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年产500万人份的使用哺乳动物细胞培养的流感疫苗生产设施;澳大利亚的CSL公司也打算将年产2000万人份的流感疫苗生产设施提高到4000万人份;目前最大的流感疫苗生产商赛诺菲巴斯德年产量约1.5亿人份,也在提升其流感疫苗生产能力。可以预计,在近几年内,国外的流感疫苗生产商的年产能将达到4亿~5亿人份。
2003年,由于SARS和禽流感的影响及在卫生部接种流感疫苗的号召下,我国流感疫苗市场突然急剧扩大,流感疫苗的销售量估计达到1500万人份,2004年销售量有所回落。据报道,2004年销售量大约为1200万~1400万人份。根据报道及对部分厂家调研统计,2005年国内流感疫苗销售了大约2000万~2200万人份,进口疫苗约780万人份,进口裂解疫苗出厂价约49元/人份;国产流感疫苗约1200万~1400万人份,裂解疫苗的出厂价约28元/人份。根据厂家的出厂价计算,2005年流感疫苗的销售额大约为7亿~8亿元。目前市场上裂解疫苗占主导地位,全病毒疫苗市场较小,预计不久后全病毒疫苗将退出市场。
2006年,国内的流感疫苗生产商有10家,进口商5家,还有9家还在新药审批阶段,国内的流感疫苗生产厂家将多于国外所有的厂家。目前国内流感疫苗产能略微过剩,加上在建的生产线,国内产能将远大于3000万人份。从短期看,国内流感疫苗的产能将不可避免地出现过剩的情形。因此,流感疫苗的出厂价将会出现较大的下调,后进入流感疫苗领域的企业获利空间将较小,特别是会给规模较小的企业带来较大的困难。由于进口疫苗生产成本较高,现有产品价格与
国外价格已很接近,因此,利润不高,预计如果不出现销售量严重下滑,进口疫苗价格可能变动不大。
但鉴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以及流感疫苗接种价格的下降,未来的流感疫苗接种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在研产品
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现有4种类型的三价疫苗应用于预防流感:全病毒疫苗、裂解病毒疫苗和病毒亚单位疫苗,另外还有冷适应流感活病毒疫苗。全病毒流感疫苗的副作用较大,在国外已经不再使用,国内也正逐渐被取代。
目前已上市的流感疫苗基本都是使用鸡胚培养制备,国内外使用鸡胚培养疫苗已经有50年历史。由于鸡胚生产流感疫苗需要消耗大量的SPF级的鸡胚,鸡胚带有潜在的污染可能,而且培养周期过长,不易于控制产量,不利于应对大规模的流感爆发。为此,世界卫生组织、美国政府等都鼓励发展细胞培养技术替代目前的鸡胚培养技术来生产流感疫苗。为加快细胞培养流感疫苗技术的开发,美国政府决定投资11亿美元资助葛兰素史克、edImmune、诺华、DynPort、Solvay和巴斯德6个主要的流感疫苗开发新技术。
细胞培养制备流感疫苗主要使用Vero、MDCK、PER.C6三个细胞系。一般而言,Vero细胞系产量小,副作用低些,MDCK细胞系产量高,副作用大些。Solvay、GSK及凯龙都选择了MDCK细胞系,其中Solvay使用MDCK生产的流感疫苗已经在荷兰上市,商品名为
Influvac TC,凯龙的流感疫苗在欧洲已经进入了Ⅲ期临床研究。而使用Vero细胞培养的流感疫苗遇到困难,Baxter公司的流感疫苗在进行Ⅰ/Ⅱ期临床研究时发现发热过高,已经于2004年暂停,在调整配方后,预计在本年底重新启动。巴斯德与Crucell公司合作开发的基于PER.C6系平台的流感疫苗也将于今年底进入临床研究(见表3,表中不包括禽流感疫苗项目)。
在诸多的后续产品中,最值得期待的还是使用细胞培养的流感疫苗,而DNA流感疫苗由于DNA疫苗本身的安全性问题在近期难以解决,相信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也很难上市。
4、未来展望
未来几年内,国外流感疫苗市场将会继续扩大,哺乳动物细胞培养的流感疫苗将会逐渐流行,而使用鸡胚培养的流感疫苗也将共存较长一段时间。预计使用哺乳动物培养的流感疫苗将会获得较高定价,这将会为流感疫苗生产商带来更多的利润及生产的便利性。
由于目前国内的流感疫苗接种率还很低,因此,国内流感疫苗接种人群将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然而,由于过多的厂商加入到竞争行列,预计未来几年内,国内流感疫苗的出厂价、零售价都会出现较大的降价幅度,这将会进一步扩大流感疫苗销售量。不过,由于过大的降价幅度及众多的竞争对手,预计流感疫苗在未来几年后出现销售量增加,但盈利能力下降的情形。特别是随后进入流感疫苗市场的生产商,如果产品单一、销售渠道不畅,其投资风险将会较高。
目前,国内流感疫苗向发达国家出口的可能性较小(建设符合欧
盟及美国GMP标准的生产设施费用昂贵,运行成本高,法规严格),但是,企业可以考虑向印度、泰国、埃及、中东等没有流感疫苗生产线、消费能力较强的国家及地区出口。
从目前发展的潮流来看,使用哺乳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替代鸡胚来生产流感疫苗将是大势所趋。尽管国内有少数几家单位在进行哺乳动物培养的流感疫苗临床前研究,但是都还没有能进入申报阶段,研发企业可以从这一方向进行重点关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