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活页规范训练(福建专版)5离骚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 21:46:0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D.白驴认为把它烧了无益于救灾,因为旱灾要么是人造成的要么是天造成的,与它无关。

解析 B.“主人认为旱灾是它造成的”表述错,应是“有的人”认为,而不是“主人”认为。

答案 B

1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也天祸流行民自罹之吾何预焉吾生不幸为异类又不幸堕于畜兽

答案 冤哉焚也/天祸流行/民自罹之/吾何预焉/吾生不幸为异类/又不幸堕于畜兽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救旱之术多矣,盍亦求诸是类乎?(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未几而雨,则弥月不解,潦溢伤禾,岁卒以空。(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拯救旱灾的方法这么多,何不从这些方法中找一个呢?

(2)过了不久天就下雨了,雨下满了一个月却还不停,洪涝损害了农作物,最终(导致)没有收成。

【参考译文】

金章宗承安四年,河朔地区大旱,远近各地的禾稼都枯焦了,人民不知如何是好。地方的长官镇阳帅就非常关心农民,急着命令下属找人祈雨。厌禳巫术,试了好几次,竟然没有应验。很久一段时间,诡怪的说法就兴起了。有一民众家产了一头白驴,有的人就说:“旱灾的原因是这样的,云密集时,驴则抬头发出声音,云就飘散不留。如果白驴不死,旱灾是止不了的。”一个人臆测提倡,许多人就开始附和这个说法。镇阳帅听到了,就觉得事情是这样的,就立即命令把白驴抓回,将它烧死。

白驴托梦于帅府的僚属某人,说:“焚烧我是冤枉的啊!天灾的流行,人民和自己受害其中,和我有何相干呢?我生而不幸成为禽兽,又不幸堕落为人的牲畜。载运货物被人驾驶,都听人们的命令;驾驭斥责,听凭人们的处置。劳苦羞

辱到死,这是我的本分。若是旱灾的事情,这样就可以知道是我引起,而要把我置于此酷刑之下吗?是谁诬赖我,而镇阳帅听从他的!祸害关乎天象,也关乎人类,人为而可以求人,而天象就可以弃之不顾,听其自然啊。商汤得天下时,大旱五年,汤以身祷于桑林(桑山之林)之中,天于是下雨。卫国大旱,卫人想攻伐无道的刑国。军队出发,天就降雨。汉武帝时天旱,卜式请求武帝烹弘羊。唐文宗时遭大旱,李中敏上书请求杀掉郑注。拯救旱灾的方法这么多,何不从这些方法中找一个呢?求而得不到,就没有什么好追究的,则问题是在于天,去委托它而已。不求于人,不求于天,以没有根据的说法,来指责我的过失。唉,其实不是这样的!令巫师曝晒于太阳下请求旱神,已经很迂腐了,今日还要烧我,那岂不是更荒唐了吗?杀我如果有利于人类,我怎么会吝惜自己一死呢?如果事情不是这样,做这样的事来增加罪恶有什么好处?滥杀,是不仁的;轻言相信,是没有智慧的;不仁不智,镇阳帅为什么这样做?你啊,是他的属下,所以我冒昧私下向你倾诉。”

梦到的属下谢罪之后立即清醒,请求镇阳帅将白驴释放。起初人们不能谅解也不高兴将白驴释放。过了不久就下起雨来,而满一个月不停,水灾损伤人们的农作物,庄稼最终也没有收成。人们不再讨论白驴的事情了。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6分)

早 梅 张 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14.[对应考点链接]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在困境中的冰清玉洁之质。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诗歌赏析】

《早梅》赏析全诗即在于写一个“早”字。寒冬刚过,百花未开,在冰雪尚

未消融之际,为世界带来生机和希望的只有一束寒梅,因此无数文人墨客踏雪寻访,寻觅这凌寒独放的早梅。在远离道路的溪水桥边,诗人终于看到了似玉如雪的早梅。早梅的形象被刻画得惟妙惟肖,韵味十足,与诗人的精神心有灵犀。

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这首咏梅诗,则侧重写一个“早”字。

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洁白如玉,又照应了“寒”字。写出了早梅凌寒独开的丰姿。第二句写这一树梅花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一个“迥”字,一个“傍”字,写出了“一树寒梅”独开的环境。这一句承上启下,是全诗发展必要的过渡,“溪桥”二字引出下句。第三句,说一树寒梅早发的原因是由于“近水”;第四句回应首句,是诗人把寒梅疑做是经冬而未消的白雪。一个“不知”加上一个“疑是”,写出诗人远望似雪非雪的迷离恍惚之境。最后定睛望去,才发现原来这是一树近水先发的寒梅,诗人的疑惑排除了,早梅之“早”也点出了。

梅与雪常常在诗人笔下结成不解之缘,如许浑《早梅》诗云“素艳雪凝树。”这是形容梅花似雪,而张谓的诗句则是疑梅为雪,着意点是不同的。对寒梅花发,形色的似玉如雪,不少诗人也都产生过类似的疑真的错觉。宋代王安石有诗云“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也是先疑为雪,只因暗香袭来,才知是梅而非雪,和本篇意境可谓异曲同工。而张谓此诗,从似玉非雪、近水先发的梅花着笔,写出了早梅的形神,同时也写出了诗人探索寻觅的认识过程。并且透过表面,写出了诗人与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读者透过转折交错、首尾照应的笔法,自可领略到诗中悠然的韵味和不尽的意蕴。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②。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③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注】 ①圃:音pǔ,菜地,引申为种菜。②用情:情,情实。以真心实情来对待。③襁:音qiǎnɡ,背婴孩的背篓。

15.对樊迟请学稼之事,孔子持什么态度?请作简要分析。(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持反对态度。他认为,在上位的人哪里需要学习种庄稼、种菜之类的知识,只要重视礼、义、信就足够了。

16.孔子也曾经说过“学而优则仕”。结合上面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孔子教育目标的理解。(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孔子的观点有他的合理性,因为教育既要普及也要培养精英。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社会是要有分工的。

【参考译文】

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樊迟又请教如何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樊迟退出以后,孔子说:“樊迟真是低贱的人。在上位者只要重视礼,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在上位者只要重视义,老百姓就不敢不服从;在上位的人只要重视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实情来对待你。要是做到这样,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背着自己的小孩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活页规范训练(福建专版)5离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2apr6rx0p57ejb0ptae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