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综合能力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未包括地球在内的天体系统是( )
A.太阳系 B.河外星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2、地球最重要的能源是( )
A.地热能 B.生物能 C.太阳能 D.矿物能源 3、有关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的质量是不断耗损的
B.源源不断地以无线电波形式向四周辐射能量 C.太阳辐射能量大部分到达地球 D.太阳辐射能量大而集中,易利用来发电
4、公元前28年(即汉成帝河平元年),曾记载“三月正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 A.光球 B.色球 C.日冕 D.中心核
5、太阳活动增强时,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会使地球上产生( ) A.强热带风暴 B.雷鸣电闪 C.“磁暴”现象 D.“厄尔尼诺”现象
目前,宇航技术、卫星观测技术不断发展。2003年10月15日9时,中国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天气晴朗,“神舟”五号成功发射。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绕地飞行14周后飞船返回舱安全返回。回答:
6、飞船在轨道上运行两周后再次回到酒泉上空,此时太阳位于宇船员的
A.西南方 B.东南方 C .东北方 D.西北方
7、当“神舟”五号发射时刻,地球上属于15日的地区
A.大于一半 B.小于一半 C.等于一半 D.大约占三分之一 8.设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两个有利条件是 ( )
①纬度低,可节省运载火箭推力燃料 ②深居我国大西南,有利于国防安全 ③邻近地区知识技术密集,交通便利 ④海拔低,云量少,有利观测追踪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9、已知在北半球夏至日时,甲地(40°N,110°E )比乙地(30°N,115°E)白昼长56分钟,则甲地比乙地 ( )
A.日出早28分钟 B.日出早56分钟 C.日落迟20分钟 D.日落迟48分钟 10、某一游客在旅游黄金周到青岛(36°06′N,120°18′E)旅游,于北京时间7时整到达某一宾馆,看到宾馆大厅中提供的信息。据下列信息判断10—11题。
1
通 告
今日日出时间约为北京时间5时59分
图一
10、该旅游的时间可能是
A.劳动节
C.春节
( ) D.圣诞节 ( )
B.国庆节
11、图中四个时间,除北京时间外,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②③ D.①② 图二是我国某地(36°34'N)一住户的大门,大门朝 南,大门1m上方修一雨棚,读图2回答12~13题:
12、为使冬至日阳光最大限度地照进房间,该雨棚宽度最大不应超过 A.1.7m B.1.8m C.2m D.2.5m
13、按以上要求安装好雨棚,全年正午有阳光照射房间的时间是 A.全年 B.约半年 C.接近8个月 D.约9个月 14、北京位于116°E、40°N,达累斯萨拉姆位于39°E、7°S,则( )
A.两分日两地间的太阳高度差等于两地的纬度差
B.夏至日两地间的太阳高度差等于两地的纬度差 C.冬至日两地间的太阳高度差等于两地的纬度差 D.上述三种说法都不正确
图三是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其中弧线MJK为晨昏线的一部分。此时,我国漠河(122E)地区夜幕降临。据此,完成15-16题。
15、有关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O点为北极点 B.O点为南极点
C.弧线MJ可能是昏线 D.弧线JK可能是晨线
16、甲地所在时区的区时为 ( ) A.6:00 B.6:12 C.18:00 D.18:12
17、根据图四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图,判断该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规律应是图五中四条折线哪一条较适合( )
2
0
图 二 图 三 图四 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示意图
图五 某地昼夜长短年变化示意图
A.① B.② C.③ D.④
18、某校所在地(120°E、40°N)安置一台太阳能热水器,为了获得最多的太阳光热,提高利用效率,需根据太阳高度的变化随季节调整倾角。图六中日照图与热水器安置方式搭配不合理的是( )
图六
19、图七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A、B、C、D四地6月22日太阳高度的全天变化情况,据此判断对四地纬度位置的说法与图示情况相符合的是 ①A.23°26′N B.46°52′N C.66°34′N D.90°N ②A.90°N B.66°34′N C.23°26′N D.0° ③A.0° B.23°26′N C.90°N D.66°34′N
④A.23°26′N B.46°52′N C.90°N D.66°34′N A.① B.② C.③ D.④
图七 图八
20、图八“黄赤交角示意”中代表黄赤交角的数码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
3
况均不得分。
21、图九四幅物体水平运动图,正确表示北半球的是(虚线表示物体原来受力方向,实线表示受地转偏向力后物体的运动方向)( ) 22、下列关于正午太阳高度的不正确说法( ) A.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 B.永远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方降低
C.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D.一年中赤道上总是昼夜平分,因此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永远相等
23、中国“两弹一星”是指( )
A.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
B.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顺利上天。 C.1975年我国第一颗返回型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1984年我国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2号发射成功。 24、从3月21日到9月23日,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地球公转速度最慢→快→慢 B.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的变化小→大→小 C.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大→小→大 D.南半球昼长时间长→短→长 25、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隔,理论上应该比南方更宽,理由是( ) A.北方平原多土地宽 B.北方冬季白昼时间更长 C.北方正午太阳的高度角比南方小 D.北方冬季气候寒冷,比南方更需要阳光 26、关于地球上五带的正确叙述是
A.凡是在一年中有正午太阳高度为90°的地方一定是热带 B.北温带的太阳高度总是大于南寒带
C.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上,是赤道上的昼最长的两天 D.假如地轴与黄道面相交成90°,寒带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27、下列关于地球上东、西、南、北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的是“西”,相反是“东” B.站在地球南极看四周,处处是“南” C.如果沿纬线向东走,永远走不到东方的尽头 D.如果沿经线向北走,最终可以走到北方的尽头 28、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变化的正确叙述是 A.6月22日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均达到最大值 B.在夏季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增大
C.同一半球,当此半球夏季时,纬度越高,白昼越长
4
图 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