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案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习目标】
1. 了解和掌握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 2、了解和掌握清朝制造文字狱及其危害。
3、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其历史影响。
【学习重点】清朝君主集权强化的表现、闭关锁国政策的主要表现及其影响。 【学习难点】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 【学习过程】
●知识梳理(将学习内容在书中画线和标记) 一、军机处的设立
1.清朝前期,还保留着专门由满洲贵族组成的 会议。到康熙时,为了抑制满族贵族的一些权力,加强 ,设立了 。 2.雍正年间,设置 ,辅助皇帝 。这一特殊机构便于皇帝 ,从而使 进一步强化。 二、文字狱和文化专制政策
1.清朝统治者非常注重从 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刻意挑剔文字的所谓错误而制造大批冤狱,人们把这做法叫“ ”。它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禁锢了人们的 ,严重阻碍了 、 的发展和进步。
2.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集权统治,在文化上实行 政策。 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1、乾隆以后,清朝的官僚体制从整体结构上呈现出 的趋势。 2、官场的腐败之风也在 中蔓延。
3、清朝 臃肿。嘉庆以后,出现了 危机。
4.人口的增长造成用地紧缺,而 却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社会的 分化十分严重,广大民众的生活 ,社会 重重。 四、闭关锁国政策
1、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不需要同外国进行 交流,还担心国家领 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 ,于是实行“ ”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1
2、1757年,下令只开放 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 ”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3、清朝的 政策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 和
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合作探究(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携手解决下面问题吧!)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顺治初年,为了对付东南沿海及台湾的抗清势力,清政府实行海禁,“片板不准下海”。并下令在福建、广东、浙江、山东、直隶六省实行迁海,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迁出之地焚其房屋,荒其土地,以防居民出海。 材料二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因为担心本国商人到南洋勾结海寇进行反清活动,除东洋贸易外,严禁中国商人至南洋贸易,只许外商来华贸易。 材料三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两广总督李侍尧又制定《防夷五事》,规定外国商人在广州必须住在政府指定的行商的会馆中,并不许在广州过冬,中国商人不得向外国商人借款或受雇于外商,不得代外商打听商业行情。 请回答:
(1)以上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清朝政府实行了什么政策?
(2)这一政策实行期间,清政府惟一开放的对外通商口岸是哪里?代表清政府管理外国商人的机构是什么?
(3)这一政策,实行了多少年?它从根本上说明了什么问题?
(4)你认为当代中国应该采取怎样的对外政策才能发展?
●知识建构: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