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我们就会换一种生活方式,因为考研的话,不仅会让我们的学历提高,而且还能学会更多的知识。我们既然选择了考研这条路,就要坚定信念,在枯燥的学习过程中坚持下去。在此,我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的经验。
说说英语,考研英语的复习我大概是从二三月份就开始了,最开始是每天用《一本单词》背单词,效果很好,远远超出我的预期,按计划提前了大概1个月的时间完成单词背诵。然后开始做真题,从2005年的真题开始,当然每天也会用20分钟的时间巩固一下《一本单词》上背过的单词。英语的复习我秉承真题至上的原则,把每年真题的完形填空和4篇阅读理解刷了三遍(写作、翻译、partB放在后面以专题形式集中看),并且坚持每天看两篇真题阅读理解,以保持语感,个人感觉《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版》真题复习资料真心不错。后来有同学给我推荐蛋核英语的课程,并且关注了蛋核英语考研微信公众号与木糖英语考研微信公众号,老师带着看真题讲真题,打破了自己既定的凭记忆做题的固定思维模式,取得了超过预期的效果。
说说政治,政治是我最感兴趣的科目,因为学起来很轻松又乐在其中。 6月份买的材料,李凡老师的《政治新时器》,我扎扎实实地看了两遍,而且觉得一点也不枯燥。因为对政治科目感兴趣,所以有好几个下午我都没有安排时间在专业课上,这也是不好的,不能一下把一个东西吃撑了!然后到9月份做了真题,感觉一般般,总结经常出错的地方,查漏补缺。
这里强调一下李凡老师的《政治新时器》,感觉非常有用,个人觉得《政治新时器》基本可以碾压其他机构的资料,并且李凡老师也有押题。建议看书的同时,做一些客观题巩固基本概念比较有效果。建议多读多练,会有更加显著的效果。
关于大题,我是自己结合李凡老师的押题集,整理出自己的答题框架,考试前几天背诵加深印象。总之政治真的不建议花太多时间,分数拉不开太大的差距。依个人情况而定吧,公共课保证不拉分,专业课才是关键。
然后说说我专业课方面的安排,晚自习7点-10点,三个小时给专业课。先看考纲要求部分,做笔记及书上习题,一个多月完成。剩下两个多月时间晚自习每天做一套真题,看笔记。
3—6月:专业课书本,花两个月将专业课书本过一遍,此时注重建立书本框架,虽然会看过忘,看过忘,但是多看两遍就会有记忆的。7—8月:这时候看了两遍专业书后就开始不停滴背,首先是先背笔记的,侧重点嘛,当然有时候都要背吐了,所以得调整策略,将相近的书目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化整为零。
9—12月:暑假结束后,因为学校突然多了许多人,感觉很是聒噪,此时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哦,抱紧研友的腿,大家一起坚持下去,这个时候更多的是配合自己的笔记,还是不断调整自己思维,尽量保证看书效率吧。
看书的话我是习惯做笔记,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别人的方法通常不可以照搬过来直接使用,最好的办法就是吸取他人经验然后结合自身实际找出最完美的解决方案。高分经验帖谁都能看到,但看了以后能考到高分的还是少数。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一言以蔽之:细节决定成败。
笔记别记太多,只记下来那些重要的就行。
我个人考前的一两个月一直在做从high研上下载的专业课试卷,每张卷子我都按照考试的标准来完成,力求能够使自己随时进入最好的状态。每一张崭新的卷子都像是一幅冲关地图,如果你能在五分钟内冲过一道关卡,局势必然会变得对你十分有利,而如果用了二十分钟依然闯不过,此时你的内心必然会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模拟卷的好处就在于此,它可以帮助你练习应对考场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
历年真题绝对是最好的练习选择,因为历年真题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的考试知识点,还可以熟悉报考学校的出题风格,绝对是最最接近于真题的优秀练习素材!在这大量的练习里,可能会出现题目不会写的现象,但是绝对不要慌,也不要妄自菲薄,告诉自己不会写也是正常的,开始再次回归课本和自己整理的笔记,回顾知识点。要根据历年真题里的考点,把之前自己写的笔记拿出来对它们进行一定的精简,要把重点突出出来,然后重点背诵(当然没考过的考点也不能放弃,也有可能会考到,但是要注意非重点和重点的时间分配)。
专业课成绩占据了考研的半壁江山,也是使考研的我们屡屡崩溃的重灾区,尤其是跨专业的考研er们。所以在专业课复习上大家更需要秉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一旦发现自己的进度与计划出现严重不符时,一定要积极调整计划,而不是一味消极抱怨或自我感动哦。
写下的这些言语能对各位有或多或少的帮助。参考前人的经验,寻得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再付出相当的时间、精力,相信都能如愿考上。大家有需要的可以下载high研app留言。包括真题,学长学姐的知识点总结,视频课等等很珍贵的资料都可以免费送给大家。希望能帮助更多的学弟学妹,少走弯路,大家可以在high研上联系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