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淞湖养殖科技公司 优质肉牛养殖基地工程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目 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项目与建设单位背景
第三章 项目发展工作基础与优势条件 第四章 产品方案及销售方式 第五章 经营策略 第六章 项目建设
第七章 主要技术方案与指标 第八章 环境保护与综合利用
第九章 劳动保护、安全防护与生产卫生 第十章 项目组织、劳动定员与人员培训 第十一章 项目建设进度计划 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十三章 产品收入和成本测算 第十四章 财务分析与评价 第十五章 项目风险分析
第十六章 项目的实施与保证措施 第十七章 结论 第十八章 附件 1、预算书
2、编制单位资质证明
3、荣县府办函【2008】54号
第一章 概 述
一、项目名称与承办单位 (一)项目名称
清淞湖养殖科技有限公司优质肉牛养殖基地工程 (二)建设单位
清淞湖养殖科技有限公司 (三)产业化企业
企业名称:清淞湖养殖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注册地址:荣县荣州大道一段295——36号 法定代表人:虞吉文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注册资金:500万元人民币 二、项目技术依托单位
农业大学
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依据
(一)《中国畜牧“十一五”发展规划》。 (二)国务院《中国食品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 (三)《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 (四)《省畜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五)《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关于当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若干意见的通知》。
(六)《市畜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七)蒋巨峰省长关于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批示。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围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围主要为:项目提出的依据与背景,建设有利条件,经营规划,产品方案,项目建设规模、容及技术方案,企业的劳动组织,环保设计,经济效益分析、评估,结论。 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概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牛肉营养作用的认识,牛肉消耗的需求逐渐增加,而现今市场上供应的牛肉,大多源于老残牛及淘汰牛,对中高档优质牛肉的需求基本上还依赖进口来满足。肉牛生产作为一个“产业”才为“起步阶段”,是我国的养牛大省之一,草山草坡资源丰富,具有发展肉牛业的丰富资源。《中国畜牧“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重点发展养牛业:一是要加强养牛基地建设,增加良种牛数量,提高整体生产水平;二是发展养牛业产业化。各级政府将大力发展肉牛业作为调整畜牧业结构的突破口,作为发展区域经济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
省自然生态条件良好,有可利用的草山草坡3.3亿亩,人工种植牧草100万公顷,农作物秸秆6000万吨,以及大量的酒糟等加工副产物;现黄牛存栏488.24万头,屠宰牛287.23万头,产牛肉49.4万吨,牛肉加工大中型企业有10家,有进入“211”工程建设的农业大学作技术依托,这为我省发展肉牛业、实施肉牛现代养殖技术产业化示提供了良好的基础。2005年,省人均牛肉占有量为3.3Kg,低于全国5.47Kg的平均水平,2006年,省人均牛肉占有量为5.74Kg;近2年来,牛肉消费以72%的速度增加,因而,发展现代肉牛业市场有
了广阔的空间。
市为典型丘区农业市,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民增收难度较大。但是,市农产品及其副产物丰富,全市玉米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水稻种植面积超过80万亩,红苕种植面积80万亩以上,据测算,全市玉米秸杆60000万公斤,稻草60000万公斤,苕藤36000万公斤,除苕藤有部分用作生猪饲料外,其余大部分未被利用,大小酿酒厂200余家。粗略估计,全市有可用秸杆10亿公斤,酒糟15万吨,理论上可养殖肉牛40万头。位于市荣县的“清淞湖养殖科技有限公司”是从事以肉牛养殖和牛肉加工为主的新建农业产业化企业,建设规模为:养殖优质基础母牛10000头,辐射拉动农村养殖优质基础母牛20000头,年屠宰加工肉牛3万头;另外,市还有两家著名的传统“火边子”牛肉加工企业,其加工能力达5万头/年。目前,市加工企业的牛肉制品市场竞争力强,仅能满足订单的1/3,这些优越的条件为市发展现代肉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项目实施按照“企业主体、产业布局、工程模式、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集成相关资源优势,创新有效运作机制,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开展现代肉牛业优质高效养殖与产业化开发,构建,尤其是地区肉牛业生产技术推广新体系和产业化生产模式,提升肉牛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肉牛传统养殖技术升级,推动肉牛业由传统数量型向现代质量效益型发展,提高肉牛业科技含量和生产水平,增强地区肉牛业整体实力和牛肉制品市场竞争力,使地区肉牛业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技术得到较大的提高。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使之成为全省畜牧业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