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刺的朋友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识记本课生字。能借助近义词理解词语的意思,并积累。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例。通过朗读,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背诵第5—7小节。 3.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
4.能先编写复述提纲,再简要复述课文,注意连贯通顺。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例。
2.能先编写复述提纲,再简要复述课文,注意连贯通顺。 [教学准备]
1.了解有关动物独到的本事。 2.预习课文:
3.读通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
4.圈画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去理解。 [教学时间] 1.5—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今天,我们要随作者一起来认识一位朋友,它浑身长满刺,是带刺的朋友。 2.板书课题:带刺的朋友
3.师:这位朋友就是——(刺猬)对,刺猬就是作者将向我们介绍的那位—— 齐读课题。 说明:
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朗读了新课的课题。既达到了朗读课题的目的,又不着痕迹。
4.师:让我们和作者一起交一交这位新朋友吧!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己轻声读课文,思考:作者对刺猬是怎样的感情? 2.交流,板书:钦佩、喜爱……
3.再读课文,思考:作者通过哪两件事写出对刺猬的喜爱之情?用简要的话概括地说。
4.交流,指导:概括地说时,可以用“什么干什么。”的句式讲。 板书:偷枣儿、斗大黑狗 说明:
概括地说一件事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老师在刚开始训练的时候,教学生一些方法,十分有必要。这个环节中,老师提供给学生句式,能帮助学生概括地说好,练习的指向明确,易操作。 三、读读议议,体验感悟:
过渡:初识这位带刺的朋友是在一个秋天的晚上,(引读课文1——4小节) (一)学习“偷枣儿”,感受钦佩之情:
1.师:这刺猬要去——?(偷枣儿)读读5-7节,找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句子。 交流,朗读正音:那堆枣儿、水沟眼儿
2.师:作者注意仔细观察,然后抓住小刺猬的动作,将它做了些什么,怎么做的,讲清楚。
读读找出来的句子,圈出刺猬的动作。 交流,理解:“归” 朗读指导 3.板书:用力摇枣
师:仿造老师的板书,概括刺猬偷枣的过程。
交流,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逐个归枣、打滚扎枣、驮枣快跑) 师:看着板书,用自己的话说说刺猬偷枣的过程。 指名复述。 说明:
板书一直以来都是老师在备课时精心设计好的,在这次教学中,让学生一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