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体育课教案
力 拔 千 钧
初中二年级《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设计
教师简介:
xxx,男,37岁,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现任万顷沙中学体育科组长、南沙区体育教研会委员、南沙区骨干教师。
2001年9月获万顷沙镇先进教师光荣称号, 2003年9 月被评为万顷沙先进教师。
2005年被评为番禺区贯彻〈体育工作条理〉先进工作者。
2006年评为南沙区优秀教研会委员、广州市中学生运动会田径先进教练员。 多次带队参加市、区、镇体育比赛获得较好成绩。
一、 指导思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越来越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的关注。在体育教学中发现,学生的上肢力量有明显下降的趋势,本节课以“健康第一”为宗旨,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重点提高学生的上肢运动技能,发展规律学生的上肢力量,培养学生刻苦耐劳、积极进取、勇于拼挑战、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
二、 教学目标
1、 掌握上肢力量练习的运动技能,提高和激发学生对上肢力量练习的兴趣。 2、 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终身体育的形
成。
3、 培养学生乐观开朗、刻苦耐劳、积极进取、勇于挑战等优良品质。 三、 教学内容
男生:杠铃推举练习、双杠屈臂伸。女生:哑铃练习、双杠双臂支撑前进练习。 四、 学情与教材分析
近年来学生的上肢力量明显不足,个体之间的差距也比较明显,女同学尤其突出。初二学生积极好学,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安全意识较差。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的练习内容,提出不的练习要求。在安排杠铃推举练习、双杠屈臂伸、哑铃练习、双杠双臂支撑前进练习时候,进行强强、弱弱组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较好的锻炼,同时由小组长带领做好安全保护。 五、组织与教法
1、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贯穿全课堂的教学。
2、分小组自主学习,由小组长负责,教师个别指导。。
3、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六、教学流程
情景导入→课堂常规→准备运动→教学分组练习、展示→放松→小结评价
上肢力量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 目标 课次 1 1、 学习掌握力量训练的方法,提高和激发学生对力量练习的兴趣。 2、 发展学生的力量、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终身体育的形成。 3、 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刻苦耐劳、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 达成目标 教学内容 组织教法 1、了解学习引体向上(男生)、支撑1、引体向上(男生)、 1、分组练习 摆动(女生)的运动技能。 2、双杠支撑摆动(女2、教师指导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 1、了解学习哑铃扩胸、推举的练习1、哑铃扩胸、推举 方法。 2、角力 2、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俯卧撑 1、分组练习 2、教师指导 3、同学展示 2 3 4 1、了解学习双杠屈臂伸、双杠双臂1、双杠屈臂伸(男) 1、分组练习 支撑前进的练习方法。 2、双杠双臂支撑前进2、教师指导 2、培养学生对力量练习的兴趣。 (女)。 3、同学展示 1、进一步学习杠铃推举、双杠屈臂1、杠铃推举、双杠屈1、分组练习 伸、哑铃扩胸、推举、双杠双臂支撑臂伸(男生) 2、教师指导 前进的运动技能。 2、哑铃扩胸、推举、3、同学展示 2、提高上肢力量。 双杠双臂支撑前进
初二体育课教案
班级:二(2)班 人数:54人(男34人、女20人) 教师:xxx 指导老师:xxx 1、掌握上肢力量练习的运动技能,提高和激发学生对上肢力量练习的兴学习趣。 目标 2、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终身体育的形成。 3、培养学生乐观开朗、刻苦耐劳、积极进取、勇于拼搏等优良品质。 教学1、杠铃推举、双杠屈臂伸(男生) 杠铃 双杠 内容 2、哑铃扩胸、推举、双杠双臂支撑前进 教具 哑铃 顺序 顺时序 间 2 一 课情景导入→课堂常规→准备运动→教学分组、分层练习、展示→放松→小结评价 达成目标 负学习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 荷 1、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 1、体育课常规 以奥运会精学生成四列2、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2、宣布本课内神导入课横队站立 律。 容 题,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充分活动身体的各个部中 1、绕圆圈慢跑、 1、启发 按教师的要分。 说数字成语组2、讲解要求 求进行练习 2、体验活动的快乐、培养 队 3、参与练习 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 2、徒手操 趣。 3、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1、积极参加练习 大 1、哑铃扩胸、1、讲解要求 1、按教师的2、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推举 2、展示指导 要求进行练掌握正确的上肢力量练习2、角力 3、鼓励表扬 习 方法。 3、俯卧撑 2、由小组长3、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指挥 于挑战、遵守纪律等优良3、注意安全 品质 1、积极参加练习。 友谊连接游戏 1、讲解要1、按教师的2、培养学生合作、自觉学中 求 要求进行练习、创新学习的能力。 2、鼓励表习 扬 2、分组自主 练习、由小组长指挥 3、小组比赛 6 二 25 三 10 四 4 五 调节身心、放松身体 小 圆圈舞 1、示范引导 模仿教师完2、教师参与 成动作 3、总结本课情况 运动负荷预计: 练习密度:60—75% 平均心率:130—150 强度指数:1.5—1.8 教学 后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