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结》第二课时教案
教材内容分析
1、本课是北京师范大学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民族之花的第三课。 2、课文通过介绍近几年来流行受宠的饰物中国结,表达了中华儿女“同根生”与“心连心”凝聚的浓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中国结的寓意,体会其中饱含的中国情、中国心。
3、情感与态度:通过读课文,感受中国结向世界传递着的祥和和喜庆,体会中华儿女对祖国人民深深地爱。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第五自然段中“头”这个词的含义。
2、把实物与它的象征意义结合起来,明白中国结是炎黄子孙心连心的象征。 教学资源
实验(演示)教具:中国结实物 教学媒体: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上课前,我想请同学们猜个谜语,谜面是:一缕红丝线,交错结龙凤。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生:中国结。
师:出示中国结实物。你对中国结有哪些了解呢? 学生自由交流。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中国结》这篇课文,相信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们会对中国结有更深的理解。(板题)
二、新授: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这几年中国结是一个特别受宠的饰物。我们从课文的哪一段可以看出中国结深受人们的喜爱?
2、师:这一自然段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a 生:排比。B师:谁能读一读这个排比句?
学生读
3、师:这个排比句说明中国结受到普遍人们的喜爱,无论在庄重的场合,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在繁华的首都北京,还是在偏僻的西南村寨;无论是小孩,还是老人,他们都以在胸前佩戴中国结而感到自豪,所以说中国结以它那特有的风韵活跃在人们的视野里,装点着中华大地。:(生说并课件出示该句话)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外形变化无穷
1、师:在中华大地上,处处可以看到美丽、典雅的中国结,它是谁的杰作
呢?生:民间艺人。
2、民间艺人是怎样制作中国结的?用课文里的话说一说。
3、师:现在老师就带你们走进这个变化无穷、令人叹为观止的中国结世界。(配乐课件出示中国结图片。)
4、师:看到这些精美绝伦的工艺品,此时你想说什么? 生练说。 5、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用你的朗读把你对中国结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
寓意
师:这些巧夺天工的工艺品,它不仅凝结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而且也寄托了中国人的美好祝愿。请同学们一边读课文一边完成这道填空题。(课件出示)
它或象征着( ),或隐喻着( ),或呼唤着( ),或赞美着( );有的是( )标志,有的是( )的图腾 ;它烘托着( ),燃烧着( )……总之,它代表着( ),代表着( ),代表着( ) 1、生填空。 2、(师结合生的回答板书。)师:总之中国结代表着祥和、代表着幸福、代表着中国人对未来的憧憬。
祥 和 幸 福 憧 憬
3、齐读课件内容。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现在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第五自然段。先看看你们要解决哪些问题。(课件出示学习提纲)
1、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思考课文中的“头”指的是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集体交流
A 指名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B 课件出示句子:中国结由一根丝绳缠结而成,不管这根绳经过如何曲折的缠绕,总是不离不弃,始终围绕着它的起点。 C 学生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D师:这个“头”表面上着的是生绳子的起点,如果我们把中国结比作中华民族,那每个中国人就是编织中国结的绳子的一部分。不管他走到哪里,总离不开自己的头。这个头就指的是自己的祖国,自己的乡土。(课件出示) 这个“头”就是自己的祖国,自己的乡土。因此,中国结又是炎黄子孙心连心的象征。
师:因此中国结又是什么的象征?生答 心连心 (板书)
祥 和
幸 福
憧 憬
心 连 心
师:中国结又是中华儿女同根生、心连心的象征。(板书 ) 同根生 祥 和
幸 福
憧 憬 同 心 根 连 生 心
3、有感情地朗读该段。
4、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我已经听出了海外侨胞虽身在他乡,却心系故土。可见中国结表现着中国心,饱含着中国心。( 课件出示中国结表现着中国心,饱含着中国情并板书中国心、中国情。) 祥 和
幸 福
憧 憬 同 心 根 连 生 心 中 中 国 国 心 情 (四)学习第六自然段
象征着吉祥、幸福的中国结不仅是中国人的喜爱,而且也倍受外国人的 青睐。(板画)
师: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看看是什么原因让海外华人对这火红的中国结情有独钟? 生答。 三、总结
1、师总结板书:中国结代表着祥和,代表着幸福,代表着中国人对未来的憧憬。中国结又是中华儿女同根生,心连心的象征。中国结表现着中国心,饱含
着中国情。
2、 欣赏歌曲:
最后让我们在《我的中国心》这首歌中再一次感受海外华人对祖国的眷恋,感受他们那颗赤诚的心。”(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四、作业
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五、板书设计
中国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