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煤炭宏观分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5 16:25:5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政治

1、国家产业政策 1.1 产业结构调整

“十二五”能源供给选择概括起来就是:“一降(煤炭)、一稳(石油)、多升(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2012年3月22日,国家发改委昨日下发《煤炭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称,至2015年,我国煤炭产能将达41亿吨/年。“十二五”期间,全国煤炭开发总体布局是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发展西部。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通过兼并重组,全国煤矿企业数量应控制在4000家以内,平均规模提高到100万吨/年以上。截至2010年底,全国煤炭保有查明资源储量13412亿吨,比2005年增加约3000亿吨,其中西部地区占全国增量的90%以上。中国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近日表示,中国将坚持煤炭保供给与控总量相结合,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形成“倒逼机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中国的煤炭开发布局将按照\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发展西部\的原则,形成煤炭资源开发的战略梯度。

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巴特尔近日在内蒙古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适度控制煤炭生产总规模,大力发展非资源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也是煤炭大区内蒙古首次将“控制煤炭生产总规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内蒙古提出,“到‘十二五’末期,全区原煤产量控制在10亿吨,其中120万吨及以上井工矿、300万吨及以上露天矿产能占总产能的70%”。巴特尔表示,2012年内蒙古将淘汰关闭年生产规模45万吨以下矿井。与此同时,全力推进非资源型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内蒙古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重点方向之一。

1.2税收相关政策

1.2.1、进出口关税政策 在进口方面,继2005年1月1日炼焦煤进口暂定税率下调为零后,2007年6月1日,全部煤炭产品的进口暂定税率分批次都降至零。尽管2008年1月1日又重新对褐煤征收3%

进口关税,但从2012年1月1日起,该3%的进口关税被取消,褐煤进口暂定税率重新恢复到零。

在出口方面,2006年11月起,炼焦煤、焦炭等开征出口关税,出口税率定为5%;2008年8月20日,焦炭的出口暂定税率由25%提高至40%,炼焦煤的出口暂定税率由5%提高至10%,其他烟煤等征收10%的出口暂定关税。

在煤炭进口关税调降、取消,煤炭出口关税征收、提高的同时,煤炭出口退税也经历了一个调整、取消的过程: 2004年1月1日,煤炭出口退税率由13%(全额)调低到11%;2005年5月1日,煤炭出口退税率由11%下调为8%;2006年9月14日,煤炭出口退税被彻底取消。

从政策面看,进口继续宽松,出口依旧从紧。加之褐煤进口关税下调到零,进口煤的选择范围扩大,低价煤进口空间得到了扩展。

1.2.2煤炭资源税改革的方向是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

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煤炭资源税费与动用储量挂钩的机制,加大资源监管力度,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

2月份,国家能源局、财政部税政司、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等相关部门刚完成一份关于加快推进煤炭资源税改革的调研报告。未来将会选出一个或几个省市试点,然后推行到全国。

3月22日,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司长方君实在《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煤炭资源税改革的方向是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但是由于煤炭资源税改革比较复杂,例如煤炭价格就比较多,有坑口价、平仓价等,最终的改革方案还在设计中。”

煤炭资源税改革的窗口已经打开,必将影响着煤炭行业。

煤炭重心加速西移

2012-04-06 08:16:05 财新《新世纪》 作者:张伯玲 微博评论 浏览次数:673 字号:T|T

中国西部丰富的煤炭资源一直是很多投资者追逐的对象。但受制于运力瓶颈,企业虽然投资热度很高,不少地区一直处于“圈而不探”、“圈而不开”的情况。随着《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下称“十二五”规划)发布,这种情况将要改变。

国家能源局3月22日发布的这一规划提出,“十二五”煤炭生产布局主要“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发展西部”,预计到2015年,西部煤炭产量将占全国总产量的53%,生产重心将加速西移。

针对长期存在的运力瓶颈,规划特别强调要加快煤炭运输通道建设,具体为:加快建设蒙西、陕北至湖北、湖南和江西的煤运通道,推进蒙冀、山西中南部、赤锦、锡林浩特至乌兰浩特等新通道,以及集通、朔黄、宁西、邯长、邯济、通霍、太焦线扩能改造建设,提高晋陕蒙宁地区铁路煤炭外运能力。

如果上述规划获得落实,西部煤炭将出现产能规模快速扩张局面。亦有业内人士担忧,大企业集团大幅提高产能规模或将导致煤炭产能过剩局面。

更多西煤东输

3月22日,在国家能源局的发布会上,能源局副局长吴吟在介绍“十二五”期间煤炭生产布局调整情况时表示,未来五年将实施“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发展西部”的战略构想。这与2007年发布的“十一五”规划的布局有较大区别。“十一五”规划将新疆、甘肃和青海等西部省区列入“煤炭自给区”,“适度”开发当地煤炭资源。

“十二五”规划意味着西部将向东部地区输送更多煤炭资源。根据规划,2015 年西部煤炭产量将达到20.9 亿吨,占全国的53%。“十二五”煤炭产能新开工规模7.4 亿吨/年,其中西部地区新开工规模5.3亿吨/年,占全国的71.7%。

“西部地区煤层埋藏浅,容易开采。随着大型运煤通道的相继建成,运力提高,适合扩大生产规模。”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司长方君实对财新记者说。

“十二五”规划令在西部早早布局的央企备感振奋。2006年,神华集团神华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神新能源)获新疆黑山矿区煤炭开采权,拟投资375亿元建设年产能1600万吨煤矿。由于各种原因,该项目迟迟未动工。

“新疆黑山矿区今年将会开工。”神新能源规划发展部一位负责人向财新记者透露。

“我们在蒙陕建立了亿级煤炭基地。其中已开工的不到2000万吨,其余的在未来几年也将陆续开工。”中煤集团一位高管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说,按照1吨煤炭产能投资额600元-800元计算,“中煤在西部的投资也相当大。”

对西部煤炭资源的投资早在“十一五”期间就已经开始布局。根据第九届中国新疆国际煤炭工业博览会组委会提供的数据,2012 年国资委直属央企计划在新疆开工项目178 个,概算投资7243.15 亿元。目前国内五大发电集团和煤炭20 强企业全部落户新疆。

突破运力瓶颈

“落户新疆的企业不少,但是,在新疆建成投产的项目并不多。运力瓶颈一直制约着企业的实质开发。”一家券商煤炭行业分析师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说,开发缓慢的主要原因是企业怕开发后运不出去。

针对这一现实问题,新规划特别强调要加强煤炭调出与运力配置统筹,确保调运平衡。国家能源局预测2015年全国煤炭铁路运输需求26亿吨,而铁路方面规划届时煤炭运力将达30亿吨,可基本满足煤炭运输需要。

其中,晋陕蒙(西)宁甘地区调出量14.3亿吨,铁路规划煤炭外运能力约20亿吨;兰新铁路电气化改造和兰渝铁路建成投运后,可基本满足新疆煤炭外运需求。

上述分析师认为,“十二五”规划对铁路运力的解决力度比“十一五”时大。“十一五”期间上亿级的煤运专线几乎没有,“十二五”规划提到了两条:一条是蒙西至华中的煤运通道,另一条是蒙冀、山西中南部、赤锦、锡林浩特至乌兰浩特等新通道。

上述中煤集团高管透露,蒙西至华中煤运通道的股权比例即将确定,投资到位后即可开工。

除了新建铁路,一些原有的煤运专线也在扩能改造。目前,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朔黄铁路段(山西省朔州市-河北省黄骅市黄骅港口)的扩能改造远景年运能将达到3.5 亿吨至4 亿吨。

“目前顺利开通了?四站一场?(原平南站、东冶站、定州西站、黄骅港站、神池南站下行场),预计2012年煤运量能突破2亿吨。”神华集团一位高管向财新记者透露。

除了朔黄铁路改造,神华集团牵头,先后于2010 年4月和11月成立了两家铁路公司,分别负责新准铁路和准池铁路的建设工作。这两条铁路的远景年运能力均是2 亿吨,按计划将于2013 年建成通车。准池铁路建成后,将成为朔黄铁路上游第二条煤源集运通道;新准铁路建成后,西端与包神线和东乌线相接,东端与大准线相连,并通过大准及准池铁路,经朔黄铁路直达黄骅港。

这位神华集团高管还表示,由于新疆黑山矿将要开工,目前神华也与乌鲁木齐铁路局就合作建设乌准铁路、黑山铁路、神信铁路专运线、喀什铁路以及自备车皮调运等项目建设进行了沟通。

此外,除规划中提及将要新建的煤运专线,一位知情人士向财新记者透露,目前还有一条从陕西到江苏的煤运专线正在进行可行性调研。

产能过剩隐忧

远水难解近渴。上述分析师称,规划中和各个主要产煤省区的煤运线路,预计要到2014年才逐步实现通车,因此2014年之前运力偏紧的局面难以改变。“运力不解决,煤炭供应仍然偏紧张。”他说。

搜索更多关于: 煤炭宏观分析 的文档
煤炭宏观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2iil5uhv33pebe0il9j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