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八上古诗赏析题目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9 19:05:2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八上古诗赏析

一、七律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译文】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万水千山在红军的眼里只不过是平平常常的事;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只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 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脚下滚动的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江面上热气腾腾; 大渡河上一桥横架,凌空高悬的铁锁在晃动,让人寒意阵阵;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登山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在翻越雪山之后个个笑逐颜开。 【赏析题目】

1、这首诗以高度概括的艺术手法再现了长征宏伟壮阔的场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几个场面。 腾越五岭 疾跨乌蒙 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喜踏岷山雪 2、五幅画面表现了红军怎样的精神? 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 4、有人认为:”金沙水拍云崖暖”中的”暖”和”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寒”,都用的十分贴切而意味深长,请你任选其一,谈谈自己的理解。

暖: 既写出了5月春暖的金沙江风高浪急、暖气蒸腾的实景,又烘托出红军战士渡江脱险的喜悦心情和一片沸腾的景象。

寒:字用来烘托泸定桥自然环境的险恶;又描绘出红军战士浴血奋战,飞夺泸定桥的紧张激烈;反衬红军战胜艰险的英雄形象。

5、“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把五岭的逶迤、乌蒙的磅礴和腾细浪、走泥丸合在一起说,你觉得矛盾吗?为什么?

不矛盾。运用反衬的手法,表现了红军摧坚历险,藐视困难的大无畏精神。

★二、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国家已经破碎不堪,只有山河还在。长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是经过叛军的烧杀抢掠,早已满目荒凉,到处长着又深又密的草木。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战火连绵,家里已久无音讯,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万两黄金那么宝贵。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来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戴不了了。 【赏析题目】

★1、赏析本诗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破”和“深”的妙处。

这是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破败,颓垣残壁的惨象,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写出了长安城里凄凉的春景。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2、首联写作者春望所见,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1

融情于景,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国家山河依旧,可沦陷后的国都残破不堪、杂草丛生,这与昔日的繁华形成巨大反差,痛彻地表达出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3、结合全诗内容,说出题中的“望”字包含哪几层意思。

“望”有“观望”“希望”“盼望”之意。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希望战火平息;盼望能与亲人团聚。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一般认为:花鸟本是娱人之物,但因感时伤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是: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对这两种说法,你怎样看?

两种说法都讲得通,按第一种说法,诗人因感时伤怀,加之思念家人,面对花香鸟语的春景,不但无心赏玩,反而落泪惊心。把“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的主语理解为作者更加自然,更加符合作者当时的心理,因此,选择第一种说法比较好。

★5、解说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意思(含义),并评析此联的表达技巧。 因为感伤时事,花儿也为之流泪;因为怅恨离别,鸟儿也为之惊心。寓情于景,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或:移情于物。答“反衬”或“以乐景写哀情,倍增其哀”也可。 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

用对偶(夸张)手法写出了安史之乱的战火连绵不断,诗人跟家人难通音信,此时的一封家信显得极其珍贵,可以胜过万金,表达了诗人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尤其是“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的急迫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 7、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或它蕴含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示例:①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②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叹老的情怀。 ★8、请对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 描画出诗人苍老的形象,展示出诗人悲凉的心情。

★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忧国思家、念家悲己。

★三、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秦淮河上的秋水荡漾,暮霭象轻纱般的舒卷飞翔。秋水披一身迷人的烟雾,两岸金沙随夜色沉入溶溶的月光。我在停泊的小船上静静眺望,对岸酒家的灯火一片辉煌。 歌女如春,“游客”颠狂,《后庭花》的歌声弥漫江上,可有谁想到了国破家亡? 【赏析题目】

★1、描绘“烟笼寒水月笼沙”的画面并指出有什么特点?

秦淮河上的秋水荡漾,暮霭象轻纱般罩着寒冷的水面,朦胧的月色映照着水边的沙滩。 特点:朦胧、凄凉、冷寂 2

★2、说说这首诗第一句中两个“笼”字写景的妙处。(或“烟笼寒水月笼沙”,历来被称为写景的名句,请作欣赏。)

笼,即笼罩的意思。这两个动词用得形象准确,它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融合在一起,准确、形象地描绘了月下河边的朦胧景色,渲染出朦胧、凄凉、冷寂的气氛,奠定了全诗伤感、忧愁的基调,又与诗的下两句描写麻木了的人心相照应。 “寒”字不仅点出季节,时值深秋或冬季,环境冷寂的特点,还透出诗人心中的悲凉。 4、“夜泊秦淮近酒家”在全诗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的枢钮作用,“夜泊秦淮”表明上句景物的时间、地点,且照应题目,“近酒家”引出下文。 5、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是那些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或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之情)。

6、“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的“犹”字意味深长,试品析。

形象地表现了晚唐统治者不以国事为重,正重蹈覆辙,走向亡国之路的情形;微妙而自然地把历史、现实和想像中的未来串成一线;表明诗人对现实的痛心,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7、“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两句诗作者是在讽刺商女吗?为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

不是,这两句反映了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而这正是衰败的晚唐现实生活中两个不同侧面的写照。

8、作者对商女唱《后庭花》一事的态度怎样?请说出其中理由。

作者对商女唱《后庭花》这一现象感到不满,诗人采用曲笔的形式,表面是在斥责商女,实际上是批判那些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作者感到无比愤慨和忧虑。 ★四、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南宋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译文】我挺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自己并不感到悲哀, 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 就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赏析题目】

1、诗歌前两句运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前两句运用对比的写法,将\僵卧孤村\的衰老之状与\卫国戍边\的不减壮志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 2、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僵”、“孤”意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其作用是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更显其志坚定不移 3、\夜阑卧听风吹雨\一句语意双关,应怎样理解?

3、联系全诗,如何理解“烟笼寒水月笼沙”中的“寒”?(2分)

3

一方面交代了特定而真实的时间和环境,另一方面这种特定的时间和环境又象征着南宋王朝的处境和命运,如同风雨飘摇的海上孤舟,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 4、\铁马冰河\进入了诗人的梦境,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诗人始终有着一颗抗金杀敌、保家卫国的爱国心。 ★5、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或情感)? 简要回答。 表达了作者要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 ★6、诗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虽年近古稀,仍将渴望抗金卫国、奋勇杀敌、收复山河的爱国诗人形象。

★五、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周星。

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 【赏析题目】

1、首联写了作者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

首联写了: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步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元已度过四年。

2、“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指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 3、赏析诗的第二联:

运用比喻的方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 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以“ 雨打萍 ”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概括作者艰苦卓绝斗争和坎坷不平一生。 4、诗中运用比喻的句子是哪一句,说明了什么?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前半句写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后半句写个人命运如风吹雨打的浮萍,无所依托。这两句连用,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 5、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

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6、颈联历来被认为是千古绝唱,请说说这联好在哪里?

这一联中惶恐滩对零丁洋,地名对地名。而“惶恐”和“零丁”,又是文天祥当时的处境和心情,这就使“惶恐滩”和“零丁洋”带上极浓的感情色彩,用来形容昨天的“惶恐”和今天的“零丁”,地名和心境的巧妙结合,使这两句诗成为千古绝唱。 7、诗中的“惶恐”“零丁”用于双关,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

4

搜索更多关于: 八上古诗赏析题目 的文档
八上古诗赏析题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21so0ytny8mpoj7oh3n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