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系统结构
根据目前XXX市道路建设概况、发展状况以及现有警务模式构建,通过不同业务功能、职责的子系统的支撑,完成总体建设任务。 整个系统将按照“前端系统> 指挥控制中心”二级管理的模式进行设计。
根据XXX市现状按结构展开设计:
朔州交警支队指挥中心轨迹定位车牌识别多用户管理对接扩展……智能研判治安防控高清编解码多业务兼容智能交通集中管控平台汇聚前端子系统高清治安卡口子系统高清电子警察子系统治安监控子系统
1.1.1 新建道路监控点设计
前端视频监控点是系统的信号采集单元,前端视频监控点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系统建设的成效。系统设计应根据治安监控现场环境特点,选择合适的监控摄像机,并做好严格的防雷接地和供电保障措施。
1.1.2 前端监控点建设
系统新建监控点宜采用全IP构架设计,前端监控点采集的视频图像信息通过光纤传输至指挥控制中心,进行24小时轮巡显示,并上传至XXX市交警支队视频监控专网,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相关部门能够调用现场实时图像信息进行指挥和调度。具体建设要求如下: ? 信号采集范围包括图像声音和报警信号,在十字路口建议使用网络球形摄像机,可以通过预置点巡航路径,360°监控路口全景情况。
? 在非机动车道安装低照度摄像机,夜间配合LED常亮灯,保证日夜监控效果;
? 高层建筑物安装激光透雾摄像机,可覆盖2km范围; ? 高清摄像机分辨率可达1920*1080,需保证在强光、逆光以及夜间的图像效果。485通讯部分具备三级防雷防电涌。需支持报警联动功能,在各种光线条件下均能满足清晰的图像采集。 ? 前端需考虑防雷设计、辅助照明补光及UPS供电
? 采用网络传输方式将图像传输到距离最近的存储点进行存储,中心通过平台软件对录像统一管理。 1.1.3 前端防雷接地要求
1.1.3.1 防雷接地网设计
前端监控点的建设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标准和规范,立杆防雷接地电阻一般不大于4Ω,特殊地质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
接地网布置依据地形进行设计。立杆的基础由钢筋网加混凝土构
成,首先用四根Ф50毫米的钢管或50×50×5mm的角钢作为接地极,同时用镀锌扁钢把四根接地极焊接形成接地网的一部分,再此接地网与法兰盘进行焊接,钢管或角钢需经过热镀锌工艺处理,以增加抗腐性能和提高其导电性能。如图所示:
【图】接地网结构示意图
当土壤电阻率太高而不能满足要求时,采用垂直接地极+减阻剂的方法使地网接地电阻符合要求。
1.1.3.2 前端设备防雷系统
为了保证设备的安全,本系统全面考虑整个监控网络的防雷问题,特别是前端摄像点和监控中心的防雷。
在设备箱内对电源、信号线及控制线路安装相应的防感应雷措施。为避免在现场产生感应雷高电位闪络放电和雷电波磁场而损坏设
备,在安装现场所有的信号线路做屏蔽做等电位接地处理。
前端采用的光纤网络快球摄像机,IP视频信号通过光纤传输,不受雷击的影响,但应做好前端监控点的电源避雷和接地。
前端采用RJ45电口输出的网络摄像机,需要配置网络信号和电源避雷器。
前端摄像机电源使用AC24V或DC12V,由变压器供电的,单相电源避雷器应串联或并联在变压器前端,如直流电源传输距离大于15米,则摄像机端还应串接低压直流避雷器。
前端摄像机接地与等电位连接,接地网中心点引出40*4mm的热镀锌扁钢至立杆,金属立杆与扁钢良好连接,由扁钢处引出25平方接地铜缆,套装PVC管,引至立杆项部与防雷箱的接地端良好连接,设备的外壳也同时与防雷器的接地端良好连接。 1.1.4 前端设备供电保障
前端设备采用就近取电方式为设备进行供电。各摄像机终端在就近的公共供电网络(如路灯供电网等)取一路220V 市电,市电经加装自动重合闸开关(含SPD),引到设备箱使用,保证了引入部分电源线路的漏电及防雷防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