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人: 审定人: 批准人: 试卷编号: ………………………………… 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南科技学院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终考试
动物生理学试题(B)
适用班级:动医081-082
注意事项:1.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院(系)、专业、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
2.考试时间共100分钟。 证…考…准线 …__…__…__…__…__…__…__…__…__…_名…姓… … _…__…__ …__…__…__封__…级…班… …__…__…__…__…__…__…__…__…_业…专… 密__…__…__…__…__…__…__…__…__…_ …)…系…(…院…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合计 合分人签字 分数 20 15 20 10 25 10 100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5小题,共计20分) 1、内分泌与旁分泌
2、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3、等热范围与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河南科技学院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终考试 《动物生理学》试卷 B 第1页 共8页
4、溶血与血凝
5、消化与吸收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每空0.5分,30个空,共计15分)
1、血小板的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__ 。
2、当肾小管分泌H+ 作用下降时,机体中___________交换受阻,___________交换增强,导致机体出现___________。
3、 机体调控钙磷代谢的激素,主要有 、 和 。 4、_____________是机体赖以生存的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______________的相对恒定。 5、机体机能活动的调节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6、细胞膜的分子组成使细胞膜成为介于液、固态之间的液晶态,具有两个明显的特性: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7、纤维蛋白溶解过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个阶段。 8、动脉血压突然升高时,刺激位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压力感受器,最后可反射性地使血压___________。
9、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除单线式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 __和_________ __ 。
10、微循环的三条途径是 、 和 。 11、窦房结是心脏的起搏点,因为其_____________最高。
2
评卷人 得分 三、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每题1分,共20小题,共计20分)
1、组织兴奋后处于不应期时,其兴奋性为( )。
A、无限大 B、小于正常 C、大于正常 D、零
2、血液pH相对稳定的维持主要取决于( )对——缓冲对。 A、Na2HPO4/ NaH2PO4 B、NaHCO3/ H2CO3
C、蛋白质-Na/蛋白质 D、K2HPO4/ KH2PO4 3、下列哪种凝血因子不存在于血浆中( )。
A、凝血因子Ⅲ B、凝血因子Ⅶ C、凝血酶 D、纤维蛋白原 4、无效腔增大时,呼吸加深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
A、血液中O2分压升高 B、血液中CO2分压降低 C、血液中CO2分压升高 D、血液中O2分压降低 5、生理状况下影响收缩压的主要因素是( )。
A、心输出量 B、外周阻力 C、循环血量 D、心率 6、导致运动中的肌肉血流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动静脉短路开放 B、局部代谢产物增多 C、毛细血管舒张 D、交感缩血管紧张减弱 7、基本呼吸节律产生于( )。
A、脊髓 B、延髓 C、中脑 D、脑桥 8、能激活糜蛋白酶原的物质是( )。
A、肠激酶 B、盐酸 C、胰蛋白酶 D、糜蛋白酶 9、瘤胃吸收各种VFA的速率为( )。
A、乙酸<丙酸<丁酸 B、丙酸<乙酸<丁酸 C、乙酸<丁酸<丙酸 D、丁酸<丙酸<乙酸 10、小肠运动中以环形肌的节律性舒缩为主的运动形式是( )。
A、蠕动 B、紧张性收缩 C、容受性舒张 D、分节运动
河南科技学院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终考试 《动物生理学》试卷 B 第3页 共8页
11、饲料的营养成分中特殊动力效应最强的是( )。
A、糖 B、蛋白质 C、维生素 D、脂肪
12、当环境温度接近或高于体温时,机体的散热形式只能是( )。
A、辐射 B、传导 C、对流 D、蒸发 13、下列哪种消化液中没有消化酶:
A、唾液 B、胆汁 C、胃液 D、胰液 14、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 )。
A、延髓 B、下丘脑 C、脊髓 D、大脑皮层 15、大量饮水后引起尿液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增高 B、肾血流量增大 C、肾小球滤过率增高 D、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16、 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生理意义主要是:
A、调节细胞内外水平衡 B、维持红细胞正常形态
C、维持血管内外电解质的含量 D、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分交换,维持血容量 17、影响血管内外水分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血浆晶体渗透压 B、血浆渗透压
C、血浆胶体渗透压 D、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18、传入侧支性抑制的发生是由于( )。
A、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 B、兴奋性中间神经元兴奋 C、突触前膜释放的抑制性递质减小 D、突触前膜释放的兴奋性递质减小 19、甲状旁腺激素对血液中钙、磷的调节作用是( )。
A、升高血钙和升高血磷 B、升高血钙和降低血磷 C、降低血钙和升高血磷 D、降低血钙和降低血磷 20、下列哪种激素不是由腺垂体合成、分泌的( )。
A 促甲状腺激素 B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C 生长激素 D 催产素 评卷人 得分 四、判断题(正确的打“√”号,错误的打“×”号。每小题1分,10小题,共计10分。)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