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国新闻事业史串讲资料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0 6:50:4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宪,但由 于梁启超思想受革命拍的影响,也曾一度倾向于民主共和,谈论“破坏”,“革命”,后来梁的思想回到了保皇派的老路子上去,报纸也逐渐为思想激进的青年所厌 弃而悄然停刊。

(从此,《新民丛报》就变的“柔声缓语,形同妇妾,梦绕大清,心恋小丑”。)

11、辛亥革命时期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戊戌政变后梁启超在国外办报的同时借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理论和新闻理论对他的新闻时间进行了研究和总结,根据亲身的体会,在报刊功能、办报原则、健全舆论、宣传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观点:

第一,提出报馆的“两大天职”,即“监督政府”、“向导作用”。 第二,提出办报的四条标准。1,“宗旨定而高”。2,“思想新而正”。3,“材料富二当”。4,“报事确而速”。 第三,提出健全舆论的主张。报馆要造成健全的舆论必须具有五要素:一曰常识;二曰真诚;三曰直到;四曰公心;五曰节制。

第四,提出了宣传的方法。为了提高宣传效果,梁启超总结出两种宣传方法,即浸润法和煽动法。

梁启超这时的新闻思想是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报刊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他新闻时间的概括和总结,此时他的新闻思想已经进到了资本主义新闻思想体系,为中国资产阶级新闻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的中国革命派人士们所借见。

12、《时报》,上海、狄楚青、罗普主笔。

13、《大公报》,天津, 14、《京话日报》,北京彭翼仲创办兼社长。

15、《民报》: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1905年创刊于东京,是一个大型月刊,革命派在海外的主要宣传阵地。孙中山为其撰写发刊词,提出了“三民主义”, 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该报的创办及其宣传壮大了革命派的声势,也壮大了同盟会的队伍,成为进步舆论的中心,但是其宣传对帝国主义抱有幻 想,过分强调了排满而陷入了狭隘的民族主义,后期该报大谈佛法,进步性锐减。该报最高发行量答到1.7万份,第6至24期由章太炎主编。

16、《民报》与《新民丛报》大论战的内容,结果,性质和意义:

答:《民报》创刊后,为从思想上扩大革命派的影响,主动向改良派报刊《新民丛报》发起攻击,双方围绕着以下几个问题展开了论战:第一,要不要进行民族革 命。这是整个论战的中心。第二,进行民权革命?第三、 要不要实行土地国有、平均地权?第四、 革命会不会引起帝国主义干涉,使中国招致瓜分?

论战中,《新民丛报》虽然具有一些合理的观点,但总体上违背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民报》从总体上把握了人民的心声,时代的潮流,即革命。 在《民报》的带动下,革命派在海外和香港的各家报纸也纷纷与当地的改良报刊展开了论战,论战持续了两年多,最终以改良派的失败而告终。 《新民丛报》失败的原因: 第一、《民报》坚持的革命道路比《新民丛报》坚持的改良道路更符合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第二、《民报》立论以事实为依据,《新民丛报》只是推测,难以说服读者。 第三、《民报》一方由孙中山坐镇,参与论战的有二十余人;而《新民丛报》只有梁启超一人招架。 论战的性质和意义:

1:这次论战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腐朽的封建制度,向保皇派及其报刊发动的一次全面猛烈的政治进攻,也是革命阵营与反革命阵营、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与半封建半殖民地道路的斗争,也是一次场关系到中国前途命运的斗争,在“中国往何处去”这个重大问题上,革命派占了上风。

2:这次论战是一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三民主义深入人心,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许多改良派的人也开始转向革命派,同时通过论战,革命派还培养起一批革命骨干。 17、《中国女报》:1907年创刊于上海,由秋瑾创办并自任主编兼发行人。该报属装订成册的杂志形式,内容有论说,新闻,译编,小说等。该报以妇女为主要读者对象,以争取女权争独立争解放为宗旨。共出版两期,刊载几乎全是白话文。

18、于右任创办的《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被人们称为 “竖三民”。 19、《大江报》詹大悲总编辑,发表过两篇振聋发聩的评论:《亡中国者和平也》《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

20、“大江报案”:《大江报》是武汉地区颇有影响的革命派报刊,是文学社的机关报。以新军士兵和下级军官为主要读者对象。 1911年7月17日,该报发表了何海鸣写的时评《亡中国者和平也》。7月26日又发表了黄侃撰写的言词更为激烈的评论《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鄂督瑞 徵极为震恐,8月1日查封《大江报》馆,逮捕詹大悲,何海鸣自动投案。瑞徵原拟对二人判重刑,但慑于民愤,不得不从轻判处。这就是新闻史上著名的 “大江报案”。

“大江报案”是清政府迫害报人,压制舆论的专制统治的又一典型事例。(2003) 21、清政府加强对报业的控制而制定的报刊法规:1906年7月,清廷颁布了《大清印刷物专律》;《报章应守规则》;1908年1月清廷正式颁布《大清报律》。

22:、简述于右任的办报活动。

《神州日报》1907年4月2日创刊,这是于佑任办的第一家报纸,也是革命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家大型日报。该报不用光绪年号,而用干支和公元。办了80 天,报馆被焚。1909年5月15日,于右任重新集资在上海租界创办《民呼日报》,自任社长,揭露贪官污吏罪行。于右任被驱逐出租界,该报只办了92天。 1909年10月3日又在上海租界办了《民吁日报》,“吁”字在沉痛中尤含幽默意味。揭露日本政府企图夺取满洲铁路筑路权进而控制我国东北的阴谋。伊藤博 文在哈尔滨车站被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刺死,该报又发表文章赞扬安的英勇行为,说伊藤之死罪有应得。日本政府串通清政府于11月19日查封《民吁日报》。 《民吁日报》被查封近一年,于右任又于1910年10月11日在上海租界创办《民立报》。该报的出版,得到了孙中山的大力支持。中华民国监时政府成立后, 它发表《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以及临时政府的各种消息,实际上成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机关报。于右任创办的《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 报》,由于报名都用“民”字打头,创办时间又互相衔接,故被人们称为 “竖三民”。(2001竖三民)

23:资产阶级革命派办报思想包括哪些内容?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与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新闻思想均来自西方资产阶级的新闻学说。但是,他们的新闻思

搜索更多关于: 中国新闻事业史串讲资料 的文档
中国新闻事业史串讲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20sd2p5567tdik0367n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