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各院校通过组织化的方式(如成立“教师发展中心”或“教学发展中心”等专门机构)使其成为一种有制度保障的实践,并使其大规模的展开成为可能¨引。对我国而言,我们可依托院校成立专门的高校教师发展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教师发展活动,这将更能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师水平,也更适合当前我国高校发展的实际需要。 (二)丰富培训内容和形式,形成科学合理的高校教师培训体系 我国的高校教师培训大多是以提升教师学历学位层次,提高教师科研能力为主要目的,涉及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只有岗前培训、单科进修和骨干教师进修班等少数形式。而参加培训的教师多数是新教师、年轻教师和骨干教师,大多是讲师以下职称。实际上,不同学校、不同职业发展阶段、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类型、不同学科的教师都有不同的培训需求。我国可以学习和借鉴美国高校教师培训的做法,根据教师发展规律,从高校教师的实际需求出发,在培训内容设计上不但要包括教学发展、专业发展、组织发展和个人发展,同时还要包括促进教师身心健康、幸福等各个方面。通过培训不但要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还要帮助教师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改善教师人际关系,提高教师自信心等。关心教师子女成长,为教师提供时间管理、压力管理咨询、教学技术咨询、职业生涯咨询等培训内容。在培训形式上,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举办教师咨询、讲座、研讨班、学术休假、经费资助等多样化形式,为我国高校教师提供发展进修的机会,以形成科学合理的培训体
系。
(三)树立以人为本,尊重教师需要的培训理念
一直以来,我国的高校教师培训仍是以满足多数教师统一培训的要求而设计,讲究规模与效益。培训对象只能被动地参加培训项目,培训形式单调,从而束缚了教师培训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为了使高校教师培训工作更好地为教师队伍建设服务,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培训对象的实际需求,中国师资培训机构可以学习和借鉴美国高校教师培训理念和培训程序,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促进教师全面发展为教师培训活动的根本目的,将服务的理念贯彻到教师培训活动的全过程。认真调查和研究教师培训的实际需求,探寻以学科或专业为依托、以更新知识和提高能力为导向、以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培训对象的实际需求为前提,以促进高校师资队伍整体建设为目的开展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要求、不同方法的师资培训新思路。在培训工作中要密切关注教师的工作需要,为教师提供所需要的帮助和支持。
(四)多方面筹措资金,为高校教师培训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 培训经费压力一直是困扰我国高校教师培训的重要因素。很多高校为解决新校区建设、设备购置等当务之急,不得不减少教师培训预算。我国可以借鉴美国高校教师发展经费管理的经验,我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主管部门应将教师培训视为促进学校发展的基本手段,作为学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建立由校领导直接分管的
教师培训机构,提高教师培训工作在学校财政预算项目中的地位,为教师培训争取更多的专项资金,确定教师培训经费比例,实行效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原则,高校教师可承担一部分培训费用;在培训经费来源上,要积极争取吸纳社会、企事业单位和海外侨胞的专项捐赠,设立高校教师培训基金,为我国高校教师培训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