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精读课文练习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21 12:46:0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五年级小学语文下册课内阅读训练题(一)

《草原》阅读提高题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 清鲜),天空是那么(晴朗 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6、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中把 比作了 。

7、文中“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中的“绣”字用得真好,你能说说好在哪里吗? 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 ),而并不( )。四面都是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 柔软),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色勒的中国画寻样,到处( ),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 使人(惊叹 惊讶), 叫人舒服, 愿久立四望, 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1、在( )里填上适合的词语

2、用“√”在文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 3、在 里填上适合的关联词语 3、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奇丽( ) 愉快( ) 舒服( )

4、文中有2个表示“绿”的意思的词语,分别是和 。我还从课外积累了2个,分别是和 。

5、用“~~”画出文中的拟人句。

8 、“一”有一下解释:A、相同 B、数量词 C、专一 D、

满,全(3 分)

“一碧千里”的“一” 应取 解释; “一模一样”的“一” 应取 解释; “高歌一曲”的“一” 应取 解释。

9、这段主要写 。

10、作者主要抓住了 、 、 来描写草原的,从中流露出作者 的心情,哪些词句能看出作者的这种心情,请用“▲▲”画出来。

11、作者是按 的写作顺序来描写草原的.. 12、“这种境界”,指的是什么境界?

1

13、如果牛马真的会回味,它们可能在回味什么呢?

1.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填在相应的扩号里。 疾 (1)疾病 (2)痛苦 (3)痛恨 (4)急速猛烈 群马疾驰 ( ) 疾恶如愁 ( ) 疾风知劲草 ( ) 14、在这个自然段中,你最喜欢哪句话?为什么?(5分)

【语段二】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疾苦 ( )

2、从文中为下面解释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 ( ) 衣襟和绸带迎风飘舞。 ( ) 3、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 )——( )

4、“疾”的意思有:①疾病;②痛苦;③痛恨;④急速,猛烈。(2分)

“群马疾驰”中的“疾”的意思是( );“疾风知劲草”中“疾”的意思是( )。

5.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仿写一句。

6、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从哪看出?请用“ ”画出句子。“洒脱”这个词可以换成什么词? (3分) 7

( )

8、文中的“玻璃的带子”指( ),写出了河的

2

( )特点,破折号表示( ),最后的感叹号表达了( )。文中的“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说明( )。3、“一棵高大的白杨树”暗指 ,“几棵小树”暗指 这种写法叫 。

4、“浮起一丝微笑”说明爸爸

“彩虹”形容( ),读了这句话让我

( )。 9、请发挥想象,我们到了蒙古包后,主人会跟我们说什么?做什么呢?

《白杨》

爸爸( )着孩子,( )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 )入深思。突然,他的嘴角又( )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 )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

2、结合课文知道,这是爸爸第 次深思。他在深思( )。

A、思过去,思自己。 B、思子女,思未来。

5、“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意思是( ) A、孩子们也会像爸爸那样克服困难,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B、小白杨树不怕环境恶劣,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是戈壁滩的卫士。

6 “爸爸微笑”的原因表面上是 ,实际是 。

7.《白杨》一文表面上写 ,实际上是要写 ,作者借白杨树的 来比喻边疆建设者的 ,借小白杨树迎着风沙成长比喻 。这是借物 人的写法。 《冬阳〃童年〃骆驼队》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3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1、《城南旧事》是一部自传体 ,它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评价公小英子在北京城南经历的童年往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前总统兴的生活。作者是 , 的著名女作家。 2、指出画横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 3、谈谈你对最后一段话的理解。

4、说说选文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一、阅读《冬阳?童年?骆驼队》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门前。

它们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天气又干又冷。拉骆驼的摘下了他的毡帽,头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旱 干冷)的大气中。

爸爸在和他讲价钱。双峰的驼背上,每匹都驮着两麻袋煤。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爸爸已经和他们讲好价钱。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我站在骆驼面前,看它们咀嚼(jué jiáo)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 平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的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的动物。看它从不着急,慢慢

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jué jiáo),总会吃饱的。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会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地响。

1.“卸”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 2.用“√”在文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或读音。

3.用“ ”画出描写骆驼外貌和咀嚼时样子的句子。 4.读读画线的句子,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5.用“~~”画出说明骆驼能沉得住气的句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精读课文练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33t00f58w6r0tb505kv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