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Hz相敏轨道电路的测试与调整
25Hz相敏轨道电路自使用以来,先后经历了旧型、97型以及正在推广使用的电子型(WXJ25)3个阶段。多年总结经验如下。
一、97型25Hz相敏轨道电路的调整。
对于97 型25Hz相敏轨道电路而言,无论是微电子发码,还是叠加移频电码化轨道电路区段,可采用以下几种变比。对于牵引电流干扰小的25Hz相敏轨道电路受电端,有扼流区段变比取1:13.8,即15.84V档;无扼流区段变比取1:50,即4.4V档(因均使用BG-130/25系列变压器),受电端电阻可根据需要增设扼流变压器。
对于牵引电流干扰大,地质道床比较复杂的山区车站,受外界气候温度、环境条件影响较严重的轨道电路区段或超长区段,受电端有扼流时,变压比宜采用1:16.7,即18.4V档;受电端无扼流时,变比采用1:36,即6.16V档。针对有扼流的受电端变比取1:13.8还是1:16.7,在杨家湾等站多个区段进行了调整、测试及实验,两者轨道继电器电压采用不同变比误差为0.1~0.3V,而采取1:16.7变比轨道继电器相位角,比采取1:13.8提高2°~5°,显然提高了继电器的工作稳定性。 二、WXJ25型相敏轨道电路叠加8信息移频电码化电子型轨道电路的调整
其调整测试方法基本与上面相同,但需注意一下几点。 1. 送电端室内连接有电化送电端隔离盒(DGL2-F),用来隔离25Hz相敏轨道电路电源和移频信号。
隔离盒空载时输出120V,当接入负载后,输出电压在90~110V,送端隔离变比为2:1,故应把25Hz
送电端BG2-130/25变压器Ⅰ次电压调整为110V档,即使用Ⅰ1~Ⅰ4端子,连接Ⅰ1~Ⅰ2,Ⅰ3~Ⅰ4端子,方可进行调整。受电端隔离器(DGL2-R)因用于室内隔离25Hz受电端,移频发码和道岔区段不发码区段,起隔离移频并防止移频串入继电器或电子接收器,影响继电器正常工作的作用,故受电端变压器变比1:13.8不变。
2. 电子型25Hz相敏轨道电路非电码化区段的调试与97型基本相同,送电端变压器Ⅰ次侧用220V,
受电端有扼流时变比为1:13.8,受端无扼流时变比1:50,固定好后进行调试。 3. 设有空扼流区段的调整方法,首先固定受电端,包括空扼流端变压器变比为1:13.8后,相应送端
给出调整表Vb送端变压器二次调整电压标称值,然后调整补偿电容容量的大小,或接入空扼流变压器补偿所需的补偿器,使相位角接近90°±8°时固定电容量,最后再调整轨道电压达到调整表范围之内。 4. 一送三受调整测试方法:首先固定3个受电端变压器变比为1:13.8,然后调整电码化区段送电端
变压器Ⅰ次为110V标称值,查看编制调整表送电端变压器Ⅱ次标称值,取5.9.9V范围7.29V档,固定主受电端电阻2.2Ω。然后调整任一侧受,使其受电端变压器Ⅰ次电压接近主受电压值。同理调整受端电阻,细调使另一侧受变压器Ⅰ次侧电压接近等于主受电压,三者受端电压误差不能大于0.5V,不然不利于轨道电路分路灵敏度的提高。要尽量做到3个受电端电压一致,但不能和调
整表上下限范围接近,最后在送电端变压器Ⅱ次降低或提高标称值0.44V1一个档。
三、轨道电路标调时需注意的问题和环节
1. 根据某站双轨条电路图,校核设计图纸中电气化区段变压器的设置,其容量要符合该站牵引电流
大小的要求。 2. 按照双轨条图中的设计,检查各种绝缘节的设置极性交叉是否正确,不对应修改。
3. 编制25Hz相敏轨道电路调整表。需注意:①计算轨道区段长度,并根据区段长度、类型选取送端
变压器二次侧标称值Vb,确定送端限流电阻值;②确定并固定受电端变压器变比;③编制调整表
上限值、下限值。对预告、股道区段下限值取18V,上限值根据长度选定。无岔、中岔电码化区段、正线道岔区段下限值取16V为宜。对25Hz相敏电码化正送区段,超过200m的道岔区段及900m以上股道、1200m以上预告区段,调整表上取大于本区段200m调整表上限值。对50m无岔区段、25~50m尽头线、货物线、安全线、专用线等调车无岔区段,调整表上限值取大于本区段100m调整表上限值。
4. 对于25Hz电码化正送区段以及50~100m的短无岔区段及道岔区段,应考虑在受电端增设1个或
2个2.2Ω/220W可调电阻,以增加钢轨阻抗,提高抗干扰能力及分路灵敏度。
5. 在轨道电路调整前,应先测试、调整25Hz轨道电源屏,使其输出电源在外电网波动变化条件下,
轨道电压控制在220±6.6V,局部电压控制在110±3.3V,局部超前轨道电压90°,方可进行轨道电路标调工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