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4年湖北省江汉油田、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6 20:04:1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4年中考真题

江 汉 油 田 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潜江市 天门市 仙桃市

语 文 试 卷

本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第1页装订线内和答题卡上,并在答题卡的规定位臵贴好条形码, 核准姓名和准考证号。

2.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对应的区域内,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 ..

A.两栖(qī) .B.累赘(léi) .C.秉烛(bǐnɡ) .D.契合(qiè) .

逞强(chénɡ) .

祈祷(dǎo) .凝聚(nínɡ) .笙箫(shēnɡ) .

一劳永逸(yì) .韬光养晦(huì) .忍俊不禁(jìn) .毛骨悚然(sǒnɡ) .声嘶力竭 晶莹璀璨 穷愁潦倒 中流底柱

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2分) ..

A.蜂拥 隐患 人情世故

B.诱惑 鄂然 无动于衷 C.烙印 沉淀 怨天由人 D.汲取 窥探 含辛茹苦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阅读是源头活水,课堂是半亩方塘,只有把活水引入方塘,语文教学才能清澈如许,这是不言而喻的。 ....B.“这些网络游戏就是化了妆的魔鬼,是在教唆犯罪。”一位参加过网络游戏测评的教育界人士义愤填膺地说。 ....

C.在新农村建设中,某些地方政府不是因地制宜,而是大拆大建,把好端端的民心工....程变成了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

D.索契冬奥会上,与短道速滑带来的激情不同,花样滑冰的别样舞美给观众一帆风顺....的感受。

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主持编纂《资治通鉴》的司马光、《渔家傲·秋思》的作者范仲淹都是北宋人。 B.“铭”“说”“记”“表”“书”“序”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C.《曹刿论战》《春望》《桃花源记》《与朱元思书》这几篇作品是按时代先后顺序排列的。 D.《未选择的路》(《一条未走的路》)的作者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俄国诗人普希金的作品。

北京初中数学周老师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beijingstudy5. 下列对课文内容

2014年中考真题

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再塑生命》(《我的老师》)写莎莉文老师的教育对“我”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表达了“我”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崇敬之情。

B.《范进中举》中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的态度不同;《故乡》中“闰土”对“我”的态度,以前和现在不同:二者都是前高傲后恭敬。

C.《孙权劝学》中的孙权善劝,善在以自身体验劝吕蒙就学;《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邹忌善劝,善在以小喻大劝齐王广开言路。

D.《背影》一文四次写背影,其中着重刻画父亲攀爬月台时的背影,详略得当。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A. 逢进必考,取消加分规则,奠定了平民子弟进入公务员行列的通道。

B. 乌克兰危机的根本原因是国内民众在“向东走”还是“向西走”问题上的深度对立造成的。

C. 改变“亚学习”状态,要合理安排时间,切忌不要打“疲劳战”。

D. 新疆天山和云南哈尼梯田申遗成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

(一)古诗赏析(2分)

[来源:学科网]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7. 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 这首七言律诗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

B. 诗歌以诗人行踪为线索,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生动描绘了西湖的明媚风光。 C. “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白沙堤”这些词语,都突出了西湖早春的特点。

D. 尾联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陶醉于美好湖光山色的喜悦心情。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崔昭行贿事

李肇

①②

裴佶尝话:少时姑父为朝官,有雅望。佶至宅看其姑,会其朝退,深叹曰:?崔昭何人,众口称美,此必行贿者也。如此安得不乱??

言未竟,阍者报寿州崔使君候谒。姑父怒呵阍者,将鞭之。良久,束带强出。

④⑤

须臾,命茶甚急,又命酒馔,又令秣马饭仆。姑曰:?前何倨而后何恭也??

及入门,有得色,揖佶曰:?且憩学院中。?佶未下阶,出怀中一纸,乃昭赠官絁千匹。

(选自《唐国史补》)

【注释】①裴佶(jí):人名。②常:通“尝”,曾经。③阍(hūn)者:看门人。④馔(zhuàn):食物,多指美食。⑤秣(m?):喂牲口。⑥絁(shī):粗绸子。

8. 下列加点文言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会其朝退(适逢,正赶上)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 .

2014年中考真题

B. 如此安.得不乱(怎么) C. 束带强出(勉强) .

窥谷忘反(通“返”) .

皆朝于齐(朝廷) .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快) .

9. 下列加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佶至宅看其姑 .B. 将鞭之 .

门人弟子填其室 .

公将鼓之.

[来源:学科网ZXXK]............D. 又令秣马、饭仆(用饭招待) .

C. 前何倨而后何恭也 .D. 乃昭赠官絁千匹 .面山而居 .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

10.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文中崔昭是一个靠行贿博得“众口称美”的朝廷官员。 B. 裴佶姑父“呵阍者”“ 良久,束带强出”,表明他是一个素有雅望、为官清廉的人。 C. 这则小故事揭露了封建官场的腐朽与黑暗。

D. 文章塑造崔昭这一人物形象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2分) (2)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知经叩问。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2分) (三)古诗文默写(8分)

12.(1)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2) ,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3)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4)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5)历代文人大都有着浓浓的济世情怀。“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杜甫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真情流露;“先天下之忧而忧, ”是范仲淹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担当。

(6)随着“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两档节目的播出,一股“汉字风”迅速刮遍大江南北,这真是:“ , 。” (请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选用合适的句子作答)

[来源:Z#xx#k.Com]三、现代文阅读(25分)

(一)议论文阅读(12分)

豪气干云 陈鲁民

①有个词语叫?豪气干云? ,形容豪气高到触碰到云的地步。倘举例说明,那就是荆轲吧,他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大家都知道,其实后边两句?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更有气势,简言之就是?气贯长虹?。

②做人贵有豪气。

③有了豪气,襟怀、志向、胆识就有了立足之地。西汉人陈汤,素有大志,他给皇帝的战报中,汇报了消灭入侵匈奴人数后,加了一句千古名言:?有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啥时候想起来都叫人热血沸腾。有了这样豪迈、雄壮、凛然的气势,国家就不可战胜,民族就不会受辱,秦时明月的皎洁,汉时雄关的巍峨,就会代代相传,中华子民就会永享安康。

④有了豪气,就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敢于担当。宋人张孝祥,绍兴二十四年举进士第

2014年中考真题

一,上疏请昭雪岳飞。那时,秦桧正一手遮天,权倾朝野,好友劝其不该锋芒太露,担心秦桧报复。张孝祥回答得十分痛快:?无锋无芒,我举进士干什么?有锋有芒却要藏起来我举进士干什么?秦桧当政我怕他,我举进士干什么??这三问酣畅淋漓,荡气回肠,足以告慰古今一切豪放之士。

⑤有了豪气,就有了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襟怀与壮志,就有了李太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 甲 ,就有了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 乙 ,就有了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 丙 ……

⑥豪气与大话有时很难分清,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即是豪气,说了做不到,则为大话。钱钟书在清华放出豪言:?要横扫清华图书馆。?他基本做到了,那些他认为有价值的值得看的书,扫荡了不止一遍,后来熟悉到哪本书放在哪一架,哪一格都清清楚楚。这,就是豪气。

⑦个人要有豪气,才能活得有声有色;国家民族有豪气,才不被人欺负,领土、领海才不被人蚕食。豪气要以实力为后盾,没有实力的豪气,如同纸上画饼,只是自欺欺人。读南宋时期那些主战派诗人的豪言壮语,常觉心酸和无奈,国家积贫积弱,朝廷昏聩无能,根本没有实力与女真人的虎狼之师抗衡,曾经?气吞万里如虎?的辛弃疾,也只能?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以史为鉴,我们唯有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发奋拼搏,富国强兵,才能不怒自威,不言自雄,堂堂正正,顶天立地。

(选自《演讲与口才》2014第12期,略有改动)

13. 文章主要论述了什么观点?(2分) 14. 研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3分) 事 例 作 用

荆轲刺秦王,义无反顾 (1)

(2) 有力地证明了“有了豪气,就不畏艰险,

不怕牺牲,敢于担当”。

辛弃疾空怀报国志 (3)

15. 下面三个短语是从选文第⑤段中抽出来的,请根据文意,将它们还原到文中的甲、乙、丙处。(3分)

悲壮与不朽 从容与决绝 潇洒与自信 16. 文章第⑥段是否离题?请简述理由。(2分) (二)记叙文阅读(14分)

养一畦露水

许冬林

①露水是下在乡村的。只有古老的山野乡村,才养得活精灵一样的露水。

②童年时,在露水里泡大,以为露水是入不得诗文的,直到读《诗经》里的《蒹葭》才开了心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古老的风情画呈现于眼前:雾色迷濛,芦苇郁郁葱葱,美丽的女子在露水的清凉气息里如远如近……

③我的童年里也有睡在苇叶上的露水,但那是另一种风情。生产队里养着一条褐色水牛,农忙时节,孩子们大清早起来割牛草。我和堂姐相约着,去村西河边的芦苇荡里割草。卷起裤管下去,脚下的软泥滑腻清凉,芦苇一碰,露水珠子簌簌洒一身。从脖子到后脊,到前胸,露水的凉意在皮肤上蔓延,还似乎带着微甜的味道。苇丛里的青草又长又嫩,几刀便可割一大把,有时还顺便割一把细嫩的水芹,算作中饭菜。出了芦苇荡,几个大青草把子拎在手上,一路滴着露水。我们的头发和衣服,也被露水打得湿透。仿佛洗了个露水浴,身上、眉毛上、眼睛里,皆是露水。白露未晞。白露未已。

[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2014年中考真题

④那时候过暑假,晚上不爱在家里睡觉,而是在平房顶上露宿。堂姐堂哥堂弟,唧唧喳喳的一大群,自带凉席,都来我家的平房顶上睡觉。我们简直成了原始部落,月光为帐,星星为灯,感觉自己就那么睡在天地之间,也像草叶子上的一滴露水。到后半夜,露水重重地下来,裹身的毯子又凉又软,翻个身,贴着堂姐的后背,听她说断断续续的梦话,窃窃想笑。星星在耳边,垂垂欲落,虫声蛙声都已歇了,四下阒寂。满世界,只剩下露水的清凉气息在流散、漫溢。露水里睡着,露水里醒来。清晨下房顶,常看见邻家的瓦楞上结着蛛网,蛛网上也悬挂着露珠,亮晶晶的,在晨风里摇摇欲坠。

⑤暑假一过,初秋早晨上学,穿过弯弯曲曲的田埂,也是一路蹚着露水去学校。到学校,一双小脚泡得好白,又白又凉,嫩藕一般,脚丫里有草屑和碎小的野花。那时候,常提着凉鞋上学,到了学校后,才下到学校前的池塘边,洗掉脚上的草屑和野花,将一双被露水洗得格外好看的小脚插进凉鞋里。有时不舍得插:是露水让一个乡下小姑娘拥有了一双不为外人知晓的好看的脚。

⑥成年之后,庸庸碌碌,在家和单位之间来回折返,过着千篇一律的两点一线式生活。有一日,读《枕草子》里写露水的几句,才想起自己似乎好多年没看见露水了。忙时只顾着抬头往前赶路,快!快!闲时只想饱饱地睡会儿懒觉,起床时,草木上的露水已经遁形。以至以为:露水,是只下在童年的!

⑦当然不是。露水一直在下,下在童年,下在乡村,下在有闲情闲趣的人那里。 ⑧《枕草子》里写露水的笔墨多而有情趣,最爱玩味的是:?我注意到皇后御前的草长得挺高又茂密,遂建议:‘怎么任它长得这么高呀,不会叫人来芟除吗?’没想到,却听见宰相的声音答说:‘故意留着,让它们沾上露,好让皇后娘娘赏览的。’真有意思。?读到这里,我恍然觉得游离多年的一片小魂儿给招回来了。养花种草,不是目的,是为了给一个闲淡的女人去看清晨的露。烽火戏诸侯,裂帛博取美人笑,都不及人家种草来养露水的风雅。

⑨我读着《枕草子》,不觉痴想起来。痴想有一天……

⑩养一畦露水,在露水里养一个清凉的自己。生命短暂渺小,唯求澄澈晶莹,无尘无染。让美好持续,一如少年时。

(选自《深圳商报》2013年11月5日 有删改)

17. 请简要概括童年时“我”“在露水里泡大”的三件事。(每件事不超过10个字)(3分) 18. 按要求品味语言。(4分)

(1)感觉自己就那么睡在天地之间,也像草叶子上的一滴露水。(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2)芦苇一碰,露水珠子簌簌洒一身。从脖子到后脊,到前胸,露水的凉意在皮肤上蔓延,还似乎带着微甜的味道。(从景物描写的角度品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19. 揣摩下面句子的含义。(2分)

我恍然觉得游离多年的一片小魂儿给招回来了。 20. 根据上下文,补写第⑨段“痴想”的具体内容。(3分) 21. 探究下面语句中“露”的内涵或作用。(3分)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摘自曹操《短歌行》) (3)养一畦露水,在露水里养一个清凉的自己。

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

22. 名著阅读(5分)

透过玻璃窗上的霜花可以看见,染坊的屋顶在燃烧……

外祖父、格里戈里、舅舅的叫喊声,大火燃烧的破裂声,震耳欲聋。外祖母的行动令

2014年湖北省江汉油田、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35i29j9a77s7tu43p391qw0b8cvba00t5c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