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3865—2020
7.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 50210的规定。 7.2 卫生设施安装与验收的质量管理、材料设备管理和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应符合《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2002中第3章的规定。
7.3 给水系统的安装与验收应符合《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2002中4.1、4.2和4.4的规定。
7.4 排水系统的安装与验收应符合《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2002中5.1和5.2的规定。
7.5 卫生器具的安装与验收应符合《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2002中第7章的规定。
7.6 化粪(贮粪)池的安装与验收可参照《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1及国家相关规范的规定执行。 8 管理和服务 8.1 管理要求
8.1.1 农村公厕管理应按照“有水、有电、有人管、无味、无垢、无尘、无积水”的要求制定管理制度,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8.1.2 农村公厕应免费开放。
8.1.3 设备设施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定时巡检、维护,保存相关检查记录,记录保存期限至少为一年; ——设施、标志完好,公厕内采光、照明和通风良好; ——无障碍设施及其他功能性设施安全、完好; ——排水、排污管道通畅。 8.1.4 卫生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厕所周边环境整洁;无垃圾、粪便、污水等污物;
——厕所入口处道路、台阶无积水,无积雪、结冰,或有防滑措施; ——管理间、工具间整洁有序,地面清洁、无积水;
——大、小便器整洁,无水锈、尿垢、粪迹,管道畅通无堵塞、无滴漏;
——墙面、天花板、门窗、隔断板整洁、无乱写乱画,无污迹、无积灰、无蛛网; ——公厕内照明灯具、洗手器皿、镜子、挂衣钩、冲水设备、拖把池完好,保持洁净。 8.1.5 职责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农村公厕应建立有效运行管护机制,明确运行管护主体,可采用村民管护、承包管护、社会管
护等方式;
——保洁员应经培训合格上岗,熟悉公厕保洁的相关要求,掌握设备、设施的正确使用方法; ——保洁员应佩戴标志、使用劳动保护用品从事保洁工作;
——保洁员应按规定要求对公厕进行保洁,发现故障、损坏应及时报修;
——保洁人员应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按要求及时填写相关工作记录,及时反映公众意见。 8.1.6 监督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定期监督检查,每季度不宜少于一次; ——村分管负责人应定期进行检查,每周不宜少于一次; ——监督检查按照第8.1.3条~8.1.4条要求执行; ——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整改。
8
DB37/T 3865—2020
8.2 服务质量要求
8.2.1 公厕保洁每天上、下午各不应少于一次。 8.2.2 厕所垃圾清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厕所内外垃圾应及时清理;
——厕位内垃圾桶每日清洗一次,桶内垃圾清捡每日不少于二次,套袋每日一换,污染较重时及时
更换;
——垃圾收集袋收运应扎口封闭。
8.2.3 便器、便斗的保洁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便器、便斗应及时进行保洁作业; ——滞留粪便、尿液应及时冲洗干净;
——当混有易堵塞下水道的杂物时,清捡后方可冲洗; ——座便器座圈应保持洁净干爽。
8.2.4 蹲台、地面、过道的清洁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般污染(指泥灰、痰渍等)时,使用拧干的布拖把清理;
——严重污染(指粪便、尿液等)时,先用湿的布拖把清除,再用吸水拖把清理水迹,最后用拧干
的布拖把拖干;
——拖把污染较重时,应及时清洗或更换;
——移位作业时,拖把应以桶装,避免二次污染。 8.2.5 盥洗台、面镜的保洁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水迹、雾气或污物用拧干抹布清擦; ——抹布污染较重时及时清洗或更换。 8.2.6 尿碱、污垢的清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般利用马桶刷和辅助清洁剂清理; ——每日不应少于一次。
8.2.7 门、窗、隔断板、墙面、标识牌等保洁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般以干毛巾擦拭;
——污染较重时,可借助辅助物品(如蜡、松香水等)清理; ——每日不应少于一次。
8.2.8 电器、灯具保洁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擦拭前应切断电源;
——电器、灯具应采用干抹布及时清理表面灰尘、蛛网。 8.2.9 除虫、蝇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
——室内发现虫、蝇应及时采用环保低毒方式灭杀; ——扑杀虫、蝇时,表面污染应及时清理。 8.2.10 通风排气及防臭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般情况下,厕所门窗应敞开,保持自然通风; ——不宜使用空气清新剂、卫生球、檀香等除臭方法; ——化粪池应定期检查及时报抽。 8.3 卫生监测
8.3.1 宜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定期对粪便无害化处理效果进行抽样监测,宜每年一次。
9
DB37/T 3865—2020
8.3.2 蛔虫卵、血吸虫卵、钩虫卵、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关键卫生指标及其监测检验方法按照《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GB 7959方法进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