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五册 ) 教学计划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三年级数学,本班学生共有学生 39 人,其中男生 20 人,女生 19 人。总体来说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 基本知识、 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 对学习数学有着一 定的兴趣, 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 多数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技 巧, 具备初步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 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 , 积极发言 ,作业认真按时完成。 但是还有部 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尚缺少主动与同学交流的习惯。 存在的问题也不 少:一是个别学生的计算还没有过关。二是理解题意的能力不强。三 是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有待于加强, 课堂上讨论不起来。 四是课堂学习 习惯方面,有一部分学生的习惯很差,表现为作业马虎、课堂活动缺 少主动性和对活动的专注。 因此对这些学生, 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 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 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 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 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 有余 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 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 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 材的重
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 多位数乘一位数、 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 万以内的加法 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也是进 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 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 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习两、三 位数乘法的基础, 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 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 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 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习的继续, 也是 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 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 定的难度, 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 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 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 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 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 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 这是教材 的另一个重点内容。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 让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 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了解周长的含义, 学会计算长方形 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平面图 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 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 质量单位 吨以及时间单位分、 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
观念和时间观念, 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 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 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 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可能性。 通过对周围 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 使学生了解现实生 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 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激发学 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 “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 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 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 安排了两个数 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 感受用 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 并会进行估
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 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 各部分
的名称, 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 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 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 格纸上画
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 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 1 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 1 千 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 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 1 吨 =1000
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 1 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