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度: 编 号:
铜仁市基础教育教学实验课题申报表
课题名称: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研究 负 责 人: 付 虹 单 位: 铜仁市实验小学
申报日期:2015年6月15日
铜仁市教育局 制
申请者的承诺:
我保证如实填写本表各项内容。如果获准立项,我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铜仁市教育局的有关规定,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铜仁市教育局有权使用本表所有数据和资料。
申请者(签名):付虹
2015年6月15日 负 姓 名 付虹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 1965.6 责 职 称 小学高级 人 职 务 所在单位 铜仁市实验小学 最后学历 大专 申请者承担研究项目情况以及完成情况 项目来源类别 市级课题 课题名称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研究??? 批准时间 2015年 是否完成 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近三年来主要研究成果(注明刊物年、期或出版社、出版日期)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模式》 付虹 论文 《贵州教育报》 2014年第34期 《浅谈数学问题生活化》 《爱心是一盏明灯》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策略初探》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 《浅谈教师素养》 《找规律》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 《浅谈数学问题生活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付虹 论文 付虹 论文 付虹 论文 付虹 论文 付虹 论文 付虹 论文 付虹 论文 付虹 论文 付虹 论文 付虹 论文 张琴 论文 《黔东教育》 《黔东教育》 《速读》 《速读》 市级二等奖 市级二等奖 省级二等奖 省级二等奖 市级一等奖 市级二等奖 市级一等奖 市级二等奖 市级二等奖 市级一等奖 省级三等奖 市级二等奖 省级三等奖 省级二等奖 省级三等奖 市级二等奖 2013年第5期 2012年第6期 2014年第6期 2014年第6期 2012.11 2011.5 2014.7 2013.7 2012.11 2013.12 2011.05 2011.05 2012.11 2012.11 2013.07 2013.12 2014.07 2014.7 2013.7 2013.12 《浅谈小学数学新课导入的方法》 《可能性》教学设计 张琴 论文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设计 张琴 论文 《让童话故事走进数学课堂》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互动交流》 《让童话故事走进数学课堂》 《从城市大班额现象说开去》 《走进“有效教学”的课堂---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展示案例》 《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张琴 论文 张琴 论文 张琴 论文 张琴 论文 唐捷 论文 唐捷 论文 唐捷 论文 《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 《试论小学数学创新人才的培养》 《找规律》 <小学教师的个人感悟与交流> 《论情景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消防安全伴我行》 《提高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法制教育渗透》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的课堂评价策略》 《提高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 唐捷 论文 吴霞 论文 吴霞 课件 市级二等奖 《科教创新》 市级二等奖 2012.11 2013年第20期 2013.9 2012.11 2013.7 崔艳 论文 市级一等奖 崔艳 论文 省级三等奖 崔艳 教学设计 市级二等奖 2013.12 崔艳 论文 国家级一等奖 崔艳 论文 省级二等奖 崔艳 论文 国家级一等奖 崔艳 论文 《速读》 2014.1 2014.7 2015.3 2014年1期 《浅谈如何搞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崔艳 论文 省级三等奖 2013.12 《统计与可能性》教学设计 肖宏 论文 刘明慧 刘明慧 刘明慧 刘明慧 刘明慧 刘明慧 刘明慧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论文 市级一等奖 2012.11 《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全市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 《如何创设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浅谈如何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渗透法制教育》 《小学数学中有效的情境创设策略》 市级二等奖 2011.05 市级二等奖 2012.10 市级二等奖 贵州省教育教学三等奖 市级二等奖 贵州省教育教学二等奖 全国基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 2012.11 论文 教学设计 论文 2013.7 2013.12 2014.7 论文 2015.3 研 究 名 称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生的研究 课 资料册 起始 终止2015 2018 成果形式 题 时间 时 间 一、本课题研究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 理论意义:探究学习的主要倡导者施瓦布认为:“探究学习是指儿童通过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培养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它包含了三层意思:一是探究学习要求儿童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在探究中学习研究自然的方法和技能;二是探究学习要求形成自然科学的基础,那就是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三是探究学习希望儿童形成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掌握一定的探究能力,在形成一定的科学概念的基础上,乐于继续对未知世界进行科学探究。“探究学习”的特征可概括为:以提出(发现)问题作为探究学习的开始;以科学探究活动作为学习的主要形式;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与认识作为基础来建构知识;以事实和证据作为科学解释的依据;以合作学习作为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以全方位的开放作为探究学习的前提;以探究的过程作为评价的主要对象。 实际意义:自主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积极主动地、独立地发现及解决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要改变学生单纯的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发展。在学习活动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学习观,在教育者的引导下,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一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形成稳定的个性化的主动发展态势,呈现较强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在不断追寻真理中茁壮成长。 二、本课题的基本内容,预计突破哪些难题。 (一)问题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新的课程理念已经转化为教师的教育观念并走进课堂教学之中,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教师和学生同新课程一道成长起来,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果。尤其是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为进一步推广探究性学习,并对之进行深入研究创造了良好的内外环境。 ??我校成立课题小组。课题小组成员具有多年科研实验管理经验的科研实践经验,为进行此项新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人才保障。同时我校具有良好的教育科研传统,学校领导大力支持科研工作,在教育科研上投入人力、物力,又为顺利实施此项研究提供充分的物质保障。 研究工作基础: (1)对相关的研究已有了多年的尝试。 (2)收集并学习了国内外有关的理论资料和先进经验。 (3)通过对前一阶段的尝试性教学的总结,对探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已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和新的设想。 (二)研究现状 探究教学在新课改背景下已经有了一定基础,探究学习的实验与研究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研究起初,“探究学习”在目前各地的小学教学中已经开始被重视和应用,但是由于教师对探究学习的理论认识不足,或者没有作深刻的探讨,常常只在一种比较浅显的表面上展开,所以存在许多问题。 1、没有抓住对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使探究仅仅流于形式,无法深化。 2、没有抓住有效的探究时机。有的课为了追求探究气氛,顺应教育的潮流,博得教研人员的赏识,教师往往呈现问题情境后,不留给学生独立探究的时间,在学生没有进入状态,毫无合作探究欲望时,让其加入学习小组讨论,有时学生正在进行激烈的思想交锋、正处于欲罢不能的探究状态时,探究就必须嘎然而止。这样造成了探究流于形式,没有达到探究学习的目的。 3、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分强调学生“学”的作用,教师在学生探究学习过程中,置身事外,只做事后的评论员,没有及时引导,导致学生的思维混乱,影响教学效果。如何更好地让学生发挥学习的主体地位,更好地进行探究学习,是本课题研究中的关键,这一直是大家评价的焦点,争议较大的地方。因而我们争取在本课题研究中,力争给学生提供更多主动学习的机会,使教与学的有效性更加突出,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条不紊,高效高质的开展探究学习活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