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复习在单元复习的基础上除了有巩固基础的功能外,更应突出事件之间的联系和比较,重在归纳概括。同时教师应针对某一专题设计几道典型题,力求符合中考的命题思路,进行强化训练。
国别史的复习,让学生整理美国、日本、德国、苏联、英国的历史,注意按时间顺序理清发展线索,突出中美、中日、中苏、中英之间的关系。 第四阶段综合复习,主要以做综合练习题为主,练习题的选择要精,讲习题时要有侧重,要与教材紧密结合,让学生通过综合练习进一步熟悉教材,提高能力。
历史学科复习的流程基本一致,但具体操作中的细节决定了其质量,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那么怎样才能把复习做到精细呢?我想首先要有周密的复习计划。如果复习过程过于随意容易产生疏漏及时间安排上不合理。其次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知识、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及时补充、纠正。再次,要留心各种信息,及时调整复习思路。最后,习题配备要精。
我的教育行动之
初三的学生有一半的时间在做试卷,进行练习巩固。学生做完试卷后,我们又必须进行讲解。但关键是试卷讲什么,而又怎么讲?为此,当李老师到我校听课时,本人对此问题进行了尝试。
试卷讲什么?最基础的是讲知识,让学生重新理解知识。但我们讲试卷不可能讲知识,能力和情感也是要涉及,同时学生出现的问题我们也必须要纠正,因此我们是在讲方法。但如何把讲什么的问题浑然天成,这就涉及到怎么讲的问题。
第一种讲法是常见的,既按照试卷的正常顺序讲下去,从头到尾讲一遍。这样的方法也能达到目的,那就是纠正学生卷面的错误。但本人觉得这样的方法似有缺陷,仅就试卷而试卷,没有开拓学生的眼界,因此虽然教师讲完了这张试卷,下一张试卷,同样的知识,但换一个模式或问法,学生又有了茫然和无所适从的感觉。另一方面,高分的学生因为大部分都会,总觉得再听一遍兴趣索然,浪费精力。
为了克服以上的弊端,本人采取了第二种方法,那就是纵横拉线法。首先,针对试卷特点,本人找出一个主题,用这个主题把相关的知识点纵横串连起来。在这其中,要求范围尽可能的扩大,同时用推理的办法,推导出一系列知识。但我们这是讲试卷,而不是基于教材的高度归纳,因此我们的出发点还必须落在试卷上,所归纳的知识点试卷中必须有。用这样的方法网罗尽试卷中所有的知识点,而且还要拓展到试卷以外的知识点。在实践中,如此做的好处是不仅能让学生在高度上理解知识点,而且深刻地体会知识的运用,让学生明白知识的运用是万变不离其宗。例如本人这节课讲的是吉林市第七套综合试卷,在这
纷繁的知识点中找出“民族独立和反封建”作为主题和关键点,牵连出中国19世纪60年代---20世纪40年代的运动和世界16世纪---18世纪的革命,然后以这两条线作为延伸,推导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情况及相关的题。当然,试卷如此的讲法,不可能按照正常顺序讲下去,只能按照自己归纳的线索去讲,让学生在教材的基础上再一次形成知识体系和学会知识的运用。
课后反思的结果是这样的讲法必须以学生熟悉教材为主。在这之前,教师基于教材以完成知识归纳,让学生形成了知识体系。但现在试卷的归纳,是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知识,从不同的角度重新形成知识体系,不断地开拓他们的视野,冲击思维,锻炼学生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反思的另一个结果是不能忘了促进学生的探究欲望和试卷讲法的开放性,因此就要求我们在讲试卷时绝对不能随便,也应象备正课时,对试卷的讲法进行精心设计,在知识、能力和情感上力争作到最好。
我的教育行动之
我的教育行动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