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机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1 岗位职责
1.1.1 认真学习和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交接班制度,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1.1.2 服从值班长、集控制室的指挥,顺利完成破碎细度指标和当班输送原料煤生产任务,杜绝设备事故和人身事故发生。
1.1.3 负责操作调节破碎机,使其符合技术要求。 1.1.4 负责本岗位溜槽清理工作,使煤料运输畅通无阻。 1.1.5 负责所属设备的润滑加油工作,并配合维修工完成狼牙齿更换工作。
1.1.6 认真学习业务技术,能熟练地掌握自己岗位的设备结构、性能和操作技术,维护与检查破碎机,皮带机等岗位设备,所有润滑部位要按时、按规定加油。
1.1.7 接到开停车指令后,正确启动或停车。 1.1.8 熟悉本工序工艺流程,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1.1.9 做好检修牌确认制度的落实,执行好临时操作指
1.1.10 设备运行中要加强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1.11 负责好本岗位的设备、工具和门窗等其他公共设施,搞好文明生产。
1.1.12 注意安全,每位职工有权对违章作业进行批评劝阻,所有安全防护设施要保持完好,不得随便拆除和损坏。 1.2 技术规定
1.2.1 工艺流程
上工序来煤→除铁器→破碎机上部溜槽→破碎机(包括除尘器) →破碎机下部溜槽→下工序
1.2.2 工艺指标
(1) 破碎物料:冻(大)块煤。
(2) 进料粒度≤300mm,出料粒度<80mm。 (3) 破碎机的额定生产能力600t/h。 1.3 一般操作
1.3.1 开车前的检查
(1) 检查破碎机的布料器、液力偶合器、机体基础及紧固件等完好情况。
(2) 检查机体内部及上部进料溜槽和下部排料溜槽内无积煤和杂物,必须清理干净。
(3) 检查加油部位油量情况。
(4) 检查控制箱等附件完好情况,偶合器是否有制动现象。
(5) 先手动盘车,确定无卡阻现象后方能开车。 (6) 检查入料溜槽内分流板磨损及固定情况,保证煤流均匀分布在粉碎机的全宽上。如有磨损严重或固定有问题时,需及时安排更换修复。
(7) 开车前必须与集中控制室联系,得到允许后方可开车。
1.3.2 开车
(1) 确认各部位正常,接到开车指令后,即可按破碎机启动钮,启动时要观察破碎机的电流,启动后听粉碎机声音是否正常,要经常观察电流表指示电流是否正常,启动时间不超过20s。
1.3.3 正常停车
(1) 接到停车指令后,待皮带机上的煤全部转空,破碎机内无煤时,再按停车按钮。
1.3.4 正常操作
(1) 运行中,给料位置正常,出料正常。 (2) 运行中,破碎机轴承温度不大于70℃。
(3) 开车后不应出现显著振动或异常响声,否则停车处理。
(4) 加料前必须先开车,停机前必须先停止供料。 (5) 出料口要保持畅通,活动辊滑道要保持清洁,以免对机器造成重大损坏。
(6) 运转中突然停电,应立即切断电源。
(7) 重负荷停车后,应立即把机内的煤清理干净,并进行盘车。 1.4 特殊操作
1.4.1 设备运行中机内发生异音或噪音,可能有金属块等异物混入,应立即停机清除。如噪音由小变大,应停机检查。
1.4.2 在运行中设备振动由小变大,可能是轴座螺栓松动
或基础螺栓松动,或轴承损坏,应及时检查、紧固、更换。
1.4.3 轴承温度异常达到70度时必须停机检查,可能是轴承内部缺少润滑脂或润滑脂过脏有杂质、轴承座排油腔内油脂过多不散热导致升温。或使用的润滑脂种类有误,应及时予以补充润滑脂或清理轴承内的废油脂后再加上新的润滑脂。
1.4.4 电机发生异声,可能是原料水分超标造成机内粘料,或投料过多引起超载,应停机予以清除粘料,适当减少喂入量。
1.4.5 出料粒度不能达到设定要求,应调整工作间隙,检查易损件的磨损情况,原料的硬度是否超常,做出应对措施,但切忌在运行中调整间隙。
1.4.6 设备在运行中,操作人员切莫触及和打开工作门探视。停机检修时,要防止转动部分因自重发生转动,要切记卡住固定。
1.4.7 在投料系统中要确保除铁设施正常,防止超大粒度原料和金属块等杂物混入,保证易损件正常工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