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河北省二十冶综合学校高中分校高中政治 7.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导学案(无答案)新人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3 9:46:1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一)知识目标:知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了解其含义,

了解自治地区的自治权,以及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二)能力目标:提高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做出正确价值判断的能力,学会用唯物

辨证的思维来观察问题,认识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大政治优势,

理解和拥护这一制度,进而承担起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的历史责任。

学习重点、难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二、教材梳理

1、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

为了贯彻民族自治法,国务院、地方各级人大和政府、各民族自治地方制定、实施了与之配套的法规、规章、条例等。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具有 、法规体系、 ,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 2、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根据我国多民族的实际情况,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 , ,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级。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地方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

___________________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

自治机关的自治机权,其范围、内容十分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

, ,

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 ,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它增强了 ,使各民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民把热爱本民族与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结合起来,更自觉的担负起捍卫祖国统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证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自治权,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满足各少数民族人民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愿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 。

各民族自治地方以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少数民族为主体,同时包括当地居住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这使各族人民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有利于逐步消除历史上

阂。 。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能够密切结合本民族、本地区的特点,把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与国家的整体利益协调起来,充分发挥各民族、各地区的特长和优势,调动各族人民参加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 。 课堂检测:

1、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其内容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C、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D、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建立起来的 2

( )

①自治区 ②自治州 ③自治县 ④民族乡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

( )

A、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B、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所有国家机构

C、乡政府、镇政府、自治州和自治区政府

D、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检察院

4、内蒙古自治区制定和批准了449个地方性法规,这表明 ( )

A、民族自治地方有立法自治权 B、民族自治地方有变通执行权 C、民族自治地方有经济自治权 D、民族自治地方有文化管理自治权 5、 《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它正确规定了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的关系。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C、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中央政权统一领导下的特别行政区

D、民族自治地方要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行使法律赋予的自治权

6.《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的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等5种少数民族文字单行本即将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向全国公开发行。这表明( )

①国家保障公民的文化教育权利 ②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已经消除 ③使用本民族语言是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方面 ④少数民族与汉族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国务院公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四条规定,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从这里可以看出,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

①是该地方的最高权力机关 ②可以依法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关法规 ③有权根据国务院的授权制定行政法规④其自治权即立法和文化管理自治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8.2020年云南省全面推进兴边富民、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和特困民族地区扶持发展、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等工程。各级政府共投入民族专项资金2.85亿元,比上年增长17.63%,民族自治地方社会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2.45%。上述事实体现了( )

①民族特色是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关键②国家投入是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动力③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④我国各民族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经济总量由1952年的57.9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30 626.2亿元;少数民族的人均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前的40岁以下提高到如今的70岁左右。以上成就的取得主要归因于( )

A.少数民族地区享有更多的经济自治权

B.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族政策 C.我国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及风俗习惯 D.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10、资料一,近年来,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接连不断地爆发了民族冲突与战争,如索马里、卢旺达,苏丹、波黑、车臣、阿富汗、科索沃等。这些冲突与战争大都是由民族问题引起的,民族分裂的情绪持续扩散。而我国却向世人展示了国家稳定、经济发展的景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大政治优势,它使各族人民既各得其所,又同舟共济。

资料二,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占总面积的74%,畜牧业是牧区经济的基础。从这一基本事实出发,在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时,自治区坚持以牧为主,发展多种经营,充分发挥牧区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各类加工业和乡镇企业,把畜产品加工业作为畜牧业的一个后继产业,以推动内蒙古经济的全面发展。自治区有制定农村牧区小康规划时提出,到本世纪末农业比例达55%,牧区率先达到小康。 资料三,新疆在贯彻中央改革开放和各项方针政策过程中,因地制宜地发挥资源优势,使自治区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随着国家沿边开放战略的实施,新疆制定了“全方位开放”、“外引内联、东联西出”的发展方针。新疆是我国拥有边境线最长的省份,新疆抓住这有利形势,先后在沿边地区开辟了15个通商口岸,几十条公路从其腹地延伸到边境,17个城市被列为开放城市。新疆已成为我国向中亚、西亚、欧洲发展商贸的重要枢纽。

根据上述材料,谈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表现在那些方面。

河北省二十冶综合学校高中分校高中政治 7.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导学案(无答案)新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41m71rch477t6k14pg60zn011onzd01afq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