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信守合同与违约 第44课时 合同及其订立
[学考领航] 框题 学习目标 理解(b):合同的含义 走近合同 识记(a):合同的形式 理解(b):签订书面合同的重要性 1.高频考点:签订书面合同的重要性,订立合同的过程,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 2.常考题型:选择题、综合题 理解(b):订立合同的过程 订立合同识记(a):合同的内容 有学问 理解(b):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 查签订合同的过程 同的案例为选材,用选择题的方式,考3.命题预测:以日常经济活动中订立合考向指南
[识记·排查]
考点1 合同的形式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合同不仅限于书面形式,还包括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
甲饭店招用乙某为服务员,双方签有聘用协议。后双方发生争议。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第一款的规定,甲饭店与乙某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 ) A.书面劳动合同
B.口头劳动合同
D.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C.书面或者口头劳动合同
解析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合同。与口头合同比较,书面合同对于双方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不能说应该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A当选,B、C、D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考点2 合同的内容
1.合同的内容就是合同的条款,是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所达成的具体协议,合同的权利和义务就是通过合同的条款体现出来的。
2.我国合同法采用自愿原则,即合同的内容由双方当事人自己约定。
[理解·深化]
1
考点3 合同的含义
1.含义: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2.合同关系双方:在合同关系中,享有合同权利的人称为债权人,负有合同义务的人称为债务人。
3.特点:①合同必须由两方以上的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共识。 ②合同以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权利义务为目的。
③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受法律保护,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不得随意变更或解除,否则就要承担违约责任。
考点4 签订书面合同的重要性
1.有助于督促当事人履行义务。合同的法律约束力就像一把锁,将当事人与合同的权利义务牢牢地连接在一起。合同生效后,任何一方都必须依照合同全面正确地履行义务;未经与其他当事人事先协商,不得任意变更或解除合同;违反合同,不履行或不能全面正确履行合同义务的一方要承担违约责任。
2.书面合同还可以作为仲裁机构、司法机关仲裁、调解、处理合同纠纷的有力凭证。 考点5 订立合同的过程
1.含义:合同的订立是当事人各方通过平等协商就合同条款达成意思表示一致的过程。这个过程称为要约与承诺。
2.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约具有法律约束力。在一项要约中,发出要约的一方为要约人,接受要约的一方为受要约人或者受约人。
3.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一种意思表示。承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承诺应当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及时向要约人作出;承诺的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完全一致;承诺要表明受要约人决定与要约人订立合同;承诺的方式应当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一般而言,承诺生效时,合同即告成立。
甲应邀出席乙举行的产品说明会,并进行了咨询。甲乙双方构成合同关系。( ) 解析 只能反映要约或要约邀请,并没有甲的承诺,双方之间不构成实质性的合同关系。 答案 F
特别提醒:要约不同于要约邀请
有些意思表示表面上表明希望订立合同的意愿,但其目的在于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这
2
种意思表示不构成要约,只构成要约邀请。要约邀请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区分要约和要约邀请,关键是看要约人发出的意思表示中是否包含决定合同内容的主要条款。如果要约人发出的意思表示只包含订立合同的提议而不包含决定合同内容的主要条款,则这种意思表示就不是要约而是要约邀请。 考点6 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
1.有效合同:要求订立合同的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外在表示行为与内心意思相一致,并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2.无效合同:自订立之始就不具有法律约束力。我国合同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特别提醒:订立合同要平等自愿,表面上的自愿未必是真心的,因为当事人在受到胁迫、欺骗等情况下,表面上看也是自愿的,但这种表面的自愿与内心的真实意思是不一致的,因而
不能视为自愿,必须是外在表示行为与内心意思相一致。
考向一 订立合同的过程
三年真题 近三年内均未考 考查题型 分值 难度 【例1】 甲在国外旅游时,带回一部崭新的iPhone 7手机。回国后,甲于2016年10月10日给乙发了封电子邮件,表示愿以7 500元人民币的价格把该手机转让给乙,并要求乙在2日内给予答复。10月14日乙打开邮箱才发现甲的邮件,立即发短信表示同意,并让甲赶快把手机通过快递公司送达。不料,甲已于前一天把手机转让给了他人,乙很生气,要求甲给予违约赔偿。
(1)从合同法角度看,本案中的要约和承诺分别是什么? (2)乙要求甲给予违约赔偿是否恰当?为什么?
3
解析 第(1)问,调动合同订立的要约和承诺的知识,对应案例中的信息回答即可。第(2)问,要紧扣指向,可先假定乙的要求是恰当的,那么甲乙之间应该已经订立了合同,且合同有效又不存在法定的免责情形,那么甲就要承担违约赔偿。经调动合同订立的要约和承诺的知识分析材料,可发现本案中甲乙之间合同并没有成立,那么甲就不需承担责任。 答案 (1)要约是甲发给乙的转让手机的电子邮件。承诺是乙给甲的表示同意的答复。 (2)不恰当。因为本案中的合同并没有成立。原因是受要约人乙没有在要约约定的期限内及时向要约人甲作出承诺,甲与乙之间的合同关系并没有成立,甲没有违约,不存在违约责任。 点拨: 过程 含义 一方当事人向对方发出希要约具有法律效力。要约人一旦发出有效要约,如果要要约 望与对方订立合同的意思撤销或者变更必须依法进行 表示 承诺应该由受约人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及时向要约人受要约人向要约人作出的承诺 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达对方后,即发生法律效力,合同即告成立,订立合同的过程随之结束 [训练1] 甲公司通过电视发布广告,称其有100辆某型号汽车,每辆价格15万元,广告有效期10天。乙公司看到该则广告后于第3天自带金额为300万元的汇票去甲公司买车,但甲公司的车此时已全部售完,无货可供。依照法律规定,有关本案的正确表述是( ) A.甲发布广告的行为构成要约,乙的行为构成承诺,甲不承担违约责任
B.甲发布广告的行为构成要约,乙的行为构成承诺,甲应补偿乙实际支出的费用损失 C.甲发布广告的行为构成要约,但乙的行为不构成承诺,甲不承担民事责任 D.甲发布广告的行为不构成要约,乙的行为不构成承诺,甲不承担民事责任
解析 甲公司所发布的商业广告标明了汽车的类型、数量、价款、销售期限,应视为具备要约内容的商业广告,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一种意思表示,题中的乙公司行为能证明乙的承诺,因为汇票记载着付款人和受款人及资金数额和用途等内容,B符合题意;C、D错误;A认为甲不承担违约责任的判断错误。 答案 B
考向二 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
作出,其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一致。承诺一旦作出到法律效力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