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三所重点高中2010届高三期末适应性练习物理试题
说明:
①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②请用2B铅笔,把选择题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③非选择题的答案请用钢笔填写在答题卷上相应的位置处。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
第I卷(选择题,共3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陈述中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法拉第引入“场”的概念来研究电磁现象
B.库仑通过研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总结出库仑定律
C.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开普勒发现行星运动定律并给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荷放在电势高的地方,电势能就大
B.无论正电荷还是负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它的电势能都增大
C.正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能,一定大于负电荷在该点具有的电势能 D.电场强度为零的点,电势一定为零
3.如图所示,圆形区域内有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三个质量和电荷量都相同的带电粒子a、
b、c,以不同的速率对准圆心O沿着AO方向射入磁场,其运动轨迹如图。若带电粒子只受磁场力的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粒子动能最大 B.c粒子速率最大
C.b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长 D.它们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a 4.如图所示,A、B为相同的两个灯泡,均发光,当变 阻器的滑片P向下端滑动时,则 A.A灯变亮,B灯变暗 B.A灯变暗,B灯变亮 C.A、B灯均变亮 D.A、B灯均变暗 5.构建和谐型、节约型社会深得民心,遍布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自动充电式电动车就是很好的一例。将电动车的前轮 装有发电机,发电机与蓄电池连接,当骑车者用力蹬 车或电动自行车自动滑行时,自行车就可以通过发电 机向蓄电池充电,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储存起 来。现有某人骑车以500J的初动能在粗糙的水平路面 上滑行,第一次关闭自充电装置,让车自由滑行,其 动能随位移变化关系如图中的线①所示;第二次启动 自充电装置,其动能随位移变化关系如图线②所示,则第二次向蓄电池所充的电能是 A.300J B.250J C.200J D.500J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6.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先期到达灾区的武警战士利用千斤顶解救了大量压在废墟的群众。如图所示是简式千斤顶示意图,当摇动把手时,螺纹轴就能迫使千斤顶的两臂靠拢,从而 5 将预制板顶起.当预制板刚被顶起时对千斤顶的压力为1.0×10N,此时千斤顶两臂问的夹角为12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此时两臂支持力大小均为1.0×10N 5 B.此时千斤顶对预制板的支持力为1.0×10N C.若继续摇动手把,千斤顶对预制板的支持力将增大 D.若继续摇动手把,千斤顶对预制板的支持力将减小 7.在第十一届全运会单杠比赛中,有一个动作是单臂大回 环如图6,其难度险度令人惊叹。假设运动员质量为m, 单臂抓杠悬挂时手掌到人体重心的距离为L则运动员单臂回转过程中,若不考虑手掌与 杠间的摩擦力影响,在从杠顶倒立转绕至最低点过程中,下列 分析正确的有 A.若人体在顶点倒立时速度近似为零,则在最低点处速度为 5 gL B.若人体在顶点倒立时速度近似为零,则在最高点处手臂受 到的支持力为零 C.若人体恰好可自由地完成圆周运动转过最高点,则在最高点处人体的绕行线速度为 gL D.若人体恰好可自由地完成圆周运动转过最高点,则转到最低、点时手臂的拉力为6mg 8.如图所示长木板A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物体B以水平速度冲上A后,由于摩擦力作用,最后停止在木板A上,则从B冲到木板A上到相对板A静止的过程中,下述说法中正确是 A.物体B动能的减少量等于B克服摩擦力 做的功 B.物体B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等于系统内能增 加量 C.物体B损失的机械能等于木板A获得的动能与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之和 D.摩擦力对物体B做的功和对木板A做的功的总和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量 9.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张明同学利用压敏电阻设计了判断小车运动状态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n)所示,将压敏电阻和一块挡板同定在绝缘小车上,中间放置一个绝缘重球。小车向右做直线运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如图(6)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从0到t1时间内,小车可能做匀加 速直线运动 B.从t1到如时间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 运动 C.从t2到t3时间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D.从t2到t3时间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10.如图所示,实线为方向未知的三条电场线,a、b两带电 粒子从电场中的O点以相同的初速度飞出。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两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则 A.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 B.a电势能减小,b电势能增大 C.a加速度减小,b加速度增大 D.a和b的动能一定都增大 第II卷(非选择题,共85分) 三、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20分。请将解答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 11.(4分) 图中为游标卡尺与螺旋测微器的读数示意图,则由示意图可读出游标卡尺读数为 Mm,螺旋测微器读数为 mm。 12.(8分) 为了探索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李卫同学选了甲、乙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所示图象。从图象上看,该同学没能完全按实验要求做,而使图象上端成曲线,图象上端弯曲的原因是 。这两根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 N/m和 N/m.若要制作一个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秤,应选弹簧尘 。 (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要用天平称重锤质量 B.选用质量大的重锤可减小实验误差 C.为使实验结果准确,应选择1、2两点间距离接近2mm 的纸带进行分析 D.实验结果总是动能增加略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少 13.(8分) 某同学用下列器材测量一电阻丝的电阻Rx:电源E适当量程的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滑线变阻器R,电阻箱Rp,开关Sl、S2,导线若干。他设计的电路图如图(a)所示,具体做法:先闭合S1,断开S2,调节R和Rp,使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合理.记下两表示数为I1,U1;再保持RP阻值不变,闭合S2,记下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为I2、U2。 (1)请你帮他按电路图在实物圈(b)上连线; (2)写出被测电阻Rx= (用两电表的读数I1、U1和I2、U2表示); (3)此实验中因电流表、电压表都不是理想电表,则使被测电阻Rx的测量值 真实值(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65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 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16分) 如图所示,长为L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小木块放置在木板的右端,木板和小术块的质量均为m,小木块的带电量为+q,木板不带电,小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整个空间存在着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现对木板施加.个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为?mg的恒力 F,当 作用时间为t时,小木块速度刚好达到 mg且正好滑至木板中央,求: Bq (1)时刻时,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多少? (2)恒立作用多长时间时,小木块和木板之 间开始发生相对滑动(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5.(16分) 如图,质量m、带电+q的小球套在绝缘杆上,杆与水平面成?角,球杆间摩擦系数为,且有?sin??cos?,杆又放在竖直的平板AB之间,AB间距离为d,并和变阻器及电源相连,变阻器总电阻为R,电源内阻为r。求: (1)当滑动触头P位于a点时,小球沿杆下滑的加速度为多少?当P由a滑向b时,小球加速度如何变化? (2)若当P位于变阻器中间时,小球沿杆下滑的加速度恰好达到最大,求这最大加速度值及电源电动势值。 16.(16分) 如图,半径R=0.9m的四分之一圆弧形光滑轨道竖直放置,圆弧最低点B与长为L=1m的水平面相切于B点,BC离地面高h=0. 45m,C点与一顷角为??30°的光滑斜面连接,质量m=1.0kg的小滑块从圆弧顶 2 点D由静止释放,已知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1,取g=10m/s.求: (1)小滑块刚到达圆弧的B点时对圆弧的压力: (2)小滑块到达C点时速度的大小: (3)小滑块从C点运动到地面所需的时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