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国家课程标准中的行为动词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3 5:19:0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实际上,三者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应该是融为一体的。一方面,知识、技能的获得是课程特别是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和发展基础。但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如果不能和过程与方法方面的素质培养协调起来,抛开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养成,就会变成机械的训练和记忆,这样基础教育为学生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基础的价值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削弱,甚至完全丧失或适得其反。另一方面,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素质的培养,必须以相应的知识技能的获得为依托,与知识技能的获得过程统一起来,才能落到实处。离开知识技能的获得来考虑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素质的培养,只能流于空谈。

因此,我们必须以更加整体的观点来看待和处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关系。 (二)建议

除了把过程与方法作为专门的内容标准(如《科学》中的“科学探究”)来处理外,可以更多地考虑将过程与方法方面的目标与知识技能的获得结合起来,特别是要注意把那些对于本门课程的继续学习具有重要意义的典型知识内容和关键技能同过程与方法方面的素质培养结合起来。这一意图既可以通过目标行为动词来体现,还可以通过教学活动建议来强调。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宜在“课程目标”部分以整合的形式描述,在“内容标准”中不宜过分细化。因为这类体验性和养成性的目标具有很强的整体渗透性和动态生成性特点,很难同具体的内容细节一一对应。

“活动建议”应该具有示范性,它所针对的应该是具有典型意义的重要内容目标,要避免把重心放在那些次要的内容目标上。为使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更加清晰,可以考虑在“内容标准”中增加“重点提示”部分,对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明确标示。这样既有利于教材的编写和评估,也有利于教学和考试评价的进行。 四、关于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

知识与技能是基础教育中长期比较重视的学习内容,在学生今后的学习中仍然会占有重要地位。但值得注意的是,时代的发展对于现行的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方式提出了挑战,要求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特别强调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所以,知识与技能在课程目标中的相对地位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我们对此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知识目标的水平要求原则上划分为了解、理解和应用三个基本层次,技能目标的水平要求

5

原则上划分为模仿、独立操作和迁移三种水平。各门课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更为细致的划分。但重要的是,各个水平的选项和行为动词必须比较具体明确,对于由低到高的水平要求的分布情况要进行技术分析,确定合理的结构。 (一)知识 1 了解水平

包括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 例如:说出、背诵、辨认、回忆、选出、举例、列举、复述、描述、识别、再认 2 理解水平

包括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①。

例如:解释、说明、阐明、比较、分类、归纳、概述、概括、判断、区别、提供、把……转换、猜测、预测、估计、推断、检索、收集、整理 3 应用水平

包括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 例如:应用、使用、质疑、辩护、设计、解决、撰写、拟定、检验、计划、总结、推广、证明、评价 (二)技能 1 模仿水平

包括在原型示范和具体指导下完成操作;对所提供的对象进行模拟、修改等。 例如:模拟、重复、再现、模仿、例证、临摹、扩展、缩写 2 独立操作水平

包括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与改进;尝试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 例如:完成、表现、制定、解决、拟定、安装、绘制、测量、尝试、试验 3 迁移水平

包括在新的情境下运用已有技能;理解同一技能在不同情境中的适用性等。 例如: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五、关于体验性目标的行为动词

新的国家课程标准中关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主要通过体验性目标行为动词来体现。尽管是体验性的目标,但我们仍然提倡尽可能地使用外显行为动词来加以表达。体验性目标划分为经历(感受)水平、反应(认同)水平和领悟(内化)水平三个层次。其中,重点是经历(感受)水平,强调只要学生有机会并获得一种经历和感受就表明课程目

6

标实现了,至于还能进一步达到什么结果则不作要求,也无法作出统一的要求。领悟(内化)水平仅就学习水平而言是非常高的要求,所以在课程目标中一般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尽量少用,因为它要求太高;二是这类动词后面的内容难度是较低的,这样可以求得一种平衡。比如,“形成”一词的学习水平是很高的,但如果跟“……信念”恐怕就是太高的要求了,作为统一的基本要求是不合适的,而如果跟“……习惯”或“……姿势”就比较平衡了,这样作为统一基本要求才是合适的。国家课程标准应该在课程目标的编制技术上保证基础教育符合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 (一)经历(感受)水平

包括从事相关活动,建立感性认识等。例如:经历、感受、参加、参与、尝试、寻找、讨论、交流、合作、分享、参观、访问、考察、接触、体验 (二)反应(认同)水平

包括在经历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作出相应反应等。

例如:遵守、拒绝、认可、认同、承认、接受、同意、反对、愿意、欣赏、称赞、喜欢、讨厌、感兴趣、关心、关注、重视、采用、采纳、支持、尊重、爱护、珍惜、蔑视、怀疑、摒弃、抵制、克服、拥护、帮助 (三)领悟(内化)水平

包括具有稳定态度、一致行为和个性化的价值观念等。

例如:形成、养成、具有、热爱、树立、建立、坚持、保持、确立、追求

7

搜索更多关于: 国家课程标准中的行为动词 - 图文 的文档
国家课程标准中的行为动词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3si05an7a4uc568dm07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