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国家及其政府有关部门,有的是公共事业部门,有的还是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
2.使用方向不同。税收是政府主要为满足社会纯公共需要,筹集一般公共产品和服务所需资金面设立的。政府收费是政府在管理社会经济活动中,为了满足社会准公共需要,提供特定公共产品和服务而设立的。
3.形式特征不同。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等特征。收费虽然也有强制性,但程度不如税收,而且收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自愿和有偿的特点。
4.立法层次不同。税收一般以法律、法规为依据,而且我国的税收立法权集中在中央,而政府收费的审批权在中央和省两级,分别由政府及其授权部门按照国家有关审批权限批准,依据是法律、法规或具有法律效力的行政规章制度。
5.资金管理方式。税收收入全部纳人财政预算,用于政府一般性开支,实行集申管理。政府收费由于是政府为提供特定公共产品和服务而收取的,其收入也纳人财政预算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管理,但一般实行专款专用。调节收入分配、稳定经济等目的,但为满足公共支出需要而取得公共收入,仍然是税收的基本目的。
第四讲
1、 税收区别于其他收入形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P63
答:税收的特征是指税收作为一种财政收入形式,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相比所具有的特殊性。通常将税收的特征概括为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也称为税收的“三性”。
(一)强制性
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国家根据其社会职能,凭借其政治权力,以法律形式确定征税人和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税收的强制性包括三层含义:
1.税收分配关系是一种国家和社会成员必须遵守的权利义务关系。
2.税收分配关系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利进行的强制分配,而不是依据生产资料的所有权。
3.税收分配关系是一种由国家法律加以规范、制约、保护和巩固的分配关系,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和强制作用。
(二)无偿性
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在纳税人缴纳税款时,国家或政府不需要直接对具体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而占有和支配一部分社会剩余产品。税收的无偿性是由社会费用补偿的性质决定的。税收的无偿性应从两方面来理解:
1.税收的无偿性是就国家与具体纳税人对社会产品的占有关系而言的, 而不是对国家与全体纳税人的利益归宿关系而言的。2.国家税收是为用而征,不能直接偿还。
(三)固定性
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国家在征税之前,通过法律形式具体规定了征税对象、纳税人、征收比例和征收办
-9-
法等,不经过立法机关同意不得随意修改。税收的固定性既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如公债、罚没收人等的重要标志,也是政府取得稳定的公共财政收入的可靠保证。一般认为,税收的固定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1.税收的固定性意味着作为课税对象的各种收入、财产或有关行为是经常的、普遍存在的,而且一经法律确定为征税对象、征税范围,其物质内容就得经常、连续承受税收负担,国家的征税活动也将经常、连续有效
2.税收的固定性意味着征税对象和征税额度之间的量的关系是有限度的。
3.税收的固定性意味着税制的各种要素总是通过法律形式事先规定清楚的,但并不意味着税收制度的固定不变,它并不排除税收制度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而随之进行相应的改革和调整,但这种改革和调整要通过法律形式予以确定,并在一定时期内稳定下来。
2、 税收分类一般方法有哪些?P66 答:一、税收中常用的各种分类
按税收缴纳形式分类。按税收缴纳形式的不同,可以将税收分为力役税、实物税和货币税。 按课税标准分类。按课税标准不同,可以将税收分为从量税和从价税。
按税种的隶属关系分类。按税种的隶属关系,可将税收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可将税收分为价内税、价外税。 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类。按税负转嫁的难易程度,可以将税收划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
按征税对象分类。按征税对象分类,可将税收分为所得课税、商品课税、财产课税、资源课税和行为课税。这是一种最重要、最常用的一种税收分类方法。
第五讲
1、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哪些?P101
答:税收制度要素是税收制度实体部分,它是指狭义税收制度即各个税种的基本法规所必须载明的、必不可少的基本因素。如向谁征收、对什么征收、征收多少和如何征收等。这些内容表现在税制上就是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纳税期限、违章处理等要素。
纳税人是纳税义务人的简称,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自然人和法人。 课税对象又称征税对象,是征税的客体,也就是对什么课税,是税法规定的征税标的物。
税率是指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额之间的法定比率,它是计算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尺度,体现着征税的深度。税率的基本形式有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定额税率三种:
纳税期限是指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后,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的时限。
违章处理是税务机关依据税法规定对纳税人违反税法的行为所采取的处罚措施,它体现了税收的强制性,是维护税法严肃性的重要手段。纳税人的违章行为主要包括:(1)违反税收征收管理法。(2)偷税。 (3)欠税。。(4)抗税。(5)骗税。
-10-
2、 增值税的主要特征和优点是什么?P107
答: 1.增值税的概念。增值税是以商品价值额中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税。额。 2.增值税的优点。增值税的最大特点就是只对商品的增值部分课征,这样在一种商品多次课征中避免了重复征税问题,它的优点主要体现在:(1)可以避免重复征税和税负不公平的问题,有利于专业化协作生产的发展,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需要。(2)能够适应经济结构的各种变化,有利于保证财政收人的稳定性。(3)增值税采取环环相扣,道道课税的课征方式,能够建立起上下游企业纳税人之间的自动制衡机制,有效防止偷漏税。 (4)有利于商品在出口环节实行出口退税,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第六讲
1、 简述公债的功能。P151 答:公债的功能可以概括为: (一)弥补财政收支差额的功能
财政收支差额的弥补,通常有三种方式:即增加税收、增发货币和发行公债。 (二)筹集建设资金,有效动员和重新配置资源的功能
财政收支的差额,尤其是财政赤字的产生可以区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政府经常性收支的差额,一种是政府用于生产建设的资本性收支差额。
(三)经济调控功能
公债的经济调控功能主要体现在:(1)公债的发行改变了资金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分布,而公债收人的使用则会直接影响社会总需求的总量与结构,公债持有人的结构和还本付息资金的不同来源则会直接影响社会的收入分配结构。(2)公债的发行和流通市场,特别是国债的流通市场,是政府货币政策的公开市场业务得以实施的载体和媒介。
公债属于财政与金融的交叉领域,公债对于经济结构、资源配置、收入分配以及宏观调控都具有重要作用,经济调控是公债的一项重要功能。
2、 为什么说公债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结合点?P184
答:公债对宏观经济调控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其对经济活动的流动性效应和利率效应来实现的。公债管理的流动性效应,是指在通过调整公债的流动性程度,来影响整个社会的流动性状况,从而对经济施加扩张性或紧缩性的影响。中央银行买卖短期公债的公开市场业务是控制货币供应量,影响流动性的主要手段。
公债的利率效应,是指通过公债利率对市场利率的影响对经济施加扩张性或紧缩性的影响。例如在经济需要扩张时,可相应调低公债的发行利率,以诱导整个市场利率的下降以刺激投资。反之当经济过热需要紧缩时,则可以提高公债发行利率,从而影响整个金融市场利率上升以抑制总需求的过快增长。
-11-
应当指出的是,公债作为一种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在其操作过程中,应当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配合。实际上,公债不仅是财政政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且是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重要工具,公债与财政货币政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连接点和桥梁。
第七讲
1、 什么是公共财政预算?编制公共财政预算应遵循哪些原则?P263
答:公共财政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财政收人和财政支出分门别类地列入特定的收支分类表格中,以清楚反映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透过公共财政预算,可以使人们了解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也可以体现政府的政策意图和目标。
公共财政预算的原则 (一)预算的公开性
公开性是确保政府活动受社会公众约束和监督的基本条件,它要求:公共财政预算的编制、审批和执行都要按照法律规范的要求来有序进行,并及日寸予以公开;公共财政预算要广泛听取和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最大程度反映社会公众的需求偏好和利益;还要求在预算的形式上细化预算编制的内容,透明度高,容易理解。
(二)预算的可靠性
公共财政预算必须真实可靠,要求预算所列的每一收支项目的数字指标必须依据充分确实的资料,进行科学计算,不得假定和任意编造;性质不同的预算收支应该严格区分,不能随意混淆;预算中的预计数应该尽量准确地反映出可能出现的结果。
(三)预算的完整性
公共财政预算必须是完整的,包括政府所从事的所有财政收人和财政支出的内容,以便全面反映政府财政活动和政府职能范围,应该列入公共财政预算的一切财政收支都要反映在预算中,不得打埋伏,造假账,预算外另行预算。也就是说政府所有的财政活动都不能脱离预算的管理和监督,即使是经立法机构批准的非预算资金的活动,也应在预算内有所反映,并接受预算管理。
(四)预算的统一性
在分级管理财政体制中,虽然各级政府都设有财政部门,也有相应的预算,但整个公共财政预算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由单位预算、部门预算和各级政府总预算自下而上逐级汇编而成,各级政府总预算共同组成统一的公共财政预算,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它要求公共财政预算设立统一的预算科目,每个科目都要严格按照统一的口径、程序进行计算和填列。
(五)预算的年度性
所谓预算的年度性是指政府必须按照法定预算年度编制公共财政预算,这一预算要反映全年的财政收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