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河流补给类型与流量-2019二轮地理微专题要素---精校解析Word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4 1:41:2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微专题 河流补给与河流流量过程曲线 【知识精析】 一、河流补给类型判读 (1)依据河流流经的气候和地形条件判断 补给类型 降水 世界分布(气候区) 热带雨林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区;季风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温带、亚寒带等冬季有降雪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永久性冰川 (2)依据径流季节变化过程判断 雨水补给的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与降水期一致;冰川融水补给取决于气温,径流高峰在夏季;地下水补给的河流,径流平稳;湖泊对径流具有调节作用,使径流变化小,春季有明显汛期的河流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如下图1,河流径流量与降水一致,应该为降水补给为主;图2河流径流量较小,径流的季节变化与气温大体吻合,应该属于冰雪融水补给。 地区(俄罗斯、加拿大等) 河流发源于高大山体,山体海拔高于当地雪线 我国分布地区 东部季风区 东北地区的河流有季节性降雪,也有雨水补给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季节性积雪 (3)陆地水体之间的转换 ①地下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有些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互补关系,如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段因其为“地上河”,只存在河流水补给地下水的情况。 ②湖泊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③湖泊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二、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 1.判读方法 (1)读横轴,看时间与径流曲线的对应状况 横轴指示了径流变化对应的月份,从中可以看出,河流径流变化的时间分布特点。图中径流最高值出现在8月份,冬季的几个月份径流变化较小。 (2)读竖轴,看流量的数值大小 竖轴上标明的流量数值大小可以反映河流的流量大小。图中的最大流量在220 m/s左右,说明该河流量较小。 (3)读曲线,看径流的变化特点 从径流曲线的高低起伏变化可以看出其丰水期和枯水期的长短分布状况。图中河流的丰水期从6月份持续到9月份。 (4)看组合,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 该河的径流变化基本上与气温的变化一致,且流量较小,说明该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径流的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较小。 2.主要应用(从流量过程曲线图中分析河流补给) (1)洪水期出现在夏秋、枯水期在冬春的河流,一般多为雨水补给,但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刚好相反。 (2)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也可能是冰川融水补给。 (3)春季和夏季出现两个汛期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还可能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4)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冻的缘故,内流河往往是由于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 (5)曲线变化和缓,多系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 三、等潜水位线图中的河流特征 等潜水位线图即潜水的等值线图,要对其作出正确的判断,必须搞清楚潜水的几个基本要素。潜水的自由表面称潜水面;潜水面的海拔称为潜水位。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方法如下: (1)等潜水位线数值反映地势高低,潜水位高低和地形起伏相一致。 (2)潜水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等潜水位线密集处流速快,反之则慢。 (3)等潜水位线与河流、湖泊相交时,其数值等同于河面、湖面的海拔。 3(4)潜水与地表水(如河水)的补给关系:若等潜水位线图上的等值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说明河水水位低于潜水水位,潜水补给河水;相反,河水水位高于潜水水位,河水补给潜水。我们也可以通过确定地表水附近潜水的流向来确定彼此的补给关系,方法是在图中按潜水位数值从大到小方向作潜水等水位线的垂线,若垂线指向河流,说明潜水补给河水;若作出的垂线偏离河流,则说明河水补给潜水。如下图所示,河流处A点潜水位低于B、C两点,故潜水流向河流,是潜水补给河流。 【高考例析】 (2016?天津卷)黄河入海水量1951年大约为500亿立方米,2010年大约为140亿立方米,总体呈下降趋势。据材料回答1~2题。 1.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上游水电站增多 B.中游水土流失加剧 C.下游降水量减少 D.流域内用水量增多 2.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减轻 B.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 C.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增加 D.河口地区的气候变干 1.D 根据材料,黄河入海水量1951年大约为500亿立方米,2010年大约为140亿立方米,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随着时间推移,黄河中上游来水在减少,流域内用水量不断增多,是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呈下降趋势的最主要原因;上游水电站增多,只是改变黄河流量的季节变化,对黄河入海水量影响不大;中游水土流失加剧,使得黄河含沙量增加,对水量影响小;从1951年到2010年这几十年来,黄河下游降水量没有明显减少。 2.B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泥沙也减少,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减少,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会出现海水倒灌现象,导致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加重;对河口地区的气候影响不大,气候不会变干。 【名师点睛】该题组难度一般,第10题注意审题,“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抓住“最主要”,也就是说四个选项中有两个及以上选项是黄河入海水量变化的的原因。第11题,关键是理解入海水量和黄海三角洲地貌形成的关系。 【素养提升】 (2018·安徽省江南十校冲刺联考(二模))作为长江的南源,当曲流域是高寒沼泽湿地的集中分布区,平均海拔在4600米以上,是长源地区湿地面积发育最大的区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1~3题。 1.当曲的河水主要来自于( ) A. 山地降水 B. 冰雪融水 C. 山地湖泊 D. 地下水 2.当曲流域多温泉,由此推测该流域多( ) A. 背斜 B. 向斜 C. 断裂 D. 地垒 3.下列属于当曲流域湿地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 冻土发育 B. 地势低平 C. 土壤黏重 D. 河道弯曲 1.B 结合题文材料可知当曲地处青藏高原长江源头地区,该地区的河流水源补给主要都来之于高山冰雪融水,因此当曲的河水主要来自于高山冰雪融水,B选项正确。 2.C 青藏高原地处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地热资源丰富。该地区的温泉地热使地下水受热后沿着岩层断裂裂隙地带上涌形成的,岩层当曲的温泉应该位于岩层断裂地带,本题C选项正确。 3.A 长江源头地处青藏高原,地势高,地势低平不可能,B错误;该区气候高寒,冻土深厚发育,土壤不会黏重,C错误;弯曲的河道一般在地势较为低平的河流中下游地区出现,D排除。青藏高原上的湿地形成的一般原因主要有地处高原,气温较低,蒸发微弱;冻土发育,地表水下渗少;高山冰雪融水较为丰富等原因。因此本题A选项为正确选项。 (2018·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七校联合体考前冲刺)麦盖提县位于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西部地区,气候极度干旱,年平均降水量为42.3毫米,平均蒸发量2349毫米。在麦盖提分布着美丽的沙漠千岛湖-刀郎千岛湖。该沙漠千岛湖即使在流经的叶尔羌河及周边湿地干涸、盐碱化的情况下也同样波光粼粼。湖中布满了无数大大小小的岛屿,土质粘稠,水域面积广阔,水草茂盛。读图完成4~6题 4.沙漠千岛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 叶尔羌河河水补给 B. 冬季季节性积雪补给 C. 山地降水 D. 地下水 5.沙漠千岛湖在周边地区干涸时也同样水量丰富的原因是( )

河流补给类型与流量-2019二轮地理微专题要素---精校解析Word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3dch61x150vngk58yua7wp9920czo00zus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