压者;有出血性脑卒中史者;感染性心内膜炎者;出凝血功能障碍者;妊娠者。
剂量与用法 血栓部位不同,给药途径不同,其用量与方法也不尽相同。 脑血栓形成或脑栓塞动脉给药比静脉给药效果好、用量小。其剂量范围为UK 20~170万单位,给药持续时间30分钟~2小时。
副作用 主要为出血;偶有皮疹、荨麻疹等过敏反应以及发热、头痛及胃肠道反应。
注意事项
● 本品溶解后立即应用,不得用酸性溶液稀释,避免药效下降。
● 密切监测出凝血功
能 。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 tPA) 能选择性地激活血凝块上的纤溶酶原,生成大量纤溶酶,使血栓溶解。
适应证和禁忌证 与尿激酶相同。
剂量与用法 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推荐剂量为0.9mg/kg ,最大剂量为90mg。
副作用 剂量过大,可导致穿刺部位、胃肠道出血、颅内出血等。
注意事项
● 同时使用双香豆素,血小板聚集抑制剂,肝素等可增加出血危险。
● 剂量不应超过100mg,否则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增高。
● 应避免使用硬质导管。
● 配制溶液可用灭菌生理盐水按1:5稀释,但不能用注射用水或葡萄糖作 进一步稀释。
● 需避光保存,低于25℃贮存。
第二节 抗凝药
物
肝素钠( Heparin sodium)
作用机制 抗凝作用: 抑制凝血致活酶的形成,防碍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抑制凝血酶及其他凝血因子的作用;阻碍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阻止血小板的凝集和破坏。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能增强内皮细胞的负电荷,防止血小板在内皮细胞的粘附,防止血管内皮细胞受病毒或高胆固醇血症所损伤,间接防止血栓形成。 调节血脂作用:能激活脂蛋白脂酶释放和活性增加,低密度脂蛋白分解,浓度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升高。抑制激活:抑制醛固酮分泌,抑制血小板源生长因子促进平滑肌增殖作用,抑制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
介入诊疗术中的应用
全身肝素化 1mg/kg,以后每小时半量;或45单位/kg,以后每小时1000单位。
间断冲洗法 在导管插入血管内后,每隔2~3分钟应向导管内注入浓度为2500单位/500ml的肝素盐水3~5ml。
持续滴注法 在导管操作过程中,用浓度为2500单位/500ml的肝素盐水,经管近端的多通道开关持续、加压、缓慢滴注。
禁忌证 易引起大出血的外科手术;严重高血压;脑出血;活动性溃疡病;出血性疾病有出血倾向者;活动性结核,尤其是并发空洞者;细菌性心内膜炎。
副作用 主要为出血;过敏反应;血小板减少;血浆AT-Ⅲ水平下降;骨质疏松;阴茎勃起和反跳现象。
注意事项
● 若应用肝素时间较长和/或剂量较大者,应行肝素的监测。
● 如肝素用量较大,有出血倾向时,可注射鱼精蛋白,10mg鱼精蛋白中和1000单位肝
素。
肝素钙(Heparin calcium) 系自猪肠粘膜中提取,由于肝素最终以钙盐形式在体内发挥作用,钙盐制剂更适合于人的生理特性。其作用、疗效、副作用与肝素钠相似。
速避凝(Nadroparin Calcium, Fraxiparine) 具有高比值的抗因子Xa和抗因子IIa活性,具有快速而持续的抗血栓形成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