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及建议
作者:民进中央课题组
来源:《教育与职业(下)》2016年第11期
[摘要]文章分析了当前教育供给侧产品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高端教育需求外溢严重,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的教育服务严重不足等,为此,建议推进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高中和大学教育多样化发展;创新职业教育的提供方式,提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有效性;强化政府服务与监管责任,引导教育服务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教育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 必要性 建议
[中图分类号]G40-01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6)22-0030-01 一、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教育服务体系日趋健全,但是,当前教育领域供给侧产品还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主要表现为:第一,高端教育需求外溢严重。2014年中国留学生境外消费接近2000亿元,2014年7月—2015年2月,在美接受基础教育的中国留学生增长了23.5%,接受高中教育的中国留学生增长了50%,留学低龄化趋势日趋显著。中国需要既具有中国心又具有国际适应力和竞争力的优质教育。第二,为数以亿计的进城务工人员提供的教育服务严重不足。相当比例的进城务工群体渴望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切实提高自身的收入水平,但当前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服务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近年来高中教育阶段职普比不断下降,2014年中职教育招生比例已经低于44%。很多中职学校招生困难,部分学校已无法正常运转,大量资源闲置浪费。各学校抢夺有限的生源,耗费极高的招生成本,但无法吸引有教育培训需求的农民工走进校门。主要原因是当前针对农民工的职业教育效果不佳,用人单位和农民工都缺乏积极性。 二、推进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建议
我们建议大力推进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服务,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
1.促进高中和大学教育多样化发展,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探索多种办学模式,办好具有现代化水平和国际品质的中国教育,努力把高端教育需求留在国内。建议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新和扩大教育服务多样化供给。第一,努力消除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的“玻璃门”,如降低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的门槛,放宽对民办教育办学层次和办学硬件的限制,进一步保护和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教育的积极性;第二,提升民办学校和教育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效率,鼓励其成为选择性教育的主要提供方;第三,推动教育服务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探索开发各类“互联网+教育+相关行业”的产业,培育教育市场新热点;第四,以“双创”为契机,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