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章末系统总结
一、重点知识梳理
二、实验专项探究——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探究 版本 原理 人教版教材实验 苏教版教材实验 鲁科版教材实验 c(H+)·V(H+)=c(OH-)·V(OH-)
装置 酸碱中和滴定的仪器和装置 滴定装置 鲁科版教材实验 进行酸碱中和滴版本 人教版教材实验 苏教版教材实验 ①向酸式滴定管中注入0.1 mol·L-1盐酸,定实验时需要注实验操作提示: ①一定量的盐酸(如20.00 mL)用酸式滴定管量取。 ②酸碱中和滴定开操作 及提 示 始时和达滴定终点之后,测试和记录pH的间隔可稍大些,如每加入5~10 mL碱液,测试和记录一次;滴定终点附近,测试和记录pH的间隔要小,每加一滴测一次。 调节液面至“0”或“0”意以下几个问题: 刻度以下,记录读数V1。 ②取一支洁净的锥形瓶,从酸式滴定管中放出约25 mL盐酸于锥形瓶中,记录读数V2。 ③向碱式滴定管中注入未知浓度的NaOH(1)酸碱式滴定管在装液前要润洗而锥形瓶不能润洗。 (2)不能选用石蕊溶液作指示剂,应选用无色酚酞或甲基橙溶液,且指示剂的用量不能溶液,调节液面至“0”过多,以2~3滴或“0”刻度以下,记录为宜。 读数V1′。 ④向盛放盐酸的锥形瓶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将锥形瓶移至碱式滴定管下,轻轻挤(3)滴定接近终点时,滴速不能过快,要一滴一摇。 (4)滴定管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
压碱式滴定管玻璃珠,向锥形瓶中慢慢面的最低点相平,不能俯视或仰视滴加NaOH溶液,边读数。 滴边振荡锥形瓶。 ⑤重复上述实验。 终点 判断 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均为7 溶液恰好出现红色,且半分钟内红色不褪去 (5)滴定时不能剧烈振荡,防止液体溅出而造成实验误差。 1.实验中量取和计量1.酸式滴定管为什么反应过程中的酸、碱不能盛放碱溶液? 溶液用量所使用的提示:碱对酸式滴定滴定管,能否用量筒管的玻璃活塞有腐蚀代替?为什么? 作用。 提示:不能;用量筒2.滴定终点时,当酚测量误差较大。 创新 发掘 2.滴定管在加入反应液之前为何要用所要盛放的反应液润洗? 酞溶液变色时,酸碱反应后溶液的pH是否等于7? 提示:不等于,因为酚酞的变色范围是提示:若不润洗,则8.2~10;但由于滴定会造成盛放的反应突变的存在,造成的液浓度降低,会造成误差很小。 实验误差。 3.当酸碱接近恰好3.中和滴定实验中能否选用石蕊作指示中和时,多加一滴或剂?
少加一滴NaOH溶液会造成混合液pH如何变化? 提示:不能;因当石蕊作指示剂时,颜色变化不明显。 提示:当接近滴定终 点时,1滴酸或碱会引起溶液pH突变。 1.实验接近终点时的判断。人教版实验用pH接近7时的滴定突个性 评点 变判断,而苏教版实验用酚酞溶液的变色,且半分钟颜色不褪判断。 2.苏教版实验接近终点时,若不慎加入的NaOH过多,此时,记录读数,然后再用盐酸进行反滴。 即时训练 某学生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请填写下列空白:
(1)用标准的盐酸滴定待测的NaOH溶液时,左手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________,直到因加入一滴盐酸后,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并______为止。
(2)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NaOH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________。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 B.滴定前盛放NaOH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读取盐酸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3)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则起始读数为________mL,终点读数为________mL,所用盐酸溶液的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